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F2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20)05-154-02
摘 要 近幾年企業間與日俱增的競爭轉型為人才間的競爭,而現如今緊缺的管理實踐型人才及為搶手。企業通過對內部員工進行培養提升,從而促使企業人才濟濟得以迅速成長。本文從管理實踐人才的概念特點及管理實踐人才培養體系的研究內容為基礎,總結得出管理實踐人才培養體系的課程建立步驟。這樣可以更好的完善企業的人才培養體系的建立,促進企業的發展一日千里。
關鍵詞 管理實踐人才培養體系 課程建立 企業人才培養
近年來隨著企業的迅猛發展,人才也逐漸成為了企業內部競爭的重要核心和關鍵要素。不少大型企業把公司內人才的定位和來源。首先準確地定位在人才引進上,其次才是內部的培養。事實上,成功大型企業的管理人才一般都實際上是由大型企業自己引進和培養的,培養人才也已經成為了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和制勝的重要關鍵。因此,有一個完善的培育教育體系顯得格外重要。
一、管理實踐型人才
(一)概念
管理實踐型的人才他們是一種具有廣博的知識和豐富社會管理實踐經驗的優秀人才,是深刻地了解一個人的心理生理行為規律及其心理和人際關系的優秀人才,是一種具有很強的組織能力和交際溝通能力的優秀人才,他們不但能夠了解為什么要這樣做,而且同時還能準確把握行為的變換,改換為一切積極性去完成為什么做的目標。
(二)特點
1.團結精神。愿與他人一起工作,對員工不是壓力服氣、而是讓員工心服。
2.決策才能。依據現實而非依據主觀想象進行決斷,具有深謀遠慮的能力。
3.組織能力。能發揮手下的才能,善長組織人、物、財。
4.懂得授權。能大權在握,小權分散;能抓住重要的事,而把微小的事分給手下。
5.敢于負責。對上司、屬下、產品用戶及整個社會抱有高度負責的心態。
6.懂得應變。權宜通曉,機動靈活,不 因循沿襲,不陳陳相因。
7.敢于創新。對周圍一切物體新的變化有靈敏的感受能力。
8.敢擔危機。對企業正在發展出現的危機敢于承擔,有創造企業新天地的信心。
9.尊敬他人。重視聽取他人意見,不果斷猖狂。
10.品德超人。在職員面前和工作上品德品行都要超于他人。
二、管理實踐人才培養體系
(一)概念
該體系是指在一定的現代教育思想管理理論指導下結合實踐,按照特定的培養方向和人才標準以相對穩定的教學計劃和課程體系,管理規定和評測方法,實施理論與實踐相融合的一個綜合過程。
公式:體系=目標+過程研究+實踐檢驗+成果轉化+培訓考核
(二)原則
1.人才優先原則
2.協調推進原則
3.整體發展原則
4.素質教育原則
(三)現狀
在管理實踐型人才緊缺的情況下,大量企業無論是從企業外部或者內部都在培養管理實踐型人才,但由于不同企業培養目標不同,因此大致的培養體系發展現狀可簡單概括為雖已走上正軌,但不完善,沒有做到實踐和理論的有效結合,有的企業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教授,而忘記了運用于實踐,只有一個軀殼,達不到企業所需人才的標準。相反,有的企業太注重于實踐,沒有理論的基礎,實踐往往就會變得非常坎坷,同時也滿足不了企業的需求。因此,由發展現狀就可以看出一個好的培養體系所需要的內涵是全方面的,不能單一而論,否則只會適得其反,徒勞無為。
三、課程建立的意義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人才已成為企業的主要競爭資源,成為體現一個企業是否能合理發展、創新發展的的重要指向。如何建設人才培育體系,發揮人才資源的優化配置,實現企業有才可用,人才盡用的互贏局面,成為要面對的重大課題。管理實踐型人才是如今社會缺少的類型,管理實踐性是在理論的基礎上更注重實踐方面得到的成果。一個企業的發展需要不同層面的不同標準的能力型人才,為了企業資源更有效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則需要大量管理實踐人才的加入。但人才的來源不只是招聘而是培養企業內已有經驗的員工,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個培養體系可以更有效地得到更多管理實踐型人才。
四、管理實踐人才培養體系課程的建立
(一)原則
1.知識結合實地實習、學以實用的原則。職員培訓練要特定性和相對性,以工作的現實需要為源頭,與工作崗位的特點相聯系,與訓練職員的年齡、知識水平緊密結合。
