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 趙非一
前列腺癌是男性中較為常見的惡性腫瘤,我們熟悉的不少名人也難逃它的魔爪:美國前總統里根、傳媒大亨默多克、南非前總統曼德拉、“股神”巴菲特、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等都是前列腺癌患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中國近二十年前列腺癌發病率增長超過10倍,每年新發病例達330萬,且超過2/3患者初診時已屬中晚期或局部晚期,錯過了最佳治療機會,而晚期前列腺癌的致死率相對較高。
前列腺癌真的防不勝防嗎?實際上,只要預防或治療得當,完全可以避免或者控制住前列腺癌。那么,面對這個“健康殺手”,到底應該如何防、又該如何治療呢?近日,我們采訪了復旦大學泌尿外科研究所副所長、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泌尿外科主任施國偉主任醫師。
記者:臨床上,前列腺癌患者以老年人居多,這是否意味著年輕男性不用擔心會得此病?
施國偉:應該說,患前列腺癌的概率跟年紀大小成正比,這主要和人的抵抗力有關。50歲以下的男性雖然很少患前列腺癌,但并不是沒有,只是所占比例不到0.1%,比較少而已。前列腺癌的高發年齡段主要集中在70~74歲,85%的患者確診時年齡都超過了65歲。由此可見,前列腺癌主要發生于老年男性,年輕男性雖然不是高發人群,但也不能說絕對不會得前列腺癌。
記者:提到前列腺癌的癥狀,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血尿。那么,是否男性出現血尿就意味著他很有可能患有前列腺癌?
施國偉:關于血尿,首先需要更正一個問題——顏色是紅色的小便并不一定都是血尿,只有尿液里的紅細胞超過正常指標才能稱之為血尿。而且,有很多疾病可以引起血尿,比如泌尿系結石——在排出過程中把尿路的上皮劃破會引起血尿;還有尿路感染引起的血管破裂;或中老年人心血管不好,吃了一些抗凝藥物(如阿司匹林),凝血功能障礙后也會引起血尿。所以,血尿并不是前列腺癌最主要的一個癥狀,也不是早期癥狀。一般來說,只有前列腺腫瘤影響到了膀胱或尿道才可能會引起血尿。
記者:既然如此,我們該如何早期發現此病呢?
施國偉:實際上,前列腺癌的早期癥狀并不明顯,很容易被忽視,但如果發現以下兩種癥狀,就一定要高度警惕。
一種是壓迫癥狀:逐漸增大的腫瘤壓迫尿道,使尿道變長、變細,可引起進行性排尿困難,表現為尿線細、射程短、尿流緩慢、尿流中斷、尿后滴瀝、排尿不盡、排尿費力;而腫瘤還有可能壓迫到膀胱,膀胱是存尿的,如此就會引起尿頻、尿急、夜尿增多,甚至尿失禁;前列腺離直腸很近,如果腫瘤壓迫直腸,就會引起便秘或腸梗阻;也可壓迫神經,引起會陰部疼痛,并可向坐骨神經放射。
另一種是轉移癥狀:癌細胞可侵犯膀胱、精囊、血管神經束,引起血尿、血精、陽痿;如果發生盆腔淋巴結轉移可造成淋巴結阻塞,引起雙下肢水腫;前列腺癌還容易發生骨轉移,引起骨痛或病理性骨折、截癱。
可見,如果出現血尿、排尿困難、骨折等再去就診,很有可能已經發展到了中晚期。為了盡早發現前列腺癌,現在通常建議50歲以上的男性每年去泌尿外科門診做1次前列腺癌篩查。直腸指檢聯合前列腺特異抗原(PSA)檢查是目前公認的早期發現前列腺癌最佳的初篩方法。

施國偉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泌尿外科(上海市醫學重點??疲┲魅?,主任醫師,研究生導師。兼任復旦大學泌尿外科研究所副所長、亞洲男科學會委員、亞洲男科學會指南編寫委員會委員等職。臨床擅長泌尿系結石、腫瘤、梗阻等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在泌尿外科微創手術方面特別是經尿道電切術、輸尿管鏡手術、腹腔鏡手術方面頗有造詣。
記者:前列腺增生會轉變成前列腺癌嗎?
施國偉:一般來說,男性到50歲之后前列腺就開始增生了——也就是前列腺的上皮細胞不斷地在增多,導致體積增大。但前列腺增生與前列腺癌之間沒有必然關系,也就是說增生不會變為癌,前列腺癌是一種獨立發生的疾病。但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的癥狀卻很相似,容易混淆,可能還會使前列腺癌被忽視。
記者:很多臨床研究聲稱,前列腺癌存在過度治療的問題。美國預防醫學工作組在2011年的前列腺癌專論中說——50多歲的男性中一半以上、80多歲的男性中3/4以上都患有前列腺癌,但他們并沒有死于這種癌癥。那么前列腺癌必須治療嗎?
施國偉:目前公認的前列腺癌治療準則是——延遲治療,積極觀察。因為前列腺癌這種疾病發展非常緩慢。如果患者年紀較大,可以先觀察;如果前列腺癌是偶然被發現的,比如做增生手術時發現有較小的腫瘤(這也叫偶發癌),也可以先觀察。
記者:對于前列腺癌,臨床會采用哪些方法進行治療?有辦法根治嗎?
施國偉:對于早期前列腺癌,可采用根治性治療方法,如放射性粒子植入、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根治性外放射治療等。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手術切除治療,比如高齡男性就不適合,因為手術本身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所以,要進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除了身體素質要滿足一些醫學測量標準,預期壽命還要≥10歲。
對激素敏感型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臨床會以內分泌治療為主,具體方法包括去勢(ADT,雄激素剝奪療法)+抗雄激素治療。手術去勢或藥物去勢的療效基本相同。但幾乎所有患者最終都會發展為激素非依賴性前列腺癌或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對激素非依賴性前列腺癌患者可采用二線內分泌治療。對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應持續保持去勢狀態,同時采用化療的方法。
對于有骨轉移的前列腺癌患者應聯合骨保護劑治療,預防和降低骨相關事件,緩解骨痛,提高生活質量,提高生存率。體外放射治療或放射性核素也可改善局部骨痛。
記者:前列腺癌是否會影響性功能呢?手術之后,對夫妻生活有影響嗎?
施國偉:早期前列腺癌不會影響正常性生活。但如果晚期腫瘤影響到了控制勃起功能的性神經,就會給性功能帶來一些障礙。支配勃起功能的神經是緊貼著前列腺包膜的,所以手術切除腫瘤時很容易影響到神經。但隨著醫學發展,我們已經能盡可能地做到在切除腫瘤時保留性神經。我還必須強調一點,保留性神經必須在完整切除腫瘤的前提下,因為手術的目的是根治前列腺癌,不是保留性功能。
記者:前列腺癌有辦法預防嗎?能不能給男性朋友們在前列腺養護方面提些建議?
施國偉:的確,預防好過治療。但目前對前列腺癌發生的機制還不夠明晰,我只能說男性應該盡可能去遵循健康的生活習慣。為什么西方人前列腺癌的患癌率遠遠高于東方人?因為他們的飲食偏于高脂肪、高熱量,而這會增加前列腺癌發病的風險。所以,要想預防前列腺癌,除了限制高脂肪、高熱量食物,辛辣的東西也要少吃,同時還要多運動,運動會增強免疫力。還有一些細節要注意,比如天熱時不要穿緊身的褲子,也不要久坐——會導致前列腺周圍的血液不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