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陳燕
廢舊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看似是無用的物品,但是在回收利用后又將會產生不一樣的價值。一名合格的幼兒老師應采用適當的方法讓幼兒了解廢舊物品回收利用的意義與作用,從而在實際區域游戲教學中展現其剩余的價值,讓廢舊材料變成大家欣賞的手工藝術品。
在幼兒園區域游戲教學中應用廢舊材料具有較大意義。利用貼近生活的材料制成的手工品更能讓幼兒體驗到學習內容的生活化,而廢舊材料的回收利用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為綠色環保做出重要的貢獻。教師要有效利用并改造可回收的廢舊材料,以此引導幼兒進行相關教學活動,通過巧妙的加工,打造身邊的美麗。
游戲在幼兒啟蒙教育中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在區域游戲的開展過程中,成品材料可以幫助教師順利開展各種游戲;而半成品或是殘次品的廢舊材料可以在區域游戲中為幼兒提供主動創新創造的機會,讓幼兒憑借自己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去設計手工,從而促進區域游戲活動的開展。此外,針對廢舊材料的回收利用,教師還可以此為主題,組織一些有意義的活動,讓幼兒了解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可以有效回收利用的以及各類物品回收利用后還能創造什么價值,從而可以更好地利用于各個區域游戲中。
(一)變廢為寶,讓廢舊材料有價值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幼兒園教學中區域游戲的比重不斷增大,對游戲材料的需求也隨之增加。但是由于游戲開展的時效性,游戲材料或道具往往是一次性的,不僅會增加很大一部分成本費用,還會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而廢舊材料的利用剛好解決這一難題,變廢為寶后不僅可以節約成本,還能有效體現環保意識,從而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讓他們了解資源回收利用的價值。
例如,面對生活中到處可見的塑料袋,幼兒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開展二次回收利用。比如,在開展區域游戲活動時,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開啟一場小型時裝秀,讓幼兒改造五顏六色的塑料袋,通過裁剪,將塑料袋制作成裙子、上衣等。教師可以組織一些比賽,從中評出最具創意的幼兒。這種方式不僅能有效實現區域游戲中廢舊材料利用的價值,還能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區域活動,從中領悟環保的真正意義,提升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創新創造能力。
(二)創造適宜的區域環境,讓廢舊材料會“說話”
影響幼兒健康成長最重要的因素是成長的環境。教師要為幼兒創設適宜的區域環境,讓幼兒健康茁壯成長,從而更好地開發幼兒的特長,讓幼兒在區域游戲活動中體驗生活與學習的真諦。年齡較小的幼兒比較喜歡過家家等角色扮演游戲。就此,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將紙盒、瓶罐膠水等廢舊材料作為構建“家”的材料,將小朋友喜歡的玩具當作“人”,讓廢舊材料“說話”,然后同伴之間進行交友、生活、玩耍,從中感受快樂,鍛煉幼兒的交際能力。
(三)有效選擇投放廢舊材料
在區域游戲的開展過程中,廢舊材料的選擇非常重要。奶粉罐、紙箱、不合身的衣服等都可以成為幼兒區域手工活動中的一件重要輔助工具。教師要先收集有可能需要的一些游戲材料,再進行分類、選擇并投放,進行廢物利用,發揮廢舊材料的最大作用。為了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以及提高幼兒環保意識,教師可以組織幼兒將各自收集的廢舊材料以游戲比賽的形式分類回收到各種類型的垃圾桶中,并且根據幼兒的正確率給予適當的獎勵,讓廢舊材料充分發揮自己的剩余價值。
綜上所述,幼兒教學工作重在啟蒙。教師可采用區域游戲的教學方式,尊重幼兒時期的客觀發展規律,因材施教,促進幼兒全面健康發展,盡心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習慣。
(作者單位:昆山高新區新華舍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