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帥

具有“世界屋脊之屋脊”、“世界第三極”、“生命之禁區”之稱的阿里,在2020年7月中旬實現了電力互聯網工程全線貫通。
要知道,阿里地區是一個土地面積廣闊、人數稀少的地區。這里地形廣闊人跡罕至,其行政公署駐地獅泉河鎮與拉薩直線距離就長達1500千米。然而地形險要且氣候條件惡劣,山脊陡而險,路面都是尖石子,器材運輸的馬蹄粘雪容易打滑。
另外加上歷史原因,西藏電網發展相對滯后,直到2019年底,西藏主電網才延伸了66個縣(區),主電網人口覆蓋近290萬人。截至2018年年底,唯獨阿里地區仍是孤網運行,電網規模小、安全水平低和供電質量不高,導致阿里地區氣候能源資源極其匱乏,現有電網覆蓋范圍及供電能力無法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安全能源供應需要。
阿里地區電力聯網全線貫通究竟有什么用?其實已有不少的媒體報道。這項工程不僅只有國家層的意義,更有未來地區經濟商業發展的意義,因為阿里地區或許可以建立數據中心存儲數據。
首先從人才引入來看,在2019年人才廣場是區人社廳是西藏確定的一項改善民生項目。該廣場設有200個智慧化招聘展位,以及招聘洽談區、獨立洽談室等多個招聘區務。從地區氣候來看盡管沒有中國貴州數據中心大省的優勢,但是全年的平均氣溫維持在0度左右,夏季最高氣溫也僅為21度。而且全年雨水相對較少,且季節性強,所以阿里地區在實現電力互聯網工程全線貫通之后,基本滿足數據中心的能源供應、氣候因素和地質條件的需求。
據據第二次土地調查,阿里全地區總面積3371.75萬公頃,是西藏面積第二大的地級單位,僅次于那曲市。其用地開發為3371.75萬公頃,其中草地用地開發為2602.12萬公頃,占據總面積的三分之二。
實現互聯網電力全線貫通之后,經濟的發展會帶來沿路的開發。如果說拉薩是西藏南方的文明圣地,那么阿里地區將有機會成為西藏北方的“未來新區”。
或許,未來企業專業人員的勘察無法保證阿里地區能夠建立數據中心,但因為電力互聯網工程的全線貫通,阿里地區或將不僅只有山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