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平

當前,社會處于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以往的學生管理模式已經無法對學生起到高效便捷的管理作用。而互聯網憑借自身獨有的特色,已經快速的融入到了大眾的日常生活中,那么,如何將互聯網的優勢,更好的實踐到高職院校學生的管理模式中去,成為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者疑慮的首要因素。
現如今,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我國教育事業蒸蒸日上,中國的經濟水平也因此進入了一個新階段。然而,一整套尚未完善的教育體制,連同具有局限性的管理體系,增加了高職院校管理任務的艱巨性。尤其是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之下,學校的管理模式不進行創新和改革,就不能夠滿足學生們的個性化需求,時代的進步促進了高職院校管理模式的改革和發展,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人才。
一、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給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模式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一)面臨的機遇
如今,網絡信息技術高速發展,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生活、娛樂和社交等各個方面都離不開互聯網。學生既可以利用互聯網了解時訊,拓寬眼界,同時,還可以在閑暇之余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與文化生活;教師也可以采用云端授課的方式進行師生之間的互動,能夠及時地反饋教學信息,并且接收學生的學習狀況,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學校則可以通過完善基礎設施,建立數字化,信息化的系統,并將其運用到學生管理中,從而增強管理的實踐性。
正所謂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全方面的改變著人們的日常生活,高職院校是傳授知識的地方,只有擁有前沿的信息才能夠對學生和學生們的生活帶來更重要的影響。在“互聯網+”的背景下,高職院校的管理必須與互聯網技術進行充分的結合,加強互聯網技術的投入,為學生和教師提供更多的溝通平臺,生和教師們能夠通過微信、qq等軟件進行溝通,提高學習的效率和水平。學校開展教師培訓活動,對學生們的日常管理和教學模式都不能夠依靠傳統的管理模式來完成,“互聯網+”與高職院校管理進行相互結合,促進了高職院校管理的改革和創新,為高職院校的管理進行了優化和升級。高職院校管理對于學校內外而言都需要配備與互聯網相關的設備和技術,招納專業的管理人才對設備進行使用,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質量,滿足學生和教師們的具體需求。在互聯網與移動終端的相互結合背景之下,提高管理的水平和質量。
因此,在互聯網對高職院校管理影響如此之大的“互聯網+”背景下,院校應當管理抓住機遇進行變革。
(二)面臨的挑戰
在“互聯網+”背景模式之下,高職院校的管理模式如何才能夠有效的創新和改革,在具體創新和改革過程當中會面臨許多的問題和挑戰。首先,在變革的過程當中,如何才能夠符合高職院校自身發展的需求,這對每一個院校來說都是重大挑戰。“互聯網+”的火熱程度很容易讓院校的管理工作人員形成盲目跟風的變革行為,但是高效管理的獨特性要求管理者在變革過程當中切記盲目跟風,要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同時,“互聯網+”并非一個領域,也不是一個地區的時代背景,高職院校不應當閉目塞聽,而應當根據時代的發展潮流進行相互結合,根據自身的需求進行調整。其次,高職院校的管理工作人員如何才能夠在系統性管理模式之下進行創新和改革,避免片面性的感覺方式為高職院校的發展帶來更多的挑戰。高職院校的管理是一種系統性的行為變革的過程,應當根據管理模式的具體分布狀況進行協調,知識局部性的改革不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最后,高職院校管理變革如何才能夠有效的開展,并不只是停留在理論層次方面,互聯網更新發展速度比較快,變革要具有時效性,促進高職院校的長遠性發展。因為高職院校的管理不滿足時代的發展潮流,就很難通過變革的形式高于其他高職院校的管理。
我們在看到互聯網優勢的同時,一些良莠不齊,諸如反動、色情、迷信、暴力等此類不健康的信息也會隨之而來。這不僅腐蝕學生的心靈,還會損害他們的思維,更甚者,還會出現一些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聊天、觀影等無法自拔的消極現象。這嚴重影響了高職院校學生的正常學習和日常生活。因此,在互聯網時代的背景下,飛速發展的網絡世界,也給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帶來了嚴峻性的挑戰。
二、“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高職學生管理模式的轉變
(一)管理系統上的新特色
