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韓敦鑫通訊作者)
(1.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960醫院泰安醫療區 內分泌科,山東 泰安;2.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970醫院 骨科,山東煙臺)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見的嚴重的并發癥,是因血糖增高引起下肢遠端血管病變所導致的足部潰瘍,感染性疾病[1]。如果患者未引起重視,發現和治療不及時,足部則易發生感染、潰瘍、深部組織壞死,長期不愈合,最終導致截肢。國際糖尿病中心(International Diabetes Center,IDC)提出通過積極管理和早期篩查,可以預防45%-85%的足潰瘍[2]。健康信念模式教育是上世紀50年代提出的,主要思想是人的行為可以被人的信念控制和改變,通過健康的行為干預達到促進健康的目的[3]。此教育模式已廣泛應用到西方國家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中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4]。而我國目前對此研究較少,相關研究報道顯示[5,6],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已應用于糖尿病管理、高血壓、乳腺癌患者的后期治療中。本研究以1年內在我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作為觀察對象,探討將健康信念模式教育應用于預防糖尿病足的臨床護理中,觀察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足部自我管理能力、糖尿病足的發生率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患者平均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齡40~65歲,病程1~10年。觀察組50例,男25例,女25例,年齡41~67歲,病程1~8年。所有患者均符合2010年美國糖尿病協會(ADA)和WHO(1990年)的診斷標準,所有患者意識清楚,語言表達清晰,初中以上文化水平且均知情同意,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n=50)
1.2.1 對照組
實施常規護理和健康教育,包括飲食、運動、藥物、血糖監測、糖尿病并發癥的預防、危害、臨床表現和出院指導等。
1.2.2 觀察組
在常規護理基礎之上,對患者進行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加強足部護理教育,預防糖尿病足發生,具體方法如下:
1.2.2.1 健康信念評估-患者信息采集
采集患者基本信息包括性別、年齡、職業、病程、文化水平、心理狀態、經濟條件、家庭支持和干預情況等。參考糖尿病患者自護行為量表(DSCS)[7]制定患者自我管理等評估量表,通過問卷的方式采集信息,對患者的生活習慣、認知態度和足部的自我管理能力進行評估,明確患者存在的健康問題,制定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計劃。
1.2.2.2 足部的篩查
專科護士對每位患者進行針對性足部的檢查:(1)足部外觀檢查:有無皮膚異常、畸形、胼胝、肌肉萎縮、趾甲異常等。(2)神經系統檢查:10g尼龍絲觸覺、溫度覺、震動覺、膝踝反射和感覺閾值測定等。(3)血管系統檢查:檢測足背、脛后動脈搏動有無異常,踝-臂指數測定等。參考英國足部篩查標準,通過患者足部周圍神經癥狀及體征進行評分[8]。根據檢查結果,告知每位患者存在的潛在高危因素和不良的行為習慣,使患者對自己病情能有清楚的認識。
1.2.2.3 健康信念模式教育的實施-足部知識的教育A采用講課的方式對患者進行足部知識教育,包括通過幻燈、圖片、多媒體、看圖說話、專家講座等方式講述糖尿病足的危害、進展過程和愈后,引起患者重視。B指導患者正確的生活習慣:向患者講解正確的足部護理知識:a每晚用<40度溫水泡腳5-10min[9]。b用淺色毛巾擦干腳和趾縫。c檢查腳上各個部位有無破潰、水泡或真菌感染等。d有皮膚感染或皸裂者涂藥膏或潤膚霜。e穿鞋時要檢查有無異物,選擇寬松、柔軟、舒適、厚底的鞋子,襪子要選擇淺色、吸汗的純棉襪子,襪口要寬松。f買鞋時要選擇在下午選鞋,新鞋要觀察有無磨腳的情況。g戒煙忌酒C向患者指導正確的自我管理技術訓練:自我飲食控制、運動計劃的制定、藥物的服用、血糖檢測及自我癥狀檢查等。D制定個體化教育計劃:如果患者或親友中有患病體驗,可以利用這些經歷來幫助患者,可以形成互幫小組,相互支持、相互督促、相互改正。E出院隨訪:出院后,要讓家屬積極參與和配合,通過電話隨訪、組建微信聯絡群一方面可以了解患者自護情況,解決患者現存的困難和問題,另一方面患者和患者直接可以相互交流,經驗分享。F院外管理:通過微信推送相關知識鏈接,舉辦專家講座,入戶隨訪對患者足部護理行為進行指導,必要時督促及時就診。
11月5日,濟寧市在曲阜召開了森林防火現場會議。會議通報了全市森林防火工作開展和國有林場森林防火視頻監控系統更新改造建設情況,觀摩了曲阜市視頻監控中心森林防火熱成像監測和自動報警功能實景演練等,以及國有尼山林場、石門山林場森林防火視頻監控熱成像系統建設現場。市森林公安局局長李劍通報了近期全市森林防火工作開展情況。
