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雷
(甘肅財貿職業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微笑曲線(Smiling Curve)理論是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先生,在1992年為再造宏碁提出的,以作為宏碁的策略方向。經歷了20多年以迄今日,施振榮先生將“微笑曲線”加以修正,推出了所謂施氏“產業微笑曲線”,以作為各種產業的中長期發展策略之方向。在微笑曲線中,附加值更多體現在兩端,處于中間環節的制造附加值最低。所以微笑曲線因是兩端朝上的一條曲線。
CAD即“計算機輔助設計”。CAD技術是通過計算機和CAD軟件對目標產品進行設計—分析—計算—仿真的一系列過程。CAD一般由分析(CAE)和設計兩個部分組成。分析是指通過建立數學模型,如算法優化、有限元技術等,從計算機系統中對產品的性能進行模擬、分析和測試,以保證產品設計的可靠性。設計是通過對零件提出功能要求和技術要求等,構造零件的幾何形狀、選擇零件的材料以實現功能的全過程。CAD系統應包括資料檢索、方案構思、零件造型、工程分析、圖樣繪制等。產品結構和性能的調整與優化和繪圖,把設計人員所具有的最佳設計特性(創造性思維、形象思維和經驗知識、綜合判斷和分析的能力)同計算機的強大的記憶和檢索信息能力、大量信息的高速精確計算和處理能力、易于修改設計、工作狀態穩定而且不疲勞的特性綜合起來,從而大大提高了設計的速度和效率,提高了設計質量并降低了設計的成本。這里“產品”,是指各個行業中一切需要設計的對象,如航空/航天飛行器,汽車等地上行走的交通工具,機械和產品,水利水程,土木工程、建筑與城市規劃工程,家具產品,服裝產品,甚至化學產品的分子結構等等。
文章以大家廣為熟知的工程制圖軟件AUTO CAD的培訓學習為例,圍繞學習過程的五個基本環節,以管理學的典型方法:“微笑曲線”為邏輯鏈條,對整個過程進行分析。如果把CAD的傳統培訓、教學的的整個過程看作是一個完整的生產過程,備課、培訓、練習、輔導、評價就是這個過程中的五個基本環節。每一個環節都會對整個培訓過程貢獻自己的價值,對于現今CAD的傳統培訓,不難得出如圖1所示的一條價值曲線:

圖1 CAD培訓科技化改革前的微笑曲線
這條曲線反映了我們實際的培訓過程中,各個環節對完成培訓的貢獻,整條曲線呈現高低起伏的波浪狀。一般來講,對于一個培訓,能否高質量的完成,主要是取決于培訓師在培訓前基于具體學習要求的認真準備,培訓過程中認真的展開內容,然后再用相應的習作起到對所授內容熟悉以及掌握的目的。而后續的輔導環節,培訓師就顯得“心有余,力不足”了,課后的輔導基本上能難實現,僅僅是每次培訓期間的幾節輔導課和培訓期間的零星輔導效果也是非常有限。到了評價環節,除了運用考試、頒發合格證書的手段督導學員進行有效的知識鞏固以外,最終的評價結果對于學員能力的提高,培訓質量的改善作用也是非常有限。所以在實際情況中,培訓師認真教,學員好好做作業,最后拿到一個合格證書,就是完成一場培訓的“常態”。出現的問題就是:(1)知識掌握不牢靠,學完就忘了。(2)與實踐的生產實踐銜接不夠,沒有起到打基礎的作用。(3)沒有為學員帶來一個整體的CAD學習框架,僅僅只是在完成一場培訓。
基于以上的分析,面對這些培訓之中出現的問題,不妨按照“微笑曲線”的要求,重新定義一下培訓的各個環節。想要完成好一門課程的培訓,按照“微笑曲線”的理論,各個培訓環節所帶來的價值應該最終形成一條兩頭向上揚起的“笑臉”,所以可以得到如圖2所示的價值曲線,五個培訓基本環節的側重點也就不言而喻了:

圖2 圖1CAD培訓科技化改革后的微笑曲線
我們希望該環節能成為整個培訓過程高價值的體現。作為整個培訓過程的第一環節,運用一些現代化的科技手段,比如:在線問卷收集學習需求,實時的在線交流掌握學員的基本水平等等。這樣在培訓師開展培訓之前,在不用提前親臨現場的情況下,就可以做到對各方面的情況心中有數,針對性的開始進行培訓內容的準備。這樣定制的培訓大綱就會體現出更高的價值,為培訓學員提供高水平的內容,也是在培訓準備環節的基本要求。此外,培訓應側重于學以致用,然后在適當延伸一些學術性要求;按照職業培訓的特點,應該提高所備內容的實用性,增加含金量。在培訓開始之前的準備階段,如果培訓師可以,計算機應用軟件類學科的知識更新換代又非常快,這就需要培訓師與時俱進,跟上學科的發展。