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工農小學 馬志輝
小學低年級學生大多抽象邏輯思維欠缺,對于新的知識點往往都是采用背誦的方式,對知識并沒有深入理解,靠背題的方式自然不能考出好成績。如果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引導其應用于日常數學學習中,就會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有了興趣,學習效率自然也提上去了。
研究顯示,小學階段學生思維的發展有明顯的標志,對于學校學到的知識點有延遲性學習特性,即在教師教完所學知識點后一段時間才能理解與消化,但是一堂數學課上往往會講若干個知識點,學生最后不能把所有知識點都記住。
低年級學生主要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所謂具體思維主要指學生利用所能看到、聽到的具體事物之間的形象關系去解決問題。如在教學“比大小”這一課,一般教師就是通過結合現實生活展開教學,比如拿出一把糖果分給若干同學等。這樣做就是為了讓學生直觀體驗到生活與數學的聯系,依靠形象思維進行教學。
現如今,低年級小學生的創新思維是低于其年齡段水平的。部分學生思維有偏于發散性且求異心較重的趨勢,但是大部分學生的創新思維還是薄弱的。如果沒有創新的勇氣與欲望,也就談不上培養創新性思維。
在小學階段數學學習中,學生是創新思維的主導者。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為學生營造創新思維培養環境。首先,以學生為主導。傳統教學最大的失誤在于過分強調教師的作用,教師是課堂的主角,學生不得不服從,并非發自本心,自然效率降低。其次,教師要給學生時間。一堂課幾十分鐘,學生所說的話超不過10 句,談何創新?只有將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只有在反思中,學生才有可能產生求異心理,為實現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目標做鋪墊。
例如,在“認識圖形”這堂課中,前20 分鐘由老師介紹每個圖形的特點,后半節課全部留給學生觀察周邊環境,通過對外界事物的觀察區分不同圖形,理解立體圖形的組成。讓小朋友舉例說明日常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然后讓學生通過交流思考,用準備好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拼出不同圖案。把課堂營造成一個圖形創新活動室,學生可以盡情根據自己的想象進行創作。
在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的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成為教學中的參與者和引導者,而不是教學中的指揮者、領導者。教師應讓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獲得、理解和進一步進行創新的過程理解所學,而不是被迫接受知識。很多教師的確很有思想,對于學生創新的培養也充滿趣味性,但是我們的目標是讓學生養成創新的思維方式,并不注重學生的創新成果,許多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容易本末倒置。
以往找規律的教學都是提供給學生一些遞增或遞減的數字,讓學生自己觀察,完成找規律。教學找規律內容的時候,在學生學會簡單的遞增、遞減規律后,可以引導學生解決難度略高的習題,讓孩子們自己去思考發現解題規律,在這一過程當中,不斷地去引導學生,讓其創新思維得到發展,以此鼓勵學生的創新思維,沒有創新思維的孩子在這個活動中得不到高分,通過分數的激勵,引導學生進行創新,這樣孩子們也更有成就感。
很多學生都有著創新思維,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善于保護并不斷引導鼓勵學生的思維。鼓勵可以使學生獲得自信,從而喜歡上創新,同時,創新又能給他們帶來收獲與快樂,從此良性循環,樂此不疲。當然,學生現階段對事物的判斷能力較弱,人生觀、是非觀還不成熟,出現一些錯誤也屬正常。教師應在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的同時給予足夠的指導。教而知惑,惑而思進。
低年級數學教學是學生整個人生數學學習的基礎,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將對其今后的數學學習至關重要。培養創新思維不但應用于眼前,更是為學生將來終身學習發展打下基礎。雖然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還有待解決,但隨著我們的思考,解決之法也不斷涌現,這正是我們不斷進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