文丨陳潤晴(四川省雅安市漢源縣中醫醫院麻醉科)
導讀
高血壓疾病作為著名的老年病早已成為大眾眼中的常見疾病,但其危險性還是不可小覷的。治療手段從簡單服用降壓藥到進行復雜手術,高血壓不僅僅本身具有極高的危險性還有可能引發并發癥,尤其是老年群體極有可能多病在身,不僅需要進一步治療高血壓疾病還可能在患有高血壓的情況下進行其他病癥的手術治療。這就不得不涉及一個問題,身患高血壓的病人在進行臨床麻醉時有什么注意事項呢?
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臨床麻醉的作用機制,這種機制對于高血壓病人來說,是否會產生相關危險。簡單來說,麻醉在臨床上通常是用來緩解疼痛的一種藥物注射手段,通過對神經中樞的麻醉,使人的痛覺暫時喪失,是使用手術治療手段中不可缺少的前期工作。也就是說,麻醉藥品要發揮作用需要通過血液和神經中樞,而高血壓又是一種以體循環動脈血壓增高為主要特征,可伴有心、腦、腎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質性損害的臨床綜合征。那么我們可以知道二者之間必然有相互的作用影響。
那么麻醉對于高血壓病人的臨床手術的作用是好還是壞呢?筆者將就局部麻醉、全身麻醉和聯合麻醉三大種類的麻醉方法,給大家進行分類說明。首先是進行局部麻醉的情況,總體來說,進行局部麻醉時因為阻斷了局部感知神經與神經中樞的信息交流,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手術時因插管或顱部針刺引起的心血管反應,抑制傷害感受器受刺激引起是高血壓反應,但要注意的是重度高血壓病人不宜選擇頸叢阻滯,容易因呼吸抑制而導致缺氧。其次是進行全身麻醉的情況,目前大多數的高血壓手術都會選擇使用全身麻醉,主要通過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來降低動脈壓,是很時候高血壓病人的。但這種方法有一定的風險,可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心肌抑制作用并伴隨一系列的心臟功能異常從而誘發心肌缺血。對高血壓病人使用全身麻醉時,醫生要嚴格掌握麻醉的深度,過深就會引發低血壓,過淺就可能因麻醉不足而使機體在接受刺激時痛感沒有得到足夠抑制而造成機體反應過度引發血壓驟升導致手術狀況。最后是聯合麻醉的情況,是指使用全身麻醉復合石蠟膜外阻滯,一般適用于胸腹和下肢手術。這種方法的優點是融合了全身麻醉對于降低高血壓病人外周血管阻力,使病人可以在更安全、更穩定的身體狀態下順利完成手術的首要重點和硬膜外阻滯手段的低刺激性,可達到降低全身麻醉藥量的作用,使麻醉術后后遺癥明顯緩和,恢復時間明顯減短,同時又能保證全身麻醉的功能持續發揮,手術可以順利進行。同時硬膜外阻滯可以根據局部情況的不同情況,如嚴重程度、病人對麻醉藥品的靈敏性、局部特殊用藥需求等因素進行不同的選擇。醫生在使用這種麻醉手段時,要特殊問題特殊分析,把握多種麻醉藥品的特性,針對病人真實情況給藥。
在了解了三種不同的麻醉手段對于高血壓病人的不同作用效果,我們可以知道在高血壓手術中使用麻醉藥品的好處是遠遠高于可能存在的風險的,而且使用麻醉藥品也是保證手術順利安全進行的必要前提。下面,針對今天文章開頭所提出的問題,筆者將給出幾點注意事項,希望可以在臨床上給予相關人員一些提醒。
(1)全麻醉誘導和硬膜外阻滯誘導應避免兩者的峰效應重疊,以減輕對循環功能的抑制,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也可利用兩者峰效應的重疊來減輕氣管插管時的心血管反應。
(2)硬膜外和靜脈及吸入麻醉避免同時追加用藥以減少麻醉的波動,使其更平穩。
(3)充分了解藥物間的相互作用,硬膜外阻滯和全麻用藥均需相應減少。
(4)在整個手術過程中,硬膜外阻滯和全身麻醉誰占主導地位,不是一成不變的,根據病情、手術需要等變化可作相應調整。
(5)麻醉誘導和維持和用藥種類和方法不應千篇一律,需根據病人病理生理特點、手術需要及其變化等,進行合理的聯合。
在面對臨床上情況各不相同的高血壓病人時,這些注意事項只是相關從業人員最最基本需要掌握的常識問題,其中更多需要注意的細節和治療要點,需要讀者在進行實踐時用心觀察,細心發現,專心治療。
從上文中,我們知道了高血壓病人因為患病的特殊性,使得三種麻醉手段不僅僅是手術前用于阻斷疼痛的準備手段,更是保證血壓平穩、順利進行手術的必要條件,也初步了解了不同麻醉手段之間的區別,對于病人的不同作用,最后筆者認為最重要的還是醫生可以根據自身豐富的經驗準確判斷出最適合病人的麻醉手段,因此對醫生的信任和交流才是高血壓病人得到準確治療的首要注意點。在此,筆者祝愿大家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