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守鑄
她3歲那年,繼母走進了家門。多年來,她與繼母處處針鋒相對。2020年母親節,她卻給繼母頒發自制的獎牌——
有繼母的家,她覺得自己是個外人
2008年11月24日晚,20歲的熹菲第二次被繼母唐英打了一巴掌,挨打的原因很簡單:12月1日熹菲就要結婚了,她提前一周才向父親和繼母通報。之所以用“通報”這個詞,是因為熹菲覺得她在家里得不到溫暖,她要組建自己的家庭。
熹菲本名陳熹菲,老家在四川省綿陽市郊區。她一歲半時,母親與鄰居吵架喝農藥自殺。此后,父親帶著她到城里一家單位食堂當了名廚師。父親遇到了一個家在城里、名叫唐英的女人。唐英沖破家人的阻撓,與父親私奔到鄉下結了婚。
熹菲對生母沒有什么印象,小時候她一直認為繼母就是她的親媽。直到7歲,熹菲才從村里人口中得知,繼母是個城里女人,并不是她的親媽。村里人經常提醒熹菲:“都說后媽的拳頭,七月的日頭,你可得提防著她,后媽可是會吃小孩的!”
經不住別人的挑唆,有些叛逆的熹菲開始觀察繼母。她發現,自從繼母生下妹妹后,對她的態度就變了,只要她把妹妹惹哭,繼母就會吼她:“你是姐姐,能不能讓著妹妹?”
有了這樣的發現,熹菲對繼母越來越反感。小學二年級一天下午放學后,熹菲故意在外邊玩到很晚才回家,讓繼母很著急。看到熹菲深更半夜才回來,唐英抬手打了她一巴掌。從此,熹菲對繼母越來越仇視。
熹菲讀小學六年級時,繼母和父親到江蘇一家磚廠打工,熹菲和妹妹在老家留守。此后3年,繼母不在身邊,熹菲被爺爺奶奶照顧得很好。
沒想到,初三上學期,熹菲和老師發生沖突,自尊心受到傷害的她,決定輟學。熹菲打電話把自己的決定告訴了父母,遭到兩人的一致反對。熹菲咬牙切齒地說:“如果你們不答應,我就死給你們看!”父母怕她真的會尋短見,只好同意,并托人把她帶到了江蘇。
到了父母打工的地方,熹菲目睹了他們干活的辛苦。父母每天凌晨3點起床,一直干活到早上8點才吃早飯。繼母讓熹菲在家買菜、做飯,熹菲不愿干。她的懶惰招致繼母的不滿,兩人經常發生爭吵。
一天,熹菲和繼母大吵一架后離家出走,住到了同齡老鄉那里。后來,父親打聽到熹菲的住址,找上門,讓熹菲跟他回去。熹菲死活不走,說那個家不屬于她。后來,父親把繼母寫的道歉信給熹菲看,她這才消了氣,跟著父親回了家。
回到家,熹菲不愿和繼母多說一句話。這時,熹菲離家出走期間認識的一個男孩喜歡上了她,經常帶著她玩,還給她買衣服。熹菲覺得,有繼母的家,她只是一個外人。于是,她決定把自己嫁出去。
20歲生日過后沒幾天,熹菲便決定和認識不久的男友結婚,婚期定在2008年12月1日。結婚前一周,熹菲才把這個消息告訴了父親和繼母。繼母大怒,又打了熹菲一巴掌。熹菲非常惱火,拋下一句:“這個家容不下我,我組建自己的家何錯之有?”說完,她不管不顧地離開了家。
三天后,父親打電話告訴熹菲,她繼母打聽了那個男孩的情況,認為那個男孩不靠譜,有賭博的惡習,勸熹菲慎重。沒想到熹菲冷冷一笑:“你們別瞎操心了,就算是火坑我也要跳!”
不聽勸告的婚姻黯然收場,酒駕闖禍,繼母為她四處奔走
就這樣,熹菲草草把自己嫁了出去。婚后,她利用自己口才好的特長,加盟了一家婚慶公司,做起了婚慶司儀。不到一年,熹菲就成了婚慶公司的金牌司儀。正當她沉浸在用特長掙錢的快樂之中時,卻發現自己的婚姻布滿了暗礁。
熹菲的老公每月工資只有2000塊錢,家里的一切開銷都要她來打理。可婚后第二年,不斷有人拿著欠條闖進家門向熹菲要錢。這些人說她老公賭博輸了錢,要求夫債妻還。欠條開始只有3000元、5000元,很快發展到2萬元、3萬元,甚至5萬元。熹菲掙錢的速度遠遠跟不上老公輸錢的速度。她和老公吵了多次,甚至還動過手。老公每次都說會改,可轉身就又跑去賭了。
2009年9月的一天晚上,熹菲和老公起了沖突,老公對她大打出手。凌晨1點多,熹菲給父親打了電話,電話里她只是哭,父親立刻明白了什么。一個小時后,父親和繼母趕了過來。看到熹菲披頭散發,眼睛都快哭腫了,繼母撲過來護住她,怒斥女婿:“這個家都是幺兒(四川方言:寶貝)撐起,你連自己都養不活,有什么資格打她?”在父母的怒斥下,熹菲的老公認了錯,發誓不再動手。父親和繼母安慰了熹菲一通,然后趕回去上凌晨的班了。
日子在打打鬧鬧中度過,熹菲無處可去時,就回到父母家。盡管她從不向繼母傾訴自己心中的苦,可繼母從她失落的神情中猜到了什么。一天,父親不在家,繼母拉住熹菲的手說:“幺兒,如果總是這么不開心,還是離了回來吧,我和你爸養你!”熹菲沒有言語,她覺得自己婚姻成了這個樣子,繼母也許更有資格嘲笑她了。
