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軍 寧夏經緯云財務有限公司
中小房地產企作為經濟重要組成部分在市場競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互聯網、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所帶來的異常激烈的競爭已然成為市場新常態,決策的信息化轉變迫使中小房地產企業管理者必須從經驗決策轉向數據化決策。由于中小房地產企業的項目管理、供應鏈管理、客戶管理等與會計管理方面存在的相對獨立性進而導致業務與財務信息的相互分離,這種業財分離狀態進一步導致企業內部業務端與財務端在流程、信息、數據等多個層面又存在著清晰的邊界。實踐中通過運用管理會計業財融合理念是能有效解決企業‘業財分離’及‘條塊化管理’的理想途徑。近些年,管理界多探討的業財融合實踐與應用都是基于那些標準化、流程化、信息化程度較高的大型工業企業,少有關于中小房地產企業‘業財融合’的實踐與應用,鑒于此,本文擬探討中小房地產企業從‘業財分離’狀態向‘業財融合’狀態發展過程的實踐經驗應用方法。
傳統財務管理觀念因過度關注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本身的功能,造成財務系統被體現的過于專業而使業務端對財務管理參與感較低,加之財務人員往往“臉難看、門難進”的服務意識必然導致業務端與財務端之間形成天然壁壘。這種壁壘是造成企業業務端與財務端相互分離的主要原因,業務與財務的分離直接導致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為管理層提供的決策性信息存在很大差異。就具體而言業財差異存在于企業運營的方方面面,運用業財融合的方法和手段是有效解決業財差異較好的途徑之一。
實踐中常將企業業務活動與財務活動間的相互作用稱為業財融合,業財融合是基于業財分離相反的操作過程,能有效解決企業業務端部門與財務端部門之間的專業障礙、數據障礙、管理障礙等,對提高效率、數據共享、加強監督、提升數據反饋服務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業財融合是運用管理會計理論借助信息技術手段,破除企業內部業務端和財務端的邊界壁壘,使兩者在體系、溝通、效率、數據信息等各方面能夠基本融合的一種管理變革。
財政部2016年頒布的《管理會計應用指引》中明確提出:“業財融合是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前置條件”;實踐中大多學者認為業財融合是企業升級轉型的必要條件。將企業的財務活動主動融入到業務活動中,在對企業對管理、運營、決策等內容了解的前提下應用業財融合才能更大限度的提升企業價值水平。業財融合是基于基本趨同的價值目標在管理意識、制度流程、數據信息等不同層面的有效融合,積極推動ERP建設使業務端與財務端自動銜接實現信息間的緊密相連。這又需要在企業制度層面進行頂層設計消除業財差異,使業務信息驅動財務信息,業務信息擴展財務信息,有效提升決策信息的準確性和時效性。
因各種因素間的相互作用,迫使中小房地產企業不得不進行業財融合,具體包括:管理因素、技術發展因素、內部利益因素等,專業分工導致的業財分離狀態、管理空白、難于一體化是業財融合的真因或必然因素。中小房地產企業外部因供應鏈參與數量眾多、群體分散,內部因部門設置層級繁雜,項目部間、項目部與總部間的距離原因形成了管理上的條塊化現狀。業務部門在建立某項管理系統時僅考慮本部門業務范圍很少考慮與財務管理系統的融合,業財部門管理系統之間的壁壘造成了業務端與財務端在流程、信息、數據等方面的邊界。(如圖1所示)

圖1.業財分離下管理與數據的條塊化分布
業財分離最終影響到企業的決策質量,兩者融合能解決分離過程產生的問題。業財融合在更深層次會影響到內部組織、業務流程、數據信息等方面,涉及到企業管理的多個層面,不是一次治理行動能夠解決的,需要持續的管理分析與改革才能徹底解決。
中小房地產企業借助計算機技術通過建設ERP管理系統來實現業務端與財務端融合,過程可分為兩步來實施;第一步業財融合初步階段,由中小房地產企業以財務部門為核心,將財務部門的數據與業務部門的數據進行有效鏈接從而實現 “業財資稅一體化” 的初步融合;第二步業財融合深化階段,在第一步的基礎上,繼續以財務部門為核心,將各業務部門之間的數據進一步鏈接,實現所有數據從業務端發起經財務端審核最終到ERP系中沉淀的深化融合。(如圖2所示)

圖2.ERP管理系統中的數據信息融合步驟
中小房地產企業由于自身天然存在的業財差異,實施業財融合并不是一蹴而就能順利成功的,在實施業財融前需先完成以下內部改革。
首先,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融合變革理念;業財融合變革需要各部門、崗位、人員甚至整個供應鏈的參與,自上得不到資源支持而下沒有基層員工的諒解,變革首先就失去了基礎,因此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變革理念是業財融合成功與否的關鍵。其次,堅持以財務部門為核心的數據管理觀念;財務部門作為核算數據的管理者本身就沉淀了一個企業數量最多的數據信息,企業的主要活動是經營活動而經營活動又主要是以財務數據進行核算的,業財融合若不能建立以財務部門為核心的數據管理觀念最終在ERP系統中沉淀的數據都不能用會計語言進行表達,那么沉淀的數據都是無用的信息,業財融合始終都須貫徹以財務部門為核心的數據管理觀念。再次,打破部門之間的邊界壁壘重造企業管理制度與業務流程;傳統的管理制度、業務流程多是在各業務部門職能范圍內形成的,本就存在以部門為邊界的壁壘形成管理上條塊化現狀。業財融合就是要打破這種邊界的壁壘,上升到以企業為單位的管理制度與業務流程再造,打破壁壘重造制度與流程也是實施業財融合的技術基礎。最后,重造后的制度與流程必須保證能用計算機語言表達;說到底制度與流程是由人來制定用來管人的,人的思維方式本身與計算機任存在一定差異,業財融合必須要求重造后的制度與流程必須都能用計算機語言寫出來,實現由人管人到系統管人的變革。
中小房地產企業由于機構設置全面、項目管理復雜、人員管理分散等因素造就了企業業財分離的天然性,使管理目標趨于一致是業財融合的根本動因而企業自身的經濟能力、技術能力才是業財融合的驅動因素。業財融合實質上是通過企業內部組織參與融合業務端與財務端共同在企業同一管理目標前提下,對企業內部結構、制度流程、決策方式、數據信息的變革。業財融合本身是個循序漸進過程,小步快跑快速迭代才是深化業財融合的應用真諦。
深度的數據信息與制度流程融合是業財融合的主要發展方向,中小房地產企業通過業財融合能為自身經營管理活動積累一些優質的數據資產,深化業財融合是中小房地產企業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基礎。深度的信息融合與制度流程融合又需要注重企業自身內外部數據信息與制度流程沉淀儲存,這就要求業財融合過程中對數據信息有前瞻性的規劃對制度流程有前瞻性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