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人民醫院,河北 石家莊 050051;承德醫學院附屬醫院,河北 承德 067000)
近兩年,志愿服務如雨后春筍般產生,并成為發展迅速且具蓬勃生機的“朝陽產業”。具體到醫療行業,以公立醫院為例,卻存在著種種問題。首先,參與到醫療系統的志愿者人數缺失。成年人參與志愿服務的積極性不高客觀上導致志愿服務的主體定格在青年。在青年志愿群體中,由于工作設計不合理、缺乏必要的激勵等因素增加了青年志愿服務群體的負向流動[1]。其次,公立醫院志愿服務機制尚不健全。河北省公立醫院的志愿服務大多以特殊時間或意義標志為節點,志愿服務實質上成為“一次性服務”[2],這種短暫性的服務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持久的常態的志愿文化的形成。再次,志愿者團隊整體不夠成熟。不成熟主要體現在管理缺乏經驗以及志愿者資質不夠。像公立醫院這種非營利性組織的管理者缺乏專業的管理知識和技能,導致志愿服務喪失靈活性和規范性。而醫療志愿服務大多專業性較強,專業程度不夠的志愿者個人也只能致力于導醫導診等流程性工作[3]。
通過專業志愿服務體系基本框架的建立可以進一步豐富和發展志愿服務的項目形式,滿足患者的多元化需求,客觀上緩解了醫患間的矛盾。志愿服務的范圍可延伸至社區,將健康的維護概念擴展到疾病預防與控制上的社會、心理預防層面??陀^上彌補了醫院管理的不足,拉近了醫患之間的距離。
河北省人民醫院“杏林有愛志愿者服務隊”和“青年志愿服務隊”,除本院職工外,吸納了來自社會各類大中專院校不同專業的青年學生的加入。志愿服務范圍廣,涉及社會各領域?!靶恿钟袗壑驹刚叻贞牎痹哌M過學校開展學雷鋒日,曾為公交司機培訓飲食營養和急救知識等。而“河北省人民醫院青年志愿服務隊”曾多次下鄉義診,并在城市各角落宣傳健康知識,普及醫學常識。將醫療專業志愿服務不斷推向正規化和事業化的新階段。
以河北省人民醫院為例,組織人事處、團委、行風辦三部門積極開展志愿服務的宣傳,力圖將醫療專業志愿服務項目化,不斷組織和完善志愿者培訓,并擇時對優秀志愿者予以表彰。三職能部門并駕齊驅,以三支志愿服務隊為主體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志愿服務涉及緊急救護、患者服務、社會健康促進等領域。院外醫療志愿服務活動需向省衛生健康委報備,并得到上級領導的大力支持。其中,行風辦所轄“杏林有愛”志愿服務隊還不斷吸納和聯合其他單位力量共同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做到覆蓋面廣、協調統一、組織有序、共同收效。
本研究以河北省人民醫院為研究對象,在文獻分析和個案研究的基礎上,結合現有國內外其他學者建立的志愿服務體系,探索建立符合公立醫院特色的醫療專業志愿服務體系基本框架。
為確保構建和諧有序的醫療環境,醫院需要對志愿者進行嚴格的把關。就招募體系來說,首先要進行嚴格的初篩,保證每名志愿者資料真實可靠。面試環節由專業評審小組對其志愿意愿、能力素質等方面進行測評。面試合格者進入下一輪。在培訓體系中,首先需讓志愿者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充分認清醫療環境的特殊性。在充分了解醫院的發展史、現有成果、科室分工等概況后,再進行相關志愿者知識的培訓,包括基本常識及志愿者具體服務內容。
高效有序的運行體系離不開強有力的運行系統。以醫療專業志愿服務為例,運行系統需包括志愿者在線注冊系統、志愿者過程服務系統、志愿者后臺管理維護系統[5]。
醫療專業志愿服務經歷了較長的發展過程,從最初的偶爾到現今的逐漸穩定,醫療專業志愿服務正朝著項目化、專業化、制度化、規范化發展。我們應該站在更高的角度上看待醫療專業志愿服務體系,厘清醫療機構志愿組織內外部關系,建立明確的發展框架,這不僅是志愿者個人的努力目標,同時也是醫療機構和整個社會的共同責任。醫療機構,尤其是公立醫院,應該大力借助政府和社會各類力量,積極宣傳、倡導和吸納志愿服務個人和組織融入到公益性的活動中,這既是醫院精神文明創建的有力舉措,又是公立醫院履行其社會責任的良好體現。只有這樣才能建立醫療志愿專業服務長效機制,保證志愿服務事業持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