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展,覃宇銘,李東杏,譚霞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耳鼻咽喉科頭頸外科,廣西 南寧)
思維導圖是由一個關鍵詞或中心主題作為主干向周圍發散多個分支,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將繁雜的知識點串起來,突出重點,使知識層次清晰,幫助記憶理解[1]。已在護士培訓和教育應用中取得良好效果[2]。并在臨床教學中廣泛運用,在我科的臨床帶教實踐中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7月至2019年4月在耳鼻咽喉科頭頸外科實習的本科護理學生70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生8人,女生62人,年齡在20-22歲,平均年齡21.5歲。按入科時間先后,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2018年7月-2018年11月實習的35人為對照組,2018年12月-2019年4月實習的35人為實驗組。所有學生實習期均為3周,兩組學生年齡、性別、學歷等一般情況沒有顯著差異。
1.2.1 對照組
采用傳統臨床帶教方法,即學生入科后,由總帶教引導,熟悉科室壞境,熟悉科室老師,口頭講解科室相關病種,再分給各組帶教老師“一對一”帶教,一周后由總帶教進行PPT理論授課。授課完再分由各組老師“一對一”帶教,出科前一天進行出科考核,包括理論和操作考試,并完成一份對臨床帶教的滿意度調查卷。滿意度調查分為:滿意、較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4個等級,采用無記名方式。
1.2.2 實驗組
采用思維導圖教學法。(1)學生入科后,由總帶教引導,熟悉科室環境,熟悉科室老師。(2)由總帶教進行PPT理論授課,包括思維導圖的理論知識培訓,如思維導圖的概念,起源,意義和方法。病種的相關理論知識,包括病因,癥狀,并發癥,治療方案,常規護理等。(3)根據本科室疾病情況,選取典型的疾病,包括慢性鼻竇炎,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喉癌,讓學生2人一組自由發揮,手動繪制思維導圖。思維導圖繪制不分好壞,只要求內容包括:顏色鮮艷,調理清晰,有疾病名稱、病因、癥狀、并發癥、治療方法、常規護理,能用簡易形狀畫出相互之間的聯系,便于記憶。(4)思維導圖設計完成后,在總帶教的指導下,學生相互之間評比,并提出更好建議,最后進一步完善思維導圖。(5)把思維導圖發給學生,并讓學生跟回各自教老師,并在臨床實踐中參照學生制作思維導圖進行教學。如帶學生去到患者身邊,由學生自己詢問患者病情,并根據收集資料查詢醫生給患者制定的治療方案,并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給出針對性護理或健康教育。(6)出科前一天進行出科考核,包括理論和操作考試。完成一份對臨床帶教的滿意度調查卷。滿意度調查分為:滿意、較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4個等級,采用無記名方式。
出科前一天由總帶教對學生進行考核,包括理論考試占50%,場景實踐操作50%,并讓學生完成滿意度調查卷。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9.0軟件,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分別應立樣本t檢驗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學生理論成績、操作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表2 兩組護生對帶教老師及教學方法滿意度的比較n=41 例(%)

表1 兩組學生考核成績比較
實驗組學生對帶教老師及教學方法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χ2=4.266,P<0.05),如表2。
1)在學生教育方面的效果:思維導圖突破了傳統的思維教學模式的枯燥,將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接受學習方式轉為主動參與,自由發揮,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結果顯示,在耳鼻喉科臨床護理帶教中,思維導圖的教學方法,效果明顯優于傳統教學方法。學生在掌握耳鼻喉科疾病的理論知識,操作技能成績均有大幅度提高。有研究表明,思維導圖教學方法可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教學質量[3]。從考試結果顯示,思維導圖能讓學生更快捷的記憶及掌握所學內容,而且記憶時間更持久。使學生能有效地獲得和儲存信息,從而提高學習效率[4]。
2)對提高帶教的滿意度:思維導圖也提高了學生對帶教老師及教學方法的滿意度,這跟調動學生主動積極參與,自由發揮,學生自覺跟老師是平等的心理有關。再者思維導圖教學,破除了舊的“填鴨式”,“灌輸式”教育有關。思維導圖利用關鍵詞、圖畫、曲線、顏色,將臨床護理知識變成彩色的,高度組織性的圖形,使學習內容層次清晰、概括性強,還具有連續性和聯想性等特點,快速有效地指導學生理解進行臨床護理實踐[5]。讓學生更感興趣,更愿意學習。此外,教學中能讓學生和學生、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有討論和交流學習機會,能很好的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團結合作精神以及評判性思維能力,促使教師與學生之間形成了一種平等交流的相互學習的新型師生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