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姍珊

摘要:在中國紋樣發(fā)展史中,兔紋形象作為傳統吉祥紋樣之一,有著豐富的人文內涵和獨特的文化寓意,傳遞著人們美好的祝愿,一直以來被廣泛運用在不同設計領域。本文通過闡述兔紋形象的起源與寓意,探討兔紋形象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以期為當代傳統紋樣的應用提供一些思路和參考。
關鍵詞:兔紋形象;現代設計;應用
中圖分類號:J5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20)07-0136-02
1傳統兔紋形象概述
1.1兔紋形象的起源
兔紋形象,顧名思義,是以兔為原型創(chuàng)作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兔是最早與人們有所接觸的動物之一,在北京周口店遺址中就發(fā)現有兔骨化石,在殷墟甲骨文中也存在多種不同形象化的獨體字“兔”。兔紋形象可以追溯到原始時期的彩陶,在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的商代兔形玉雕,以及出土于山西省曲沃縣北趙村晉侯墓西周時期的兔尊。說明兔很早便作為圖騰或文化象征,進入人們的生活及視野。兔紋形象的起源與中國傳統的思維方式“觀物取象”有關,所謂“觀物”,即俯仰觀照的視覺感受方式,觀天察地;所取之象,是“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之象,即經過思維的抽象概括之后,形成的不同于原有物象的形象。兔紋形象便是這樣的一個例子,人們觀察兔的形象,然后經過抽象概括,形成不同的兔紋形象。
1.2兔紋形象的寓意
民間流傳著許多關于兔的傳說和俗語,兔紋形象的寓意與這些傳說息息相關。兔是草食性哺乳動物,雖處于食物鏈的底端,但它們十分聰明,遇到危險能迅速反應。我們常說的“跑得比兔子還快”用來形容人逃跑的速度快。一些諺語,如“狡兔三窟”和“兔子不吃窩邊草”,也表明兔子是有智慧的動物。兔在中國民間還被認為是祥瑞的動物。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各個朝代的人都以不同的方式表達他們對兔子的喜愛之情。總的來說,兔紋形象與大多數吉祥紋樣所表達的含義有相通之處,離不開人們對吉祥如意、長壽多福的需求和愿望。從表面上看,兔紋形象僅僅是藝術生產活動中的一個創(chuàng)作元素,但是兔紋形象所暗合的豐富文化內涵與社會功能,是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生活與社會活動的反映。
2傳統兔紋形象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意義
2.1實現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
傳統兔紋形象隨著時代文化、審美意識的發(fā)展,經過了歷史的沉淀,從形式到內涵都在不斷豐富和變化,在現代設計的應用中體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對傳統文化的創(chuàng)新傳承,是現代設計的趨勢,也是傳統紋樣更新換代的根源。在現代設計中,對傳統兔紋形象的應用,可以對兔紋形象取其“形”,延其“意”,傳其“神”,將傳統兔紋形象符號應用到現代設計中,以設計產品為載體,傳承其文化價值和內涵,也為現代設計注入活力。這是一種設計手段,也是一種對傳統藝術文化的傳承和創(chuàng)新的方式。
2.2豐富現代設計語言
在現代社會生活中,人們依然存在著借助各種紋樣來表達內心的情感需求,尤其是對吉祥與幸福的追求。傳統吉祥紋樣扎根于人民大眾的精神生活之中,有著豐富的人文內涵和獨特的文化寓意。傳統兔紋形象作為一種吉祥紋樣,成為當代設計師進行視覺創(chuàng)作的設計元素之一。一方面與現代文化產生碰撞與融合,為現代設計提供靈感來源,豐富現代設計中的設計元素;另一方面兔紋形象的內在象征意義使得紋樣被大眾認可并廣為流傳,在設計思維、設計方法等方面給予現代設計師啟示,也豐富了現代設計語言。
2.3增加產品的文化底蘊與審美價值
