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路
近年來,子宮肌瘤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30~50歲女性的子宮肌瘤的發病率高達60%。子宮肌瘤是一種由增生的子宮平滑肌組織和少量纖維結締組織形成的雌激素依賴性腫瘤。子宮肌瘤按與子宮肌壁的關系分為肌壁間肌瘤、漿膜下肌瘤及黏膜下肌瘤。絕大多數子宮肌瘤患者在發病初期無明顯癥狀,導致患者在發現疾病時不得不進行手術剔除肌瘤或激素治療,對身體造成了較大的傷害。
目前,子宮肌瘤的發病機理尚不清楚。研究表明,子宮肌瘤與女性體內激素分泌紊亂密切相關,而女性的生活習慣影響著體內的激素水平,進而與子宮肌瘤發病具有密切關系。育齡期是子宮肌瘤發病的高危階段,也正是女性一生中的黃金時光。女性在育齡期將經歷戀愛、結婚、生育等人生重大事件,在事業上也處于努力拼搏、不斷進取的狀態。而這個時期的女性難免會有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如熬夜、吸煙、酗酒、暴飲暴食等。因此,女性在子宮肌瘤發病的高危階段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對防范子宮肌瘤尤為重要。
1.避免熬夜。保持規律作息對女性來說十分重要。內分泌系統在激素含量、生物酶的活性上具有明顯的晝夜節律,不規律的作息、長期熬夜都可能打亂內分泌系統,如擾亂褪黑素、糖皮質激素的分泌,影響血糖調節、能量代謝、免疫調節等功能。規律的作息是內分泌系統正常運行的保證。研究表明,生物鐘紊亂的人群,更容易出現失眠、健忘、焦慮、易怒、雙相障礙等癥狀。對女性來說,內分泌失調的癥狀更為嚴重,如出現黃斑色斑、肥胖、耳鳴等,長此以往,可能導致體內雌激素失調,進而導致子宮肌瘤。
2.保持個人清潔。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在月經期,女性要保持個人清潔,勤換內褲,大小便后清洗外陰。
3.避免流產。研究發現,頻繁流產是女性子宮肌瘤發病的高危因素。頻繁流產會導致女性體內持續進行炎癥反應,干擾內分泌系統的正常運行,雌激素分泌增加,從而提升了子宮肌瘤發病的風險。
4.健康飲食。育齡女性一定要保持均衡、營養、健康、多樣化的飲食。女性每日應按時吃飯,保證腸道節律;避免高脂肪、高膽固醇飲食,多吃白肉、新鮮水果蔬菜、五谷雜糧等;每日適量食用堅果,如花生、腰果等;不要大量食用含植物性雌激素的食物,如豆腐、豆漿等豆制品。此外,女性應戒煙戒酒,少飲咖啡、濃茶等飲品,以避免對內分泌系統產生不良影響,從而降低子宮肌瘤的發病風險。
5.運動鍛煉。研究表明,女性每周進行超過9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如跑步、打羽毛球、騎自行車等,能夠顯著降低患子宮肌瘤的風險。堅持運動鍛煉有利于控制體重,還能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減少子宮肌瘤發生的概率。
6.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中醫認為,壓力會導致身體過勞、體虛、氣滯血淤和毒火內陷,從而導致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內分泌失調,體內代謝紊亂,進而出現腫瘤。女性長期的精神緊張、抑郁、消極等不良情緒,將導致體內的雌激素分泌下降,造成子宮功能性出血、月經過少,甚至導致宮頸黏液稠厚,出現子宮肌瘤。
總而言之,女性應該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改正不良的生活習慣,這對預防子宮肌瘤具有積極的意義。
(作者單位:攀鋼集團總醫院婦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