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黑龍江省農墾紅興隆管理局中心醫院 普外科,黑龍江 雙鴨山)
膽囊息肉通常是指膽囊壁向腔內呈息肉樣突起的一類病變的總稱,也被稱作“膽囊黏膜隆起性病變”,一般無明顯癥狀表現,多在臨床體檢時發現,臨床一般根據其不同病理表現分為良性息肉以及惡性息肉,良性息肉較為多見,常包括炎癥性息肉、膽固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腺肌增生和組織異位性息肉等,其中腺瘤性息肉屬于癌前病變,一般當有臨床癥狀及惡變傾向時,需對患者應用手術方式進行治療[1]。本研究將結合臨床對患者予以微創保留膽囊取息肉術治療,并對圍手術期應用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進行觀察分析,詳情見于下文。
選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我院就診需行微創保留膽囊取息肉術的患者90例進行觀察研究,并依據不同護理方式分為兩組:對照組45例予以常規護理,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齡30~66歲,平均(48.56±5.36)歲;觀察組 45例予以圍手術期優質護理,其中男23例,女22例,年齡32~64歲,平均(48.48±5.26)歲。所有患者均自愿參與本研究,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比較。
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術前對患者進行詳細檢查,對生命指標進行嚴密監護,術中配合臨床醫師進行手術治療,術后對患者進行護理并進行并發癥防治。
觀察組予以圍手術期優質護理:①患者一經入院,護理人員立即引導患者進行相應檢查,并安排干凈舒適的病房環境,對患者進行術前宣教以及心理護理,消除其不良心理因素,增強術中配合,常規禁食禁水;②術中護理人員需指導患者取正確體位,并對術中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變化進行嚴密監護,并密切配合醫生手術;③術后將患者送至病房,指導患者取平臥位,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惡心嘔吐癥狀,并對患者腸道功能、肝門排氣以及下床活動時間進行監護,待患者肛門恢復自主排氣之后,為患者提供流質飲食,并逐漸進食新鮮水果以及加速膽汁分泌的食物等。
對比觀察兩組患者腸功能恢復時間、首次下床時間、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等臨床治療指標;對比觀察兩組患者膽漏、切口感染、惡心嘔吐、尿潴留等并發癥發生率。
將實驗所得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8.0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且組間對比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對比(±s)
組別 例數 腸功能恢復時間(d)首次下床時間(h)肛門排氣時間(h)住院時間(d)對照組 45 2.71±0.59 13.25±2.31 18.36±3.248.62±1.32觀察組 45 1.24±0.52 9.58±2.14 13.24±2.085.17±1.24 t 12.538 7.818 8.920 12.778 P 0.001 0.001 0.001 0.001
觀察組明顯少于對照組,且組間對比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對比[n(%)]
膽囊息肉是膽囊常見的病變之一,但其病因機制較為復雜,目前臨床多認為與慢性膽囊炎、膽囊結石以及膽固醇代謝紊亂等具有密切聯系,此外吸煙、肥胖以及高血脂、肝硬化等因素,也容易誘發膽囊息肉[2]。患者的臨床癥狀一般無明顯不適,往往是在進行體檢時發現,有癥狀的患者常表現為上腹部悶脹不適,但一般癥狀較輕可耐受,但當病變位于膽囊頸部時,常會有右上腹部絞痛感,當病變合并有膽囊結石或慢性膽囊炎時,會有明顯腹部疼痛感[3]。
對患者的檢查一般以常規超聲檢查為主,常表現為不隨體位改變而移動且與膽囊壁相連的強力回聲團等,另外經由內鏡超聲檢查對于息肉的分辨率更高,有助于息肉的良惡性診斷鑒別[4]。目前臨床對該類患者多應用微創外科手術進行治療,但由于涉及到對膽囊息肉良惡性的判定,因此需要臨床應做到早期發現惡性病變以及癌前病變,并及早予以手術切除[5]。手術指標一般為對于年輕、有右上腹陣發性鈍痛或無明顯臨床癥狀的患者可暫不予以手術治療,但對于息肉直徑>1 cm,且腹部癥狀明顯的單發息肉患者,必須予以微創手術進行治療[6]。
隨著目前微創手術方式在臨床應用范圍不斷擴大,膽囊切除術逐漸被取代,臨床多結合本研究應用的微創保留膽囊取息肉術,結合新式內鏡對患者進行手術,能夠在取凈息肉的同時,完整保留患者的膽囊和膽囊功能[7]。整個手術安全微創,在內鏡輔助可視條件下進行,安全性更高,息肉摘除干凈徹底,并且切口小、創傷較輕,避免了傳統手術造成的損失以及不適[8]。
圍手術期護理干預主要是在患者接受臨床治療期間,護理人員在基于一定科學理論以及護理診斷的指導下,按照事先預定的方式進行的一系列護理活動[9]。本研究應用優質護理干預方式,便是在圍手術期間必須以患者為中心,強化基礎護理,落實護理責任制,提升護理服務水平,為患者提高優質、安全、有效、滿意、放心的醫療服務。
結合本次實驗研究,對觀察組行微創保留膽囊取息肉術治療的患者予以圍手術期優質護理干預方式,能夠促進患者腸道及機體功能恢復,縮短住院時間,同時有助于減少膽漏、切口感染、惡心嘔吐、尿潴留等術后并發癥,對患者的預后恢復具有重要意義,也有助于提升患者對于臨床護理的滿意度。綜上所述,臨床行微創保留膽囊取息肉術對患者進行治療時圍手術期應用優質護理干預方式臨床應用效果顯著,建議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