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尚未遠去,業界又在摩拳擦掌。如何搶占行業制高點是每一家企業必須考慮的問題。展望未來之時,同時需要思考哪些技術和全球事件可能帶來機會,因此不能掉以輕心,讓機會擦肩而過,這都將成為不可挽回的損失。
新技術的巨大潛力讓業界抱有高度熱情,現在有必要叫停這種熱情,轉而關注人類最實際的需要是什么。正如哈斯技術協會公司總裁卡扎·哈桑吉(Qaizar Hassonjee)在2020年的預測中所指出的那樣,老年護理是有明確人類需求又兼具市場機會的領域,而高科技創新又可使制造市場轉被動為主動。例如,隨著各類醫用傳感器的范圍和能力不斷擴展,傳感技術將穩步進入紡織行業。
此外,其他領域也要求業界與數字的交互具有更高的觸覺質量。這一點適用于不同領域,從老年癡呆患者產品到更通用的智能紡織品,觸摸技術帶來更具個性化的互動。隨著全世界的老齡化加深,老年護理市場機會將凸顯出來,這是哈斯技術協會關注的一個領域。在這樣的情況下,業界需要尋找把用戶的“被動”消費轉變為主動需求的智能材料,以便將其與紡織品(服裝、家具紡織品等)或建筑環境融為一體,幫助老年人長時間獨立生活或原地養老,這可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因此,紡織企業不僅需要轉型,更需要變被動為主動,這樣才能擁抱未來。
新冠肺炎疫情改變著世界,也促動著技術的進步和創新。從“技術進步”到“創新融合”均需市場驅動。老年護理的需求愈顯突出,這一領域也就給業界帶來更多有益的經驗。從市場需求出發,業界就能采用掌握最先進的技術來實現自己的目標。同時還需該領域專家和技術提供商的協作,共同努力。若缺乏創新,那么業界就只能鼠目寸光,難以看到機會。
今天的消費者對產品和提供產品的公司提出很高的要求。企業的生產需要符合循環經濟標準,這樣的紡織品才具有可持續性,市場需求才會不斷增加。蘇珊娜·柯伊伯琳(Susanna Koelblin)是伊士曼化工有限公司紡織品(美洲和歐洲中東非洲)業務負責人,她預測指出,要實現這一點還需技術支持,但其作用正在改變,比如促進供應鏈進一步透明化等。
長久以來消費者一直要求時尚和運動行業解決透明化的問題,而面對擁有更技術化和工業化的領域,他們還在不斷提高期望值。要順應他們,業界需要重點做好以下幾點:
1.新型的產品生產周期。過去已經過去,現在正在發生改變,業界將以循環經濟原則作為產品再利用的導向。化學資源回收會迎來分子水平上的突破性進展,因此紡織品的質量不會降低,獲得的再生利用品也會與純凈原材料制作的產品質量保持一致。
2.消費者的理解。質量和使用壽命是消費者購買產品的關鍵。購買二手貨、舊衣物再利用,其目的都是為了減排降耗。
3.新興技術將促進透明化。數據鏈區塊鏈及其他技術有助于在消費者和所購買產品之間建立更深層次的聯系,企業需要讓他們消除對綠色洗滌的疑慮,代之以信譽和消費者的信任。網絡是信息的數字媒介,而區塊鏈則是體現價值的數字媒介。
人們可從眾多產品制作中看到行業的復雜與艱難,比如汽車車輪或紡織品均可集成為電子產品。世界行業預測專家馬克·馬雅維斯基(Mark Majewski)預測說,2020年,柔性混合電子產品將大行其道,紡織和電子兩個行業在不遺余力地尋求融合。
關鍵的挑戰還在于規模,這是保持和實現行業增長的必要條件。附加生產一直在默默提高其創造混合和功能型漸變材料的能力,未來一年就是實現高科技紡織規模化的關鍵年。因此,下列趨勢不可避免:
第一,全領域的跨行業合作出現。這對柔性混合電子產品來說尤其重要。目前,諸多智能化產品的行業合作還在加速升級。比如邁恩特(Myant)紡織公司目前正與醫療衛生領域及領先的運動裝品牌進行深度融合。
第二,產品的制作過程不斷分割。隨著紡織和電子產品更充分融合,將有新的價值鏈出現。電子產品、傳感器、電池變得更加柔性,靈活小巧,現在需要在制作過程中將三者結合實現規模化。
第三,可持續發展是一個靠電力供應無法解決的大問題。可持續這一理念給了業界一個真正的創新機會,有先見之明者已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第四,定制工程迎面而來。纖維創新技術(FIT)公司副總裁、研究人員及聯合創始人杰夫·杜根(Jeff Dugan)借用薩維爾街高檔裁縫店的一個術語,在預測中表示纖維定制工程將在未來大行其道。10年前,他們在日本看到這樣的發展模式大量涌現,但當時這些并未吸引亞洲以外全球市場的關注。
第五,生物降解性和耐久性成為技術熱點。聚酯纖維一度被認為是可穿戴設備的不兼容材料,他們在尋找強度更大且更耐久的纖維材料,但10年后經特殊處理的聚酯竟然成為更能生物降解的材料。工程定制化可在無紡制作中,讓粘合纖維更緊密地融入纖維制品而不被流失,使纖維密度更加緊湊從而形成人們所需的材料。
第六,微塑料將成為整個纖維行業都關注的問題。微塑料是全世界纖維技術研發機構和諸多纖紡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微塑料散落入環境或大海,早已不是新鮮事。全世界都在推出相應應對措施。
成功的關鍵還在于如何吸引制造商、品牌和消費者的興趣和想象力。過去的裁縫只生產消費者想要的產品,而今天跨行業的合作伙伴和相互關系漸漸成為不可須臾離開的合作模式,除了對話,其他方式的溝通也十分重要。業界應該采取更為積極主動的方式鼓勵新想法,走出去與人互通,比如安曼創新實驗室(AMANN Innovation Lab),這是種更具創造力的實驗室,而他們之所以具有創造力,是因為與外界保持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談及這樣的話題,業界猛然發現,他們不僅有意愿,也必須邁入下一階段了。他們自身也擁有改變的能力,只是需要擁有想象力、創造力和勇氣。同時能給他們力量的另一方式也開始出現,即跨行業合作。那種單打獨斗、老死不相往來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2020年前半部分已過,新的時代已在路上。唯有改變才能為業界帶來變化,而能否實現自己的目標,還要看業界的創新能力。
(據美國高級紡織資源網https://advancedtextilessource.com/2020/01/13/insights-into-the-yearah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