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麗
近年來,隨著成分輸血的不斷發展,血液成分分離技術有所提高,特別是新一代血液成分分離機的應用。目前,機采血小板已廣泛應用于臨床中。機采血小板是指運用血液細胞分離機在無菌密閉的條件下,把一個或兩個治療量的血小板從一個獻血者體內分離出來的過程。從經驗統計數據來看,很多獻血愛心人士在捐獻機采血小板后出現了諸多不良反應。為了進一步降低獻血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保障獻血安全,并鼓勵廣大社會人群積極參與獻血,本文主要介紹機采獻血出現不良反應的具體原因,并提出了相關護理措施。
從統計數據來看,無償獻血者表現的不良反應可分為輕度反應、中度反應和重度反應。其中輕度反應的獻血者占到了70%左右,主要表現出頭暈眼花、惡心嘔吐等癥狀,部分獻血者還會同時伴有口唇麻木以及手腳抽搐。中度不良反應的獻血患者表現出的臨床癥狀為面色蒼白、四肢冰冷以及呼吸加快。重度不良反應的獻血人士會直接表現出暈厥和驚厥等癥狀。從性別對比來看,相較于男性獻血者,女性獻血者可能出現不良反應的概率更高。在不同年齡段方面,獻血不良反應的出現并沒有顯著差別。
(一)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導致的獻血不良反應大多發生在初次獻血者身上。部分初次經歷機采血小板的獻血者缺乏機采血小板相關知識,在等待采血期間可能會出現緊張、恐懼、焦慮等一系列的不良心理情緒,這些均有可能會導致獻血者出現不良反應。另外,機采血小板采集所需時間較長,涉及的循環血量較大,部分初次進行機采血小板的獻血者沒有思想準備,在等待機采過程中容易由于焦慮出現不良反應。
(二)技術因素
每一位負責機采穿刺或采血操作的護士技術能力不一,部分護士由于技術不夠熟練,或不重視無菌操作,在穿刺時進針速度較慢,從而加劇獻血者操作時的疼痛。同時采血不順也會導致采血時間延長。這些均有可能導致獻血者在獻血過程中出現不良反應。另外,由于采集時間較長,護理人員如果沒有及時幫助獻血者變換體位,會導致獻血者不適,從而引發不良反應。
(三)體質因素
所有獻血者均需滿足《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對獻血者的要求。另外,獻血期間獻血者過度勞累、空腹、饑餓等均有可能導致獻血者出現不良反應。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人體處于應激狀態,有可能會出現短暫血管擴張、血壓下降、外周阻力下降以及腦血流量減少等情況,很容易引發不良反應。護士在進行采血穿刺操作時,獻血者受到局部刺激后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導致全身神經高度緊張,從而引起廣泛性小血管擴張。
(四)精神因素
在獻血時,不良反應還具有一定的感染性,這主要是精神因素導致的。當后一位獻血者看到前一位獻血者出現不良反應時,也會在心理和精神方面產生負面影響,從而導致獻血者自主神經系統處于興奮狀態,引起自主神經功能障礙,例如常見的面色蒼白、冒冷汗和頭暈等。
醫護人員要提前對有意愿獻血的志愿者宣傳獻血知識,如在獻血前一周禁止服用阿司匹林類藥物,獻血前一天休息好,飲食清淡等。機采獻血前,醫護人員控制好獻血者的飲水量,并將所有相關注意事項告知獻血者,保障獻血者的知情權。
醫護人員應具備熟練的穿刺操作水平,并加強巡視,及時對出現心理問題的獻血者進行心理疏導工作,緩解他們的焦慮癥狀。醫護人員還需要密切關注獻血者實時情況,及時調整技術參數,確保采集到的血小板質量符合要求。在獻血過程中一旦獻血者出現不良反應,醫護人員要積極對癥處理,嚴格控制抗凝劑的滴速;機采完成后,囑咐獻血者適當按壓針眼處,切勿揉搓穿刺點;叮囑獻血者在獻血完成后48小時內,避免穿刺點與水直接接觸,24小時內嚴禁劇烈運動和重度體力勞作。最后,醫護人員要向獻血者對無償獻血事業的支持致以感謝,鼓勵獻血者在身體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再次參與獻血。
(作者單位:四川省德陽市中心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