2.集體培訓與重點提高的原則。有步驟的對在崗的各級各類人員進行培訓,提高集體的素質水平。同時,應重點培訓一批技術中心、管理中心,特別是中高層管理人員。
3.根據不同職員的不同進行特定教學的原則。針對每個人員的能力水平、職位和個人發展想法等開展相關工作,培訓形式要切合個人的工作習慣和接受能力。
4.講究效果和質量的原則。效果和質量是職員培養成功與否的關鍵,為此必須制定周全的培訓策劃和采用先進科學的培訓手段。
5.激發和鼓勵的原則。將職員培訓與職員任事、升職、獎勵懲罰、工資福利等結合起來,讓職員受到某種程度的鼓勵,同時上司應當多關心受訓人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方面。
(二)方法及步驟
首先進行培訓需要分析,即調研企業各部門需要培訓的內容,主要從組織、人員和工作職責三個方面進行分析,進行實地考察。企業的培訓要求源自于兩個方向,一是企業生產經營和發展的要求,二是員工素質提高的要求。企業和員工之間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
其次,在明確了培訓需求以后,就可以確定培訓的目標和計劃,制定企業的培訓方案和相關估算。培訓方案的制定則可以使培訓目標成為現實。培訓方案主要包括培訓項目名稱、意義、目標、對象、日期、場所、形式、流程、授課老師和課程內容等。
第三,根據培訓需求和培訓方案確定具體實施步驟,課題內容及所需配備的輔助材料,包括培訓制度、培訓材料格式、評分標準、培訓機制組成和培訓計劃等,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具體課程選擇主要來自兩大部分,一個是企業自身中,一個是企業外部,外部的主要來自高校、研究部門、咨詢培訓企業等,應綜合地進行評估選擇。
第四,培訓實施,包括理論授課、課題研討、編制方案和實踐驗證等;學員通過培訓,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應用,通過實地考察和論證,解決生產經營和項目建設中各種實際問題,轉化為培訓成果后推廣應用。
第五,培訓結果轉化與評估――培訓結果轉變方式、過程追蹤測試和成果評測等。培訓進行評估是必須的,它可以達到衡量培訓管理標準、評估學員參加程度、評估培訓結果等目的,而且有利于開展改進培訓管理質量、設立培訓教案、培訓需求鑒別等方面工作。
培訓評測一般分為四個方面,學生反應――課程滿意度;學員收獲――課程吸收程度;學員應用――實際實踐成效;成果與影響――對個人與組織的成果。
五、結語
綜上所述,人才競爭一直以來都是比較熱門的話題,總的來說企業的競爭無非就是人才的競爭。但大多企業都注重于引進人才而忘了內部人才的培養。因此,人才培養體系顯得格外重要。管理實踐性人才的培養也越來越受到關注,管理實踐人才培養體系課程的建立簡單來說共有五個方面,分別為從最開始的WHY─為什么建立課程,WHO─為誰建立課程,WHAT─開設建立什么課程,HOW─怎樣去開設課程,END─課程的評估結果。分別將五個步驟一一完成,則會有更完善健全的人才培育體系課程,則會培育更多更有經驗的人才為企業做貢獻,從而使企業得以快速健康發展,實現企業與員工共成長。
【作者簡介:趙穎(1986-3-1)女,本科,高級經濟師,研究方向:企業培訓.】
參考文獻:
[1]馬赫,王俊.全鏈條式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培育體系的構建與探索[J].中國市場,2020(8):178-179.
[2]朱昌顏,高丕儉.構建“四位一體”機制人才培育體系[J].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18(9):82-83.
[3]龔穩,黃宇,王夢奇.全鏈條式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培育體系的構建與探索[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18,35(5):49-51+58.
[4]孔鵬皓,章寧.高技能人才培養視域下的學校部門協作機制探討——以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為例[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19(11).
[5]尤天生.以“職業崗位行動”為導向的制冷專業高技能人才培養研究——以廣西電子高級技工學校為例[J].課程教育研究,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