隨著社會發(fā)展,人們對于產品的需求不再局限于最簡單的基本功能,而是更多的關注產品給人帶來的審美價值與情感體驗。傳統兔紋形象這一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紋樣,完整地保留和再現了傳統文化的審美價值與藝術特色,受眾廣泛,時至今日在包裝、產品、動畫等設計中均有所應用。將現代設計與傳統兔紋形象相結合,能夠在傳承傳統文化審美價值的同時,對傳統兔紋形象進行推廣。既能對現代設計起到借鑒的作用,也能夠增強現代設計作品中的文化底蘊與審美價值。在設計理念中凸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使其呈現出中華文化獨特的魅力,從這一點來說值得我們給予充分的重視。
3傳統兔紋形象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分析
3.1兔紋形象在現代食品包裝設計中的應用
兔紋形象常出現于現代食品包裝設計中。中國傳統紋樣在應用于現代包裝設計時,不應是簡單生硬的套用,而是要在注重視覺美感的同時,更注重對紋樣背后精神的理解和提煉,結合現代的表現手法進行合理的創(chuàng)新。例如新包裝的大白兔奶糖,改變了使用多年的卡通兔造型,用白描的藝術手法在鐵盒上描繪出中國傳統兔紋形象“月兔”的輪廓,使得傳統免紋形象樣與現代審美相結合,簡潔的圖形設計傳達出鮮明的主題,突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特征(如圖1)。高質量的包裝既能滿足消費者的心理需求,也符合現代消費者的審美觀。怎樣將中國傳統文化合理應用在當代包裝藝術中,怎樣傳遞出紋樣背后深刻的文化內涵,并將紋樣轉化為一種新的視覺形式,是當代設計師應該思考的一個問題。
3.2兔紋形象在文化創(chuàng)意產品設計中的應用
文化創(chuàng)意產品是設計者將傳統元素和原生藝術品進行有機結合,創(chuàng)新設計出一種符合現代審美觀念的產品。民間藝術家胡鵬飛對傳統兔紋形象進行改造,從而創(chuàng)作出符合現代人審美需求的兔爺產品。明清時期的北京流行一種“兔爺”的泥塑,傳說中兔爺能給人們帶來平安和吉祥,但當時兔爺是泥土材質制作的,不易保存。胡鵬飛改進了兔爺的傳統工藝,借鑒卡通元素革新傳統兔爺的造型,牢牢把握住現代人們的審美傾向(如圖2),成功開發(fā)了一系列文化創(chuàng)意產品,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設計師在運用中國傳統元素進行文化創(chuàng)意產品設計時,要了解傳統元素背后的文化內涵,結合現代的審美觀念,在保留其經典形象的基礎上,結合現代手法加以提煉與再創(chuàng)造,使傳統文化融入文化創(chuàng)意產品中。
3.3兔紋形象在動漫形象設計中的應用
動漫中角色的形象設計是動畫創(chuàng)作中的重要部分,兔子性格乖巧,外形可愛,也被常常應用于現代動漫形象創(chuàng)作當中。例如,在青少年中產生強烈影響力的愛國題材動漫作品《那年那兔那些事兒》,作者設計出憨態(tài)可掬的“中華兔”形象,這一形象親切可愛,符合當代青少年的審美需求。源自這部動漫作品的網絡流行語“此生無悔入華夏,來世還生中華家”“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也說明青少年被其中的愛國主義精神影響,深受感動和教育。可以說這部動漫作品的成功離不開其中的“中華兔”動漫形象設計,使動漫作品脫離了傳統政治教育的疏離感,用輕松活潑的敘事方式吸引受眾,也為當今愛國主義教育的傳播方式提供了新思路。
4結語
兔紋形象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圖像符號經過幾千年的發(fā)展,廣泛應用于藝術設計的各個領域,在不同的社會歷史時期呈現出不同的特征,具有很強的文化寓意和藝術生命力,也對現代設計有著深遠的影響。在繼承和發(fā)揚傳統紋樣時,我們首先要梳理傳統紋樣的發(fā)展脈絡,了解傳統紋樣背后的文化寓意;其次,還要在傳統基礎上創(chuàng)新,結合現代人的精神價值取向,更好的將傳統文化轉化為現代視覺語言,使傳統元素在不斷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滿足大眾的個性需求,真正做到因時而變。當下我們進行藝術設計與創(chuàng)作時,完全可以從本土文化中汲取靈感,對傳統圖案進行創(chuàng)新,使它們重新綻放出新的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