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泰國特約記者 黃曉娜 ●于文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8月24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出席瀾滄江—湄公河合作第三次領導人視頻會議。李克強和老撾總理通倫共同主持會議。柬埔寨首相洪森、緬甸總統溫敏、泰國總理巴育、越南總理阮春福出席。李克強在會上表示,中方將從今年開始與湄公河國家分享瀾滄江全年水文信息,共建瀾湄水資源合作信息共享平臺,更好應對洪旱災害。與會領導人對此表示贊賞。路透社24日稱,這一會議召開前,美國曾批評中國在湄公河上游“囤積水源”影響下游國家民眾的生計。評論稱,湄公河的管理已經成為中美爭奪戰的又一條前線。
中國外交部此前表示,本次會議原擬于今年初在老撾萬象舉行,受疫情影響推遲。李克強24日在會上表示,瀾湄合作因水而生。瀾湄六國共飲一江水,可以說親如一家人。瀾湄機制成立4年多來,合作從快速拓展期進入全面發展期,為地區發展注入新的“源頭活水”,給各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今年上半年,中國同湄公河國家雙邊貿易逆勢增長,表明雙方合作潛力巨大。
李克強就加強瀾湄合作提出六點倡議。他表示,我們要充分尊重各國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的正當權益,照顧彼此利益和關切,有事大家商量著辦。中方愿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為各國更好利用水資源提供更多幫助。中方將從今年開始,與湄公河國家分享瀾滄江全年水文信息。中方將在瀾湄合作專項基金框架下設立公共衛生專項資金,在力所能及范圍內提供物資和技術支持。中方新冠疫苗研制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將優先向湄公河國家提供。加強各機制交流互鑒,推動瀾湄合作同其他次區域機制間的交流合作。積極探討同日、韓、歐盟等開展第三方合作。
會議發表了《瀾滄江—湄公河合作第三次領導人會議萬象宣言》和《瀾滄江—湄公河合作第三次領導人會議關于瀾湄合作與“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對接合作的共同主席聲明》。
據《曼谷郵報》24日報道,泰國政府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希望瀾湄合作機制與湄公河委員會共同開發湄公河數據信息分享平臺。據了解,湄公河委員會已有25年歷史,其官員也表態稱,歡迎與中國和瀾湄合作機制展開合作。緬甸農業、畜牧和灌溉部農業司司長耶丁吞日前表示,瀾湄合作機制在過去三年中不斷支持、援助緬甸的農業項目,提高了農民的收入,也完善了緬甸的農業體系。
路透社24日引述泰國政府發言人阿努差的話稱,有關數據共享的細節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制定完成,“六個國家的部長將討論相關細節”。報道稱,湄公河創紀錄的兩年干旱使沿岸以捕魚和耕種為生的6000萬民眾遭遇嚴重困難。美國一家研究公司“地球之眼”今年發表報告,指責中國在旱災期間在湄公河上游的11個水壩積蓄了大量水源,但這一報告遭到廣泛質疑。香港《南華早報》稱,“地球之眼”報告的結論被質疑超出證據所表明的范圍,其對數據的選擇性采納顯示出“數據政治化”。
美國近來頻繁插手湄公河問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8月1日與緬甸、柬埔寨、泰國、老撾、越南等湄公河流域五國舉行“湄公河下游倡議”部長級會議。在此之前,美國務院官員挑撥稱,湄公河發源于中國,但中國在上游修建大壩等舉措對下游國家產生不利影響,下游各國必須妥善應對。《南華早報》本月發文稱,湄公河已經成為美中另一場“敘事之戰”的戰場。由中方研究機構7月發布的報告認為,瀾滄江水壩不是造成湄公河下游國家干旱的問題所在,而是解決方案的一部分。報告結論指出,我國在瀾滄江修建的梯級水庫的蓄水補充作用可以有效緩解湄公河流域的干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