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健
心臟是人體重要的器官,如果心臟的功能發生障礙,血液不能充分排出,而導致心力衰竭。很多人會表現為胸悶氣喘、呼吸不暢、乏力等癥狀。對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療會用到利尿劑,尤其是袢利尿劑。長期服用袢利尿劑的患者,會由于排鉀而導致低鉀血癥。那么,長期服用袢利尿劑的心力衰竭患者,如何防止低鉀血癥的發生呢?
心力衰竭患者為什么要長期服用利尿劑?
發生心力衰竭時,由于神經內分泌的各種病理因素直接或者間接影響腎功能,導致腎功能異常,出現水鈉潴留,水鈉潴留又會加重心臟的前負荷,從而加重心力衰竭。所以為了減輕水鈉潴留,心力衰竭患者需要服用利尿劑來加強體內水和鈉的排出。利尿劑的種類很多,包括袢利尿劑、噻嗪類利尿劑、滲透性利尿劑、碳酸酐酶抑制劑、保鉀利尿劑等,其中袢利尿劑是目前緩解心力衰竭容量超負荷的常用藥物,對減輕液體潴留導致的呼吸困難等癥狀非常有效。
服用袢利尿劑,如何防止低鉀血癥?
袢利尿劑,由于主要作用于腎臟髓袢升支粗段而得名,常見的有呋塞米、托拉塞米、布美他尼等,利尿作用強,不僅能促進水和鈉的排出,也能使尿中鉀、氯、鎂、鈣等離子排出增多。所以長期服用袢利尿劑的患者會出現低血鉀等不良反應。然而血鉀低會誘發各種心律失常,對心力衰竭患者是很危險的,所以要想辦法防止低血鉀的發生。心內科醫生對袢利尿劑的使用有著一套完整的對應措施。
服藥過程中監測尿量、血鉀以及患者情況
在服用利尿劑的過程中,患者要注意觀察有沒有四肢無力、厭食、惡心、嘔吐及腹脹等癥狀,如果有癥狀要及時就醫,根據醫生的安排定期監測血鉀和心電圖等。心內科醫生通常還需要通過檢查排除其他疾病導致的低鉀血癥。
加用醛固酮受體拮抗劑、ACEI或者ARB等保鉀藥
心力衰竭患者除了需要服用袢利尿劑之外,還需要根據情況服用醛固酮受體拮抗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或者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等保鉀藥物,例如螺內酯、普利類降壓藥物或沙坦類降壓藥物。這些藥物需要醫生根據病情和腎功能來選擇。
補鉀
醫生會根據血鉀的情況考慮是否給予氯化鉀口服或者靜脈補鉀。補鉀,特別是靜脈補鉀需要在醫生的醫囑下補充,不能擅自補充。
心力衰竭的治療是需要綜合其他藥物一起治療的。治療過程中出現的任何不適癥狀和不良反應,需要患者、家屬和醫生的仔細觀察,通力合作才能解決。患者應該聽從專業醫生的指示,適當的藥物治療配合合理的監測才是預防低鉀血癥最有效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