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李劍峰(四川省綿陽市骨科醫院)
導讀
在小兒骨科門診中,經常會遇見一些家長因發現孩子腿不直來就診。在可憐天下父母心之余,我都會一一耐心講解。大部分情況下,都不建議特殊處理,只需繼續觀察即可。
原來,家長發現的大多數腿不直,醫學上稱為“膝外翻”或“膝內翻”。膝外翻又稱為“X 腿”,是指兩足并立時,兩側膝關節碰在一起,而兩足內踝不能靠攏。膝內翻又稱為“O 形腿”,是指兩下肢自然伸直或站立時,兩足內踝能相碰而兩膝不能靠攏。對于兒童而言,這兩種畸形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因此,膝外翻分為生理性膝外翻和病理性膝外翻,膝內翻分為生理性膝內翻和病理性膝內翻。都知道生理性就是發育過程中出現的一種正常狀態,無需處理,只需觀察即可。為什么呢?
小兒在發育過程中,從0 到1 歲半,很多都有膝內翻,即O 形腿,從1 歲半到6 歲,很多都有X 腿,即膝外翻。這個時候的畸形,并不是真正的畸形,其膝關節的內外翻,在負重狀態下明顯,也能被動矯正,如果照片檢查,會發現骨骼沒有問題。為什么有這種情況?是因為兒童發育還不成熟,肌肉力量不夠,不能維持膝關節正常的對線關系,在負重狀態下尤其明顯,隨著生長發育,肌肉力量的增強,其畸形絕大部分都能自行矯正。因此,在確定是生理性膝內翻或生理性膝外翻的情況下,無需特殊處理。那么,怎么知道它是生理性或病理性的呢?
首先,需要對照不同的年齡階段,如一歲半以內很多孩子會有生理性膝內翻,一歲半至六歲以前很多孩子會有膝外翻。如果一個八九歲的孩子有O 形腿或X 形腿,當然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其次,應該學會觀察,通過觀察,看這種畸形是在加重或是減輕,如果是在減輕,當然是生理性的可能性大,如果是在加重,那可能需要找醫生看看了,觀察的時間以半年為周期比較合適。
病理性膝外翻或膝內翻,常見于佝僂病。因此,如果家長實在有顧慮,可以做一些相應的檢查,排除佝僂病,如果是佝僂病引起的畸形,肯定需要及時治療。
既然知道膝內外翻可能不是骨骼的問題而是肌肉力量不夠,那么,在觀察的同時鼓勵孩子多鍛煉,積極參加體育活動應該會有幫助。因為,體育鍛煉會促進肌肉的發育,肌肉的發育對維持骨骼的正常對線會有幫助。
在給家長解釋后,還是會有很多家長問:“醫生,把鞋子左右換著穿,有效果嗎?我夜間給它綁一綁會有幫助嗎?”,甚至有家長稱孩子的長輩都曾經做過這樣的事情,效果還不錯!我會說把鞋子左右換著穿,除了增加孩子的痛苦外,不會有任何效果!夜間綁一綁,也不會有效果,那些貌似效果很好的,不是綁的原因,因為不綁大多數腿也會變直。
目前,對膝內外翻可能會有效果的,是穿矯形鞋,它通過穿戴墊高鞋子的一側的矯形鞋達到矯形效果。既然膝內外翻是兩個相反的情況,所以千外不要把鞋子買錯了。記住O 形腿對應O 形腿矯形鞋,X腿對應X 腿矯形鞋。
如果孩子的膝內外翻存在且通過觀察沒有改善,那么在骨骺閉合以前,選擇手術治療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方法。孩子的膝內外翻手術矯形,和成人的不一樣,它不需要截骨,只需做一個骺阻滯手術即可,這屬于一種微創手術,需要用到特殊內置物“8 字板”,在骨骺閉合以前都可以考慮做這種手術。當然,這不是今天需要說清楚的內容。
我們應該知道,不是所有人都有一雙直長腿,發育存在個體差異,很多正常人都有輕度的膝內翻,這是正常的現象,也不需要特殊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