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泰國特派記者 孫廣勇
泰國官方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由于新冠疫情全球蔓延,泰國支柱產業旅游業損失慘重,預計全年經濟萎縮程度可能超過上世紀末亞洲金融危機時期。沒有旅游業支撐,泰國普通民眾在疫情中生活什么樣?他們的就業和生活如何保障?《環球時報》記者近日在泰國東北部猜也蓬市,和當地市長一起走進了當地市場。
一大早,記者來到猜也蓬市中心的第一市場,市長苯永已經坐在長條桌前,和管理人員、商販一邊喝著咖啡,一邊聊著市場情況。
“猜也蓬府是曼谷通往東北部的大門,面積不大,省會猜也蓬市區只有幾萬人口,主要有4個市場,最受歡迎的是市政廳管理的第一市場,因為這里整潔衛生管理有序,”被選為市長前苯永從事過市場管理,所以每天到市場轉轉已成習慣。
進入市場,記者看到顧客川流不息,大約有兩三百個攤位,多是銷售蔬菜、肉類、海鮮以及日用品。雖然是近30年老市場,但顯得十分整潔,地面是水泥地面,每個兩米見方的攤位還鋪了白色瓷磚,“每個攤位商戶支付1000泰銖(約合220元人民幣)進行改造,比以前干凈多了,”攤主婉屏對記者說。
“改造前的舊市場不是很清潔,地面坑坑洼洼,一到雨季就會積水,角落里還有壞掉的蔬菜等垃圾,”苯永說,“3月份泰國疫情嚴重時,全國所有市場關閉兩個多月。利用這段時間,我們對市場進行改造,拉大攤位距離、鋪設瓷磚,徹底打掃衛生”。5月泰國疫情 得到控制,政府逐步放寬防控措施,首批復工的就有室外市場。
攤販披奇告訴記者,在市場擺個攤位,需要本錢并不多。食品類攤位一年管理費為200泰銖,蔬菜類攤位100泰銖,水電費、垃圾處理、清潔消毒都是市政廳負責。“有時掙得多有時少,但養家糊口沒有問題,”披奇說。
苯永告訴記者,商販一部分是職業商人,一部分是拿自家蔬菜水果來賣的老百姓,收入都還可以?!拔覀兊氖袌鲆苍诎凑招履J浇洜I管理,保持社交距離、堅持清潔衛生、確保食品安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