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桃城鎮中心小學 林麗玲
核心素養在不同的學段涉及的內容有所區別,結合小學數學學科特點,數感、符號意識、推理能力等可作為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內容,授課時應注重教學內容的分析,確保核心素養內容的有效滲透。
良好的數感是學習小學數學知識的基礎,重要性可想而知。授課中不僅要求學習者認識“數”,而且還應使其深刻理解“數”代表的意義,并靈活應用于問題分析中。為使數感良好地滲透到授課中,一方面,注重聯系學習者的生活,引導其關注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各種“數”,包括整數、小數、分數等,通過深入細致的剖析,使其能夠比較“數”的大小,并能準確運用相關法則進行“數”的運算。另一方面,設計有關“數”的趣味性問題,激發其運用“數”的積極性,使其能夠將合適的“數”填寫到正確的位置,以滿足題干要求,進一步深化其對“數”之間關系的理解,使其通過學習養成良好的數感,將“數”靈活應用于相關情境中。
授課中為培養學習者的數感,可在講解數的相關運算后給出一個趣味性問題,要求學習者回顧所學內容,找到“數”間的關系進行解答。如,認真觀察圖1 中前面的兩個圖形中的數字,請填寫第3 個圖形中方框中的數字。
解答該題目的關鍵在于找到每組圖形中5 個數字間的內在關系,很好地考查了學習者的數感。認真分析可知,前兩個圖形中四周的數字均較小,而中間的數字比較大,因此可以考慮其之間的關系為相乘,即,2×3×4×5=120、1×3×5×6=90,因此不難得出最后一個圖形中方框中的數字為2×3×5×7=210。
“符號”在數學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如大于號、小于號以及方程中的未知數等。培養學習者的符號意識可使其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本質,為其靈活運用以及解題能力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為培養學習者的符號意識,一方面,結合教材內容,引導其總結常見的數學符號,并通過設計相關問題引發深思,幫助其理解不同情形下符號的不同意義,提升數學符號應用意識。另一方面,小學數學數學符號復雜多樣,為提高相關數學符號的應用能力,應結合教材內容,引導其使用數學符號正確表達相關運算規律。另外,創設相關問題情景,給學習者提供應用數學符號的機會,更加清晰、全面地認識數學符號,提升數學符號應用能力。
為培養學習者的符號意識,可結合所學的數學內容,創設以下問題情景:已知“△”代表一種運算符號,a△b=(a+b)×(ab),請計算27 △9 的值。該題目較為新穎,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可很好培養學習者的符號意識。該題看似難以解答,但只要正確理解題意,其實難度并不大。解答該題目的關鍵在于正確理解“△”這一符號代表的含義。為提高學習者的思考熱情,授課中可給予學習者針對性引導,使其回顧所學的運算律,通過類比找到符號指代的意義,從中找到解題的突破口。認真觀察題干中給出的等式,不難得出“△”代表兩個數的和與兩個數差的乘積,由此不難計算27 △9 的值,即27 △9=(27+9)×(27-9)=36×18=648。
推理是一項復雜的思維過程,是學習數學的基本能力。培養學習者的推理能力對其學習以及處理生活中的問題百利而無一害。為將推理能力培養工作滲透至小學數學教學中,應注重以下細節的認真落實:一方面,結合教學的內容優選與講解經典、趣味性較強的例題,更好地吸引其注意力,使學習者認識到推理的重要性,親身感受推理過程,明確推理依據,探討推理技巧,掌握推理的基本知識。另一方面,為提升學習者的推理體驗與推理能力,應注重篩選學習者較為感興趣的推理情景,鼓勵其獨立思考,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縝密的推理,尤其為增強其積極性,可要求其相互比賽,比較一下誰的推理過程更為嚴密,推理結論更為正確。
為培養學習者的推理能力,可創設以下有趣的情境:如圖2 所示,一個貨架上放著大、中、小三種洗發液。每小瓶洗發液重200 克,且每層裝的洗發水總重量相等。大、中瓶里各裝多少克洗發液?
該題目創設的情景來源于生活,較為新穎,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習者的觀察以及分析、推理能力。認真觀察一層、二層貨架不難推理出:一個大瓶和兩個中瓶的重量相等;認真觀察一層、三層貨架可推理出:一個中瓶的重量和三個小瓶的重量相等,因為每個小瓶重200 克,所以一個中瓶重200×3=600 克,一個大瓶的重量為600×2=1200 克。
總之,核心素養培養是當前教育領域繞不開的話題,是我國教育進步的具體體現,因此對于教師而言,有責任、有義務認真落實這項工作。考慮到數學是小學階段的重要科目,應積極尋找有效的滲透途徑,將核心素養內容巧妙地融入相關知識教學中,不僅使學習者掌握數學知識,而且更能促進其核心素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