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杰,徐曦,周晶,姚斐,呂立江,趙焰
導引功法防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作用
韓杰1,2,徐曦1,2,周晶3,姚斐4,呂立江5,趙焰1,2
1.湖北省中醫院,湖北 武漢 430061;2.湖北省中醫藥研究院,湖北 武漢,430074;3.湖北中醫藥大學,湖北 武漢 430061;4.上海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上海 301203;5.浙江中醫藥大學第三臨床醫學院,浙江 杭州 310053
本文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下簡稱“新冠肺炎”)的預防期、醫學觀察期、康復期介入導引功法作為切入點,分析練習導引功法在防治新冠肺炎中的作用,總結目前推廣導引功法的社會意義及價值,并建議進一步做好導引功法的研究,使其既有助于全民健康,也能在這次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中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導引;功法
研究表明,新型冠狀病毒更易感染具有慢性疾病(免疫功能較弱)的年長男性[1]。者發病時常表現為發燒、咳嗽、肌痛或疲勞,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及腹瀉等癥狀[2]。由于目前尚無明確有效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下簡稱“新冠肺炎”)藥物,因此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是當務之急。
2020年1月25日,湖北省中醫院推出中醫防治協定方[3],隨后武漢市在2月1日出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醫藥居家預防推薦方案”[4],明確要求中醫藥(包括導引功法,如八段錦)介入防治新冠肺炎,使中醫藥文化在防疫過程中發揮更好優勢。導引功法能增強機體免疫力,防止疑似及輕癥患者轉化為重癥。筆者基于中醫“治未病”理論,就導引功法在防治新冠肺炎的作用進行探討,以期中醫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發揮應有作用。
導引是基于中醫基礎理論,以精、氣、神鍛煉為核心,辨證運用不同功法及動作調整臟腑功能,使后天精氣充實,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目的。功法練習講究調身、調息、調心神,不同于現代健身方式,前者更強調動靜結合、內外兼修,注重平心靜氣、安神定志,體現“動以養生”思想,通過導引功法以令機體氣行,氣行則血行,方可祛病除疾。其一呼一吸即是呼出體內濁氣,納入自然界之清氣的過程,清氣在胸中與脾運化之水谷精氣結合形成宗氣,而宗氣一方面溫養肺臟及上呼吸道,另一方面貫心脈以行氣血,以養臟腑經脈。其一動一靜即是機體陽氣與陰精相互矛盾運動的過程,即氣化活動的過程,氣化升降出入正常則能保持機體內部與外界環境之間的陰陽平衡。
在預防期、醫學觀察期甚至愈后康復中,新冠肺炎胸悶、乏力、胃腸道及心理焦慮等都可通過導引功法的呼吸、動作練習得到緩解,在一呼一吸、一動一靜中強化五臟功能,補氣益氣。《圣濟總錄》認為導引可“周流榮衛,宣搖百關,疏通凝滯,然后氣運而神和,內外調暢升降,無礙耳目聰明……”,可見導引功法就是通過動作、呼吸、神志的結合而推動氣血運行,促進氣血調和,使“賊邪不得入,寒暑不能襲”。
中醫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正氣”盛衰既是“邪”是否“可干”的前提條件,更是判定人體健康狀態的重要基礎,故《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強調“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即在疾病發生之前采取相應措施,防病于未然。
