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群芳
產婦生完寶寶,身體元氣虧損,需要好好休息調養。因此,產婦在坐月子期間,除了要休息好,還要注重合理飲食,及時補充營養。本文重點談談產婦產后吃什么好以及飲食注意事項。
1.流質食物。產婦生完寶寶,腸胃功能還沒有完全恢復,因此,需要先吃一天的流質食物,如蛋湯、米湯等。產婦排空腸胃內的氣體,腸胃功能恢復后,可進食半流質食物,如稀粥、湯面等。生產兩天以后,產婦可恢復正常飲食。但需要注意的是,流質食物不要選擇豆漿、牛奶等,這些食物容易脹氣。
2.多喝湯水。食物湯汁營養豐富,可以在開胃的基礎上,補充產婦因生產而缺失的水分,同時還能促進乳汁分泌。產婦可多喝排骨湯、魚湯、雞湯以及豬蹄湯等。
3.葷素搭配。產婦飲食要葷素搭配得當。日常進食的食物中不僅要富含蛋白質,種類要多樣化,魚、肉、蛋、奶、粗糧、水果以及蔬菜等科學搭配。水果和蔬菜中的纖維素可促進腸道蠕動,防止便秘,幫助消化。白肉和紅肉要交替食用。紅肉如豬肉、牛肉、羊肉,可補鐵;白肉如蝦、雞肉,可以補充蛋白質;雞蛋一天最多吃2個。
1.清淡飲食。產婦產后的前三天,飲食要清淡,不要吃油膩以及大補的食物。因為此時產婦的乳腺管還沒有打開,一旦吃了大補的食物,容易堵住奶水。加上寶寶的吸吮力較小,吃得較少,會導致產婦漲奶。但是也要注意做好產婦氣血補充,雖不能多吃油膩的食物,但是可以進食少量的紅糖、面條、小米、雞蛋,為了防止腰痛,可以進食少量的動物肝臟、腎臟,有利于清除惡露,但是一定要少量。在產后5~7天,順產的產婦體質已經有了比較大的恢復,這是可以適量進食雞湯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也有利于乳房更好地進入哺乳狀態。
2.補充水分。產婦在生產過程中,會消耗大量的體力以及水分。生產后,產婦需要及時補充水分,要多喝水,促進體內廢物排泄的同時緩解疲勞,也有利于產婦乳汁分泌。
3.補充鹽分。產婦在生產過程中,出汗較多,體內鹽分也隨著流失。另外,產婦生產后,乳腺分泌較為旺盛,也會加快體內鹽分流失。因此,產婦生產后,需及時補充鹽分,加快體力恢復。
4.不吃熱性食物。產婦生產后,不可進食桂圓、紅棗等熱性食物,待惡露排凈后再食用。
5.不要挑食。產婦飲食量會比懷孕期增加30%左右,每天需要的熱量為2700~2800千卡。因此,產婦在生產后,需要注意飲食的葷素搭配得當,少量多餐,盡量不要挑食。不挑食遠比大補更加重要。應注意不要進食辛辣、刺激、寒涼性食物,為了補充維生素,緩解便秘,可以多吃一些水果,一定要吃新鮮水果,如香蕉、橘子、蘋果等。
6.滿月飲食。滿月后產婦體質已經基本恢復,飲食中應注意飲食均衡。為了確保有充足的乳汁及乳汁質量,產婦可以在食譜中增加瘦肉、雞、魚等食物,如清燉烏雞、鯉魚肉粥、山藥燉老母雞等。
總的來說,產婦要注意多補充一些優質蛋白質,促進身體恢復。產婦可多食用魚、肉、蛋、奶、粗糧、水果以及蔬菜等,但飲食不可過度油膩,并且注意適量,避免過度飲食加重腸胃負擔,引起消化不良。另外,產婦產后要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作者單位:成都市蒲江縣人民醫院婦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