比如在CAD中培訓難度最大的 “CAD制圖知識”這一部分內容,培訓材料中總是會不可避免的出現夾點,柵格,系統環境這一類很學術,實際應用意義不高的內容。如果培訓師在備課的時候進行有效的組織,比如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實際做圖過程中運用夾點可以干什么?柵格對做圖有什么好處?在提高學員的學習興趣后,再回到傳統的這些比較學術的概念中,既可以提高培訓的效果,又極大可能的遵循了培訓大綱的要求。所以CAD職業培訓的備課,需要培訓師按照所帶學員的專業出發,學員需要什么知識儲備,就側重于什么進行備課。比如機械類專業就側重于曲線的應用,土木類側重于軸線、構造線的高級技巧。在培訓準備這一環節就大幅提高CAD在職業培訓中的價值。
有了前面高價值的培訓準備,在CAD的培訓過程中,現代化的科技教學手段,比如各種多媒體手段的運用,會為培訓過程帶來很大的提高,同時培訓師也需要具備從理論向應用型教法的改變。對于一些知識點,一般培訓教材會將所用的方法都羅列介紹,這就需要培訓師從實際出發,提供最好,最實用的操作方法。比如同樣的鼠標右鍵功能,教材會將所有功能一一羅列出來,如果培訓師只是將這些知識點一一帶過,學員掌握起來就會無所適從,囫圇吞棗。然而實踐告訴我們,對鼠標右鍵的個性化定制,會大大提高制圖的效率。所以在組織培訓的過程中就要側重于:鼠標右鍵與快捷鍵的替換,讓學員在了解其他兩種操作方式的同時,形成自己個性化的鼠標右鍵、快鍵鍵的操作風格。這樣既可以完成培訓大綱的要求,又讓學員的操作顯得很“專業”,突出了實用性的培養,良好的完成了培訓過程,也提高了學習的價值。
在高價值的準備和培訓環節之后,練習應該是一個水到渠成的結果。只需遵從現在培訓的內容,留下相應的練習以及課后的延伸問題。達到鞏固知識,發現問題的目的。但在這里我們需要強調的是:該環節在整個培訓過程中所占的“低價值”,不代表其是可以忽略或者不重視的,我們只是希望更多的關注需要提高價值的一些環節。
基于以前對該環節的“力不從心”或者不夠重視,我們希望“輔導”應該貫穿于CAD培訓的全過程當中,而不是僅僅依靠每學期僅有的幾次輔導課。因為CAD培訓是一門講練結合度非常高的課程,這就給了輔導很大的發揮空間。在完成每節課的教學過程后,一般都會有相應的上機練習,這時候的輔導過程就是提高學員學習水平的重要契機,注重這個環節就會起到非常好的作用。AUTO、CAD的學習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每個知識點背后并沒有很難懂的理論,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就需要培訓師及時指出學員不規范,或者實用性不強的操作方式,讓學員在一次次的改正中不斷進步。這也是提高“輔導”這個環節價值的根本所在。
作為培訓過程的最后一個環節,評價要做到有針對性和持續性。比如在CAD培訓過程中,總是會有相當一部分學員因為接觸個人電腦的時間很長,自認為自身能力還不錯,學習狀態就會很“倦怠”。具體表現有:基礎線條畫得飛快,卻不運用捕捉工具,誤差巨大;實例圖形外表看似光鮮亮麗,做圖手法卻是五花八門,使得圖形結構“危機四伏”。這時候如果不及時的對學員的狀態作出評價,予以提醒,而是一味的按部就班的完成進度,酒后學員能力得不到提高,僅有的收獲就是一張培訓證書,這也是我們不愿看到的情況。首先,應該把“評價”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從作業,課堂表現,輔導上機等方方面面及時對學員出現的問題予以適當的評價,讓學員可以及時發現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其次,要充分發揮平時成績的“威力”,加大平時考核的比重,督促學員高質量的完成CAD培訓。最后,不妨將學員的培訓表現適當向組織方予以反饋,讓組織方在后續安排工作、組織其他培訓時有的放矢。
總之,通過以上在各個培訓環節中的改革,不但更加注重學員實踐能力的培養,也為后續的學習做好準備。同時也希望通過以上在科技領域CAD培訓中的改革策略研究,為廣大科技工作者在探索更好的CAD學習方法上,起到一些有益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