記錄兩組患者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通過自制的足部護理行為能力評價表對患者的足部自我管理能力治療前后進行評估,包括: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態度、每日按時足部檢查、足部癥狀改善情況、足部異常及時就診,每項10分,分值越高,管理能力越好。同時根據糖尿病足分級方法(Wagner分級)評價足部發生率并比較。
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進行
采用SPSS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統計學分析,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前兩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無統計學差異(P>0.05),健康信念模式教育6個月后均有所下降,但觀察組下降更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比較(±s)
?
觀察組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態度、每日按時足部檢查、足部癥狀改善情況、足部異常及時就診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足部自我管理能力比較(n=50)
觀察組患者糖尿病足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糖尿病是一個累及多臟器、多系統的復雜的慢性疾病,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見的嚴重的并發癥。在我國,糖尿病足患病率占糖尿病并發癥的15%-20%[10]。據報道,15%的糖尿病患者會合并糖尿病足,其中11%-24%患者最終會截肢[11]。因此,在糖尿病患者中,進行糖尿病足部的健康教育遠比治療更重要。
健康信念模式教育是社會心理學家Hochbaum、 Rosenstock和Kegels在1952年提出的一種預測和解釋健康行為的理論,它指出人的信念可以改變人的行為[12,13]。通過對患者使用健康信念模式指導其足部健康教育,增強了患者戰勝糖尿病的信心,糾正了患者錯誤的生活方式和態度,及早發現自身存在的高危因素,及早得到治療,樹立了正確的健康理念和方式,依從性大大提高。本研究中,糖尿病患者的有針對性的6個月的健康信念模式教育,提高了足部自我管理能力,降低了糖尿病足的發生,血糖控制也有顯著提高,說明健康信念模式教育能預防糖尿病足的發生,改善糖尿病患者足部癥狀,改變患者的生活方式,從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上推行。

表4 兩組患者糖尿病足發生率比較
[3] 彭忠菊,石艷.健康信念模式對2型糖尿病人自我行為干預中的應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4,34(12):43.
[4] Tavafian SS,HasaniL,A gham olaei T.Prediction of breast selfexam ination in a sample of Iranian women:an application of the Heath Belief Model[J].BMC women’s Health,2009,9(1):37-38.
[5] 梁睿瑞,周敏.健康信念模式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效果[J].現代醫藥衛生,2015,31(8):1229-1230.
[6] 張春玲,陳曉君,姚榮麗.健康信念模式進行健康教育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現代養生,2015,10(1):251.
[7] 鐘偉榮,曾任英,王月娥.看圖說話教育模式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響[J].實用糖尿病雜志,2011,7(3):18-19.
[8] 錢立榮.糖尿病臨床指南[M].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2000:186.
[9] 繆蘇.健康信念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足部自我管理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4,27(20):1913-1915.
[10] 張鯤鵬,段艷芹.健康信念模式在老年高危糖尿病足病人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護理研究,2016,30(1):85-87.
[11] 張妲,關小宏.糖尿病足截肢治療研究進展[J].人民軍醫,2011,54(11):1005-1007.
[12] 叢媛,李亞蘭,呂慧梅,等.優質護理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對糖尿病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2,12(1):134-135.
[13] 張愛新.健康信念模式與糖尿病患者健康行為的相關性分析[J].醫學臨床研究,2013,30(1):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