以武漢市為例,目前未感染者以居家觀察為主,“未病先防”則是重中之重,除了提高公眾認知、增加防護措施外,居家習練傳統導引功法,增強個人機體免疫力,亦能有效抗擊病毒感染,且能調節情緒、緩解恐慌心態[5-6]。對于進入方艙醫院[7]的疑似或輕癥患者,則要重視“既病防變”。此次新冠肺炎屬“寒濕疫”[8],濕毒疫邪,上受于肺,濕毒郁肺,樞機不利,影響肺之宣肅,表現突出的癥狀即低熱、咳嗽、氣短[9]。在宣肺透邪治法原則下,通過辨證論治,重點祛濕邪、辟穢化濁,是為中醫藥早期干預的核心[10],配合導引功法“六字訣”(“呼”字功、“呬”字功)、八段錦(左右開弓似射雕)、少林內功(前推八匹馬勢)等,通過調息、吐故納新以養肺氣,可達事半功倍之效。但新冠肺炎預防期、醫學觀察期防治過程中應注重形體鍛煉以達到“形-力-氣”三位一體目的,以增強體內正氣,令邪不可干,既達到預防作用,更能防止疑似或輕癥患者向重癥轉化。
臨床上,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仍會有胸悶、氣短、乏力,甚至焦慮等癥狀,一般認為與患者肺纖維化有一定關聯,這對后期肺功能的康復有更高要求,故而在新冠肺炎患者達到解除隔離或出院標準前后節點是介入導引功法的關鍵時期。研究發現少林內功[11]、易筋經[12]、八段錦[13]、六字訣[14]等均可提高呼吸肌肌力,改善肺功能。在康復期鍛煉導引功法,一方面改善肺通氣功能,增強免疫功能,使損傷毛細血管再生,修復肺泡壁彈性纖維;另一方面通過改善臨床癥狀、提高運動耐力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同時能降低交感神經的興奮性,促進和改善神經元存活,提高大腦皮層神經細胞的放松程度[15],從而緩解因“疫情”而產生的恐慌、抑郁情緒。因此,在“愈后防復”階段導引功法可發揮關鍵性作用。
相較于觀察期、預防期的練習,康復期介入導引功法的要求更高。此時功法更注重調理人體陰陽相互消長轉化,形神共治以達到增強體質、五臟安和、防止病情復發目的。此疫雖上襲肺,但其“寒濕”屬性致中焦受損,脾失運化,表現納差、便溏、惡心等相關胃腸道反應,而脾主四肢,運化失常致輸布不暢,故見四肢及周身乏力等。故而新冠肺炎愈后康復中鍛煉功法應提升肺氣以舒暢氣機、調和脾胃以令氣血生化有源、補腎填精以加強納氣之功為主要目的。如練習易筋經“韋馱獻杵勢”以平心靜氣、條暢氣機,少林內功“前推八匹馬”、八段錦“調理脾胃須單舉”以健脾和胃,以及八段錦“兩手攀足固腎腰”以補腎納氣。
以太極拳、八段錦為代表的導引功法在中醫藥文化走向世界的過程中一直承擔著重要角色。從馬王堆出土的《導引圖》到《諸病源候論》具體的導引養生法,再到明清時代的鼎盛推廣,經歷數千年的延續發展。帶著中醫藥文化標簽的導引功法理應積極加入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發揮傳統文化的現代意義。
首先,鍛煉導引功法以強壯筋骨、平衡陰陽、調養正氣而減少染病機會,在“未病先防”階段率先遇制疾病的發生發展。其次,面對當前疫情發展的急速不平衡,湖北省內多數城市疫情開始向農村蔓延,其醫療條件相對較差,這是防控疫情面對的重大難題。導引功法簡便易學的特點及其本身所具備的醫療作用,可在這場疫情防控攻堅戰中發揮及時的社會效果,有效減輕農村地區的醫療壓力。最后,疫情的迅猛導致目前醫療物資的緊缺,同時在未有特效藥的情況下,臨床一線醫生面臨巨大風險,此時導引功法應發揮“預防、保健、康復”的作用,在“既病防變、愈后防復”階段維護民眾健康,充分發揮中醫藥文化社會價值。
導引功法具備“簡、便、廉、效”特點,易學、易練、易推廣,且依從性強,以社區、家庭或機構為單位的推廣與普及必將成為趨勢。但導引功法練習時長、練習頻率及運動量(強度)暫無規范統一,在中醫特色“辨證”后如何“施術”,如何制定個性化功法處方,值得今后進一步完善研究。另外,就目前疫情而言,新冠肺炎患者愈后居家康復及居家隔離狀態人員居多,以社區、家庭為單位推廣導引功法最合時宜,確保持續性、高質量的康復療效,提高預后。
致謝:感謝浙江中醫藥大學第三臨床醫學院呂立江教授、上海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姚斐教授對本文給予的指導性意見!