2011年春節后,熹菲再也忍不下去了,主動和老公離了婚,回到父母家。為了讓熹菲盡快擺脫離婚的痛苦,繼母和父親帶著熹菲回到了四川綿陽老家。
回到老家,繼母看熹菲一直不能走出離婚的陰影,便鼓勵她重拾婚慶司儀的工作,說人忙起來啥都忘了。熹菲聽從繼母的勸告,走出家門干起了老本行。很快,她在綿陽婚慶圈聲名鵲起。
回到老家不到兩年,熹菲的事業風生水起。有了不菲的收入,熹菲買了一輛轎車代步。轎車買回來的第三天,朋友聚餐,熹菲要開著新車赴宴。繼母勸她還是別開車,因為朋友聚會肯定會喝酒,開車不安全。熹菲不以為然:“買車就是為了方便,否則買它干啥?”然后發動汽車走了。
當晚,喝了不少酒的熹菲不聽朋友勸告,執意駕車回家。路上,她錯把油門當剎車,與一輛寶馬車發生碰撞——自己的車撞報廢,寶馬車女司機受了傷。
很快,趕來的警察把涉嫌酒駕的熹菲控制起來。事后,受害方提出民事賠償要求,檢察機關還要對熹菲提起公訴。她會受到什么樣的法律懲處,要看受害方是否愿意出具諒解書。在看守所里,熹菲焦急地等待著外面的處理結果。
在看守所待了兩個多月,熹菲每天都度日如年。終于,法院對她的案件進行了審理,由于受害方出具了諒解書,熹菲被判處三年有期徒刑,緩刑六年。
從看守所出來回到家,熹菲以為繼母會罵她,沒想到繼母一句責備的話都沒有。接著,父親對熹菲說出了這兩個多月來,繼母經歷的奔波和煎熬。
因為酒駕要負全責,受害人提出了很多不合理的要求。為了能取得受害人的諒解,爭取不讓熹菲坐牢,繼母給受害人說盡好話,一再鞠躬致歉。受害人卻以膝蓋軟組織受傷為由,提出理療的要求。繼母每天下午下班后,開車帶著受害人去做理療,持續了一個多月。最終,繼母用誠心感化了受害人,受害人這才簽了諒解書。
磨難背后繼母一直在“挺”她,母親節發自內心喊“媽媽”
得知繼母為自己免于坐牢所受的委屈,熹菲哭著給繼母深鞠一躬,連聲說“對不起”。繼母嘆了口氣:“幺兒,如果換成你妹妹闖下這樣的禍,我會狠狠打她一頓,然后再幫她處理后續的事情,可媽媽怕你恨我!”聽到這里,熹菲的淚流得更兇了。
獲得自由后,熹菲又找了一份工作。一天,她從公司回到家,看到父母的晚餐只有咸菜、粥和饅頭,就問他們為什么不吃肉。繼母勉強笑著說:“現在掙的錢都得用來還債,只有你回來才吃頓肉。”熹菲聽后心里更加難過。她從父親那里了解到,因為她酒后肇事,家里前后賠付受害方20多萬元。為了還債,他們只能省吃儉用。
看到自己連累父母把日子過成了這個樣子,熹菲非常自責。從那以后,她拼命掙錢。2016年元旦前,熹菲和父母終于還清了債務。
然而,還沒等熹菲喘口氣,她又遭遇了更大的打擊。2016年春節后,熹菲身體不適,在醫院查出了宮頸癌。她哭著打電話把這個消息告訴了繼母,繼母安慰她:“幺兒,不要怕,有困難我們一起面對!”
在繼母的陪伴下,熹菲很快住進醫院,做了腹腔鏡手術。術后,她出現了麻藥過敏癥狀,每天狂吐干嘔,非常痛苦。這種癥狀持續了三天三夜,繼母衣不解帶,寸步不離,每隔兩個小時,就要給她按摩、擦洗、翻身,眼睛熬得通紅,也不敢合眼。
病情趨緩后,看著疲憊不堪的繼母,熹菲更加內疚自責。從那一刻起,她開始反省,發現在20多年的人生中,繼母是一直在背后挺她的那個人。
做過手術后,熹菲的病情日漸好轉,她又投入到自己喜歡的婚慶司儀事業中。孰料,2019年11月25日,熹菲病情復發,而且來勢洶洶。繼母陪她到北京協和醫院找了最權威的專家診治。醫生建議她,要么做廓清手術,以后掛著尿袋生活;要么采取化療的保守治療方式。但不做廓清手術,生命期限只剩6個月。
熹菲不想沒有尊嚴地活著,堅定地選擇了保守治療。從北京回到綿陽,一想到自己被醫生判了死緩,她就痛哭不止。繼母攥著她的手,勸慰道:“幺兒,現在醫學這么發達,你是個堅強、勇敢的孩子,媽媽陪你一起創造奇跡!”
在繼母的陪伴、鼓勵下,熹菲積極接受治療。慶幸的是,3個月后去醫院復查,她身體里的腫瘤沒有長大,而且活躍度很低,這讓她信心陡增。
2020年春末,新冠肺炎疫情緩解后,聽從繼母的建議,熹菲創辦了一家婚慶禮儀培訓學校,她想讓自己忙起來,讓自己沒有時間為生病傷心。5月10日母親節,熹菲請父親和繼母吃飯。飯桌上,她提出要給繼母頒獎,獎牌是她親手制作的,上面寫著:“您是天底下最棒的媽媽!女兒愛您!”繼母很意外,接過獎牌動情地說:“幺兒,謝謝你能接納媽媽,無論多難,媽媽都會陪著你!”說完,母女倆擁抱在一起,久久沒有松開……
〔編輯: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