高職院校對學生自身的技能水平有一定的要求,而且培訓他們的實踐操作要比理論基礎知識重要的多。與此同時,高職院校學生的能力素養,在進入大學之前就已經有了初步的構建。這對在進入職業院校后的學習是極其重要的。學生在進入高職院校之后,實踐動手操作的能力和理論基礎知識的領悟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基礎,并不需要高職院校的老師在這個過程花費過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需要注意高職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在學習過程中的掌握情況,這對學生在未來的就業方面有一定幫助。因此,高職院校對于在教學方向的管理系統上,沒有特別明顯的變化,但是對于高職學生的管理過程上有了較大的變化。比如,學生的學籍、個人基本信息、成績概況等,這些都屬于高職院校學生的管理系統,學校也會對于學生的成績和一些獎懲情況做出明顯表現。如果學生的成績出現大幅度下降,或者有嚴重違紀違規行為的時候,學校會有不同的部門進行管理,并且記錄,若出現某種問題,就會向學校進行匯報,之后學校會采取相應的措施,而不是直接交由校長或者管理層面負責。
(二)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對高職學生系統管理上的兩個特點
高職院校學生個人信息的不同,會由學校的不同部門進行收錄,而在高職學生個人信息的管理上,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學籍信息的管理;二是健康狀況,在這里主要是心理健康。學籍信息的管理有很多方面,畢竟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處于學校中,首要任務就是學習。高職院校學生系統管理中的學籍信息,會對學生的學歷、成績和獎懲情況都有做出直觀的數據表現,這也是近年來在高職院校中的一個大發展。所以,學生在校期間的表現,對于學生個人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須嚴格規范自己,不做任何違紀違規的行為,認知其首要任務就是學習。學生系統管理中的健康狀況中包括身體健康狀況,以及心理健康狀況。高職院校會鼓勵其學生按時進行體檢,避免一些因為疾病而延誤學習的情況,除此之外,學校在開學時要設置健全的體檢項目,從而保證沒有遺傳病,傳染病的學生進入校園。而高職院校首要注意的是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由于當前處于互聯網的時代背景,難免會遇到存在性格偏激,心理缺陷的學生。高職院校會通過學生系統管理來收集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并且做出登記、予以關注,對于存在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耐心的溝通和疏導,幫助他們走出心理障礙,從而更好地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
三、高職院校在學生管理模式的實踐途徑
(一)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氛圍,做到以人為本
對于當前的網絡資源實行人性化管理,為學生提供輕松愉悅的網絡環境,關閉不良網頁,并進行定期檢查。高職院校要積極的調動學生參與到管理工作中來,并且通過互聯網基礎設備,進一步增加高職院校學生與系統管理人員的交流,從而為提供一個良好循環的管理模式做好鋪墊。
(二)完善校園網站,監督網絡文化
高職院校必須定期完善網絡管理制度,以及監督制度,凈化網絡環境,對那些良莠不齊的信息進行攔截。高職院校必須要求學生,嚴格規范化的約束自己在網絡世界的行為,從而達到避免不良網絡對學生心靈腐蝕的目的。
(三)加強教師培訓力度,建設高職學生管理工作隊伍
“互聯網+”背景下的高職院校管理人員,若要提高學生管理系統的工作水平,首先要提升自身的思想素質,并且樹立高政治化、高責任感。同時學生管理工作者要對學生的手機媒體進行有效的管理和監督,學生手機除了常用的QQ、微信等軟件外,若有異常情況,則要立刻采取相應的措施,從而控制住事態的發展。
(四)加強教育教學的改革和創新
在網絡課程發展快速的階段,課堂教學能否被網絡課程替代已經成為了當今最激烈的話題。課堂教學模式不能被網絡課程徹底替代,但是可以加上網絡與實踐課程的結合,引導學生利用網絡進行自主學習,培養良好的學習興趣。高職院校的學生具有強烈的學習知識的欲望和能力,擁有良好的自學能力不僅僅需要教師傳授知識,還需要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高職院校的管理過程當中,要充分的利用多媒體資源進行管理,加強方法與資源之間的結合,讓學生帶著問題在課堂上學習,課下可以通過互聯網解決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五)加強學生管理的改革和創新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加上了知識的快去傳播,學生們通過互聯網就能夠獲得更廣闊的知識面,呈現出多樣過的知識內容,院校也可以利用網絡培養學生們科研能力,培養學習的積極性。在生活中,在注重培養學生們的生活習慣,讓學生嗯擁有良好的心態,提高管理學生的質量和水平。高職院教師對學生們的心理健康也要予以更多的關注,加強對學生嗯的鼓勵、批評教育,可以采用互聯網溝通的方式,節省更多的時間學習,與學生們保持良好的溝通交流能力,便于學生們接受溝通方式,還能夠對學生們進行有效的管理。
四、結語
網絡信息以及學生信息記錄系統的完善,既可以更好地促進學校部門之間的執行管理工作,也可以增加學校在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活動的靈活性。網絡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可以減輕高職院校老師的壓力,除此之外,還可以讓學生的信息數據更直觀明顯。但是,網絡是一把雙刃劍,既迎來了機遇,也面臨著挑戰。如果不能正確地運用互聯網,則會給學生帶來消極影響。因此,在網絡的這個大世界中,更要注重高職學生的管理工作。
(作者單位:江西農業工程職業學院)
基金項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2019項目課題(編號:JC19223):“互聯網+”背景下的學生管理工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