[1] CHEN N S, ZHOU M, DONG X, et al. Epidemiological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99 cases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in Wuhan, China:a descriptive study[J]. Lancet,2020. DOI:10.1016/S0140-6736(20)30211-7.
[2] HUANG C L, WANG Y M, LI X W, et al. Clinical features of patients infected with 2019 novelcoronavirus in Wuhan, China[J/OL]. Lancet[2020-01-24].https://doi.org/10.1016/s0140- 6736(20)30183-5.
[3] 湖北省人民政府.抗擊新型肺炎:湖北省中醫院制定8個中醫藥防治協定方[EB/OL].(2020-01-26)[2020-02-01].http://www.hubei.gov. cn/zhuanti/2020/gzxxgzbd/qfqk/202001/t20200125_2014934.shtml.
[4] 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我市出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醫藥居家預防推薦方案[EB/OL].(2020-01-26)[2020-02-03].http://wjw. wuhan.gov.cn/front/web/showDetail/2020020109319.
[5] 趙曉丹.健身氣功?導引養生功十二法運動處方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干預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8.
[6] 姚冰珂.從養生學視角看傳統養生功法對塑造健康心理的作用[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6,24(4):132-133.
[7] 武漢市人民政府.武漢連夜開建“方艙醫院”收治輕癥患者[EB/OL].(2020-01-26)[2020-02-06].http://www.wh.gov.cn/2019_web/whyw/202002/t20200204_304389.html.
[8] 鄭榕,陳琴,黃銘涵.從“寒濕疫毒”辨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J/OL].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20-02-06].http://kns.cnki.net/ kcms/detail/11.3519.r.20200213.1105.002.html.
[9] 苗青,叢曉東,王冰,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中醫認識與思考[J/OL].中醫雜志[2020-02-0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
11.2166.R.20200205.1606.002.html.
[10] 王玉光,齊文升,馬家駒,等.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肺炎中醫臨床特征與辨證治療初探[J/OL].中醫雜志[2020-02-06].http:// kns.cnki.net/kcms/detail/11.2166.R.20200129.1258.002.html.
[11] 單一鳴,孫武權,曹治,等.少林內功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肺功能及運動耐力的影響[J].中醫藥導報,2019,25(2):98-100,108.
[12] 張敏,徐桂華,李峰,等.健身氣功易筋經促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康復[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2016,35(4):339-343.
[13] 石燕.八段錦健身氣功鍛煉對肺結核患者肺功能及并發癥的預防研究[J].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19,20(9):799-802.
[14] 鄧麗金,張文霞,陳錦秀.六字訣與全身呼吸操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影響的對比研究[J].康復學報,2018,28(3):57-61.
[15] 郭郁.圓式站樁功“調心”效應緩解抑郁狀態的生理及基因表達機制研究[D].北京:北京中醫藥大學,2019.
Effects of TCM Guidance Physical Exercise 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HAN Jie1,2, XU Xi1,2, ZHOU Jing3, YAO Fei4, LYU Lijiang5, ZHAO Yan1,2
Starting from prevention period, medical observation period, convalescence intervention guidance method of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NCP),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effects of TCM guidance physical exercise o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NCP, summarized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current promotion of TCM guidance physical exercise, and recommended that further research on TCM guidance physical exercise should be done so that it will not only contribute to the health of the entire population, but also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TCM in this outbreak of NCP.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guidance; TCM physical exercisee
R259.631
A
1005-5304(2020)08-0020-03
10.3969/j.issn.1005-5304.202002122
中醫康復服務能力規范化建設項目(2016年);中醫康復常用技術標準化及臨床應用轉化研究(2017ACA192)
趙焰,E-mail:42332229@qq.com
(2020-02-10)
(2020-02-20;編輯:梅智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