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娜
(山西長治醫學院附屬和平醫院,山西 長治)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一種新近被發現,主要經飛沫傳播及接觸傳播的呼吸道傳染病,其致病原為 SARS-CoV-2,傳染源主要為新冠肺炎患者[1]。2020 年 1 月 20 日,國家衛健委公告,將新冠肺炎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并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2]。自2019 年 12 月,湖北省陸續發現新冠肺炎病例以來,我院便承擔救治及委派醫療隊支援的任務。截止2月14日,我院派出兩批共計36名醫護人員前往武漢馳援,充分發揮了醫者仁心的精神。筆者有幸作為首批醫療隊的副隊長,于2 月 2日奔赴武漢,對此次抗疫支援工作有一些體會,分享如下,希望在進一步的疫情抗擊中有所幫助。
和平護理團隊是國家援鄂重癥醫療隊山西隊的重要組成部分,醫療隊來自6支省級三甲醫院,護理人員來自不同的危重癥專業,我們援助的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新冠肺炎危重癥病區,任務是護理新冠肺炎危重癥患者。
收治新冠肺炎重癥患者共計104人,危重癥22人,男性78人,女性26人,年齡27-80歲,47人合并有其它基礎疾患,有15人出現多器官功能受損。病區為無陪護病區,實施一級護理,通過構建專業化高素質護理團隊及動態管理實施新冠肺炎重癥患者護理質量控制,基于制度、目標任務和層級進行護理團隊建構和管理。
護理管理新冠肺炎重癥患者100人符合出院標準。護理零差錯,零事故;患者零死亡、醫護零感染。收到患者感謝信十余封,口頭表揚不計其數,患者滿意度高。獲得支援醫院護理部的肯定。
做好新冠肺炎重癥病區護理團隊建構和管理有助于提高護理質量,降低護理差錯,提升患者滿意度和社會美譽度。
團隊強調的是協同工作,所以工作氣氛很重要,它直接影響團隊的合作能力。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無敵的團隊。作為團隊的一員應該主動尋找團隊成員的優點和積極品質,如果團隊的每位成員,都去尋找其它成員的積極品質,那么團隊的協作就會變得很順暢,工作效率就會提高。團隊合作指的是一群有能力、有信念的人在特定的團隊中,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相互支持合作奮斗的過程。它可以調動團隊成員的所有資源和才智,并驅除所有不和諧和不公正現象,同時給予那些誠心、大公無私的奉獻者適當匯報。成員配合默契,共同決策和與他人協商;決策之前聽取相關意見,把手頭的任務和別人的意見聯系起來;在變化的環境中擔任各種角色; 經常評估團隊的有效性和本人在團隊中的長處和短處。
已證實新型冠狀病毒可以人傳染人。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是主要傳播途徑;在相對封閉環境中長時間暴露于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注意糞便及尿對環境污染造成氣溶膠或接觸傳播[3]。樹立防護意識至關重要,在落實標準預防的基礎上,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組織隊員學習衛健委發布《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科學預防;觀看教學視頻,專人示教,人人考核,人人過關。
所有防護用品的使用須按照國家相關標準執行。防護用品被患者血液、體液、其他分泌物污染,或發生衣服劃破、手套破損,面屏掉落等意外,需立即按流程重新更換。
武漢作為疫情重地,物資相對短缺,為保證后續醫療隊及時開展工作,將必備物資列出清單,方便規整。
根據標準預防要求、駐地管理辦法、防護用品使用最佳時間,將醫用物資列單如表1,是按照一天用量。包括上班途中、值班期間、駐地消殺全部匯總在內。
生活物資清單如表2(按照一個月)。
雖然防護到位,但還是有感染風險,所以按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治療要求準備相應的藥品,包括抗病毒藥品、抗菌藥品等,另外備上普通感冒藥、護腸胃藥、助睡眠藥、創可貼等。見表3。
對所有物資做好使用記錄,及時補給,便后續醫療隊繼續使用,避免浪費。
武漢疫情最重,為滿足與日俱增的患者數量,新建了火神山等醫院,這些醫院醫護技勤等全部由新建人員組成,為全支援式管理。
半支援式模式也叫聯合模式,這種多使用于改建醫院。醫院前身為普通綜合醫院,疫情發生后指定為定點收治醫院。我批醫療支援的單位是華中醫科大學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同濟人員負責后勤、對外聯絡等工作。這種模式有利于同行間交流學習,幫助醫療隊更快適應環境,避免不必要時間消耗,爭分奪秒救治患者。

表1 支援醫療隊醫療物資準備清單

表2 支援醫療隊生活物資清單

表3 醫療隊常用藥品清單
9.1.1 合理排班
醫療隊護士來自省級6家醫院共計101人,總領隊1名,分10個小組,設組長1名。組長根據患者情況、工作強度、隊員身體進行排班。鑒于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病屬性及國家建議的防護方案[5],排班應遵循完成護理工作任務的最少人數,建議每班4小時。
9.1.2 細化職責
根據治療流程制定各班職責,由各組長監督完成,每晚定時視頻會議,匯報當日工作情況。
9.1.3 護理查房
每天9-13點班是查房時間,由查房醫生與護理組長共同完成,了解患者病情變化、用藥效果等內容,及時反饋,形成質量改進閉環管理。
9.1.4 交接記錄
經護理組長多次討論,制定了交接班記錄本、工作量統計本、患者外出檢查登記本等,便于工作交接和責任到人。
9.2.1 參與管理
鼓勵護士積極參與,對團隊護理成員進行授權賦能和團隊建設,是應對壓力型環境的必要過程[6]。護理管理者在其中承擔起協調者的身份[7],對參與管理的人員給予適當指導,并及時肯定和表揚,提高大家工作積極性。
9.2.2 火線入黨
醫療隊成立臨時黨支部,根據黨員推選和個人意愿,發展火線入黨人員,增加隊員榮譽感。
9.3.1 患者心理
支援單位為新冠肺炎重癥病區,患者年齡大、病情重、自理能力差,多方面因素導致焦慮、恐懼、抑郁,也加大了護理難度。隊員們主動找患者談心、協助聯系家屬、遠程連線心理專家,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患者的不良情緒,積極配合救治。
9.3.2 護士心理
醫療隊工作強度大,風險高,護理對象又為重癥患者,防護服帶來的憋悶不適,都給隊員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通過每天在群里關心慰問、聯線心理醫生、媒體報道正能量、賦能授權等措施,提高大家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勇氣和信心。
疫情就是集結號,醫護人員義無反顧。規范的防控培訓、充分的物資準備、科學的管理體系、積極的心理疏導,相信一定可以早日打贏這場戰疫,同時避免醫護感染,救治患者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