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胎作為人民群眾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備受群眾關注。棉胎質量的好壞、原料的優劣、外觀和內在質量、保溫及耐用性成為挑選棉胎商品時的重要依據。
棉胎分為彈棉胎和梳棉胎,彈棉胎主要以手工為主,現在也逐漸為機械加工所取代;梳棉胎是現代制作工藝加工出來的棉胎,為現在的主流產品,學生公寓用和救災用棉胎都是此類產品。棉胎每年的供需量巨大,但是多年來卻一直缺少一個統一的國家標準來控制棉胎的生產和銷售。此前公布的GH/T 1020—2000《梳棉胎》在實際檢驗中因缺少衛生指標及批量檢驗的相關要求等問題,而且在棉花標準GB 1103—1999《棉花 細絨棉》修訂為GB 1103.1—2012《棉花 第1部分:鋸齒加工細絨棉》之后,顏色級取代了原來的品級指標,品級和顏色級無法對應,導致它不再適用于當時梳棉等級的檢驗以及遼寧省學生公寓和救災用棉胎檢驗,且原標準中沒有關于混梳胎的質量要求,因此遼寧省纖維檢驗局在原地方標準、企業聯盟標準的基礎上制定了DB21/T 2243—2014《學生公寓及救災用棉胎》。該標準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供銷合作行業標準GH/T 1020—2000《梳棉胎》均作為此前遼寧省普遍采用的棉胎標準。
2018年2月6日發布,2018年9月1日實施的GB/T 35932—2018《梳棉胎》標準是我國第一個系統的梳棉胎國家標準。目前,上述3個標準仍有交錯適用,因此本文對這3個標準做了簡單比較,為標準的正確使用提供參考。
從表1可以看出,GH/T 1020—2000《梳棉胎》整體比較簡略,沒有術語和定義部分,其他內容的表述也不夠詳實,在日常檢驗工作中存在一定操作難度,特別是在棉花標準修改成GB 1103.1—2012后,顏色級取代了原棉品級之后更不具備可操作性。
DB21/T 2243—2014《學生公寓及救災用棉胎》的出臺起到了一個延續的作用,尤其添加了混梳胎的技術指標,在特殊時期對棉胎產品的生產起到了一定的指導作用,為企業生產降低了成本,同時也能保證消費者對棉胎產品的使用。
GB/T 35932—2018《梳棉胎》增加和改善了原來標準的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增加了衛生指標的考核,梳棉胎所用梳棉衛生要求應符合GB 18383規定。
(2)梳棉胎按所用梳棉的顏色級、含雜率、馬克隆值3個方面進行分級,以符合梳棉胎最低級別的顏色級作為該梳棉胎的顏色級。梳棉胎顏色級參照GB 1103.1執行,馬克隆值分檔按GB 1103.1規定,比原來標準更為詳盡,要求更加嚴格。

表1 常用標準基本內容比較
(3)對于筋紗的考核,該標準考核筋紗以每面幅寬每米作為基本單位,這一規定充分考慮了褥胎或者尺寸較小的嬰幼兒被褥胎筋紗的問題,比較客觀準確,更為科學嚴謹;增加了橫筋產品的考核,市場上橫向筋紗的棉胎產品很多,一直沒有相關規定,該標準有了相應的質量要求和規定,填補了空白。
(4)研磨率去掉了抽象的網紗研磨較透的文字描述,這個文字描述不易掌握,僅保留了研磨率≥80%的數字要求。
(5)對于并紗、缺紗、重量等檢驗項目有所放松。對并紗的要求由原來不超過3處增加到不超過6處;不再考核缺紗;對于棉胎重量的考核要求,僅控制負偏差-3.0%,不再控制正偏差。
(6)引入網目的檢驗,不僅有效解決了檢驗梳棉胎的網紗為紗套的一類產品,同時也可以在無筋紗或筋紗不滿足要求的情況下用網目來考核網紗,但是沒有考慮到用無紡布包裹梳棉胎的情況。
(7)明確了單床和批量的檢驗和判定規則。單床根據梳棉胎所用梳棉的顏色級、含雜率兩項中低的一項確定梳棉胎級別,根據馬克隆值決定是否降級;批量為計算各級別的百分率,若某級別≥80%則確定其為該梳棉胎級別,若沒有≥80%的級別,則以最低級別為該批梳棉胎級別。判定時對于單床引入缺陷的概念,批量時合格率≥80%,該批棉胎合格。
綜上所述,以上3個標準大體沿襲了原來的框架和結構,讓企業和檢驗機構不會產生不適應。此外標準GB/T 35932—2018《梳棉胎》彌補了原有標準的不足,與現有的棉胎產品相結合,解決了很多原來檢驗中遇到的問題,讓操作更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