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親綠媒體《自由時報》28日報道稱,蔡英文當天下午宣布,將開放美豬美牛進口,并責成相關部門修訂瘦肉助長藥物萊克多巴胺殘留量的容許值。這一消息引發各方質疑。
據報道,蔡英文28日稱,這個決定是基于臺灣的整體利益與戰略發展,政府會做好食品安全把關,做好相關的檢疫。她還稱,將設置100億元新臺幣的養豬業基金,確保臺灣境內豬農的權益不受影響。
臺媒報道稱,萊克多巴胺在不同國家地區使用標準不同,中國大陸、歐盟等禁止使用,美豬飼養可有條件使用;美曾暴發瘋牛病疫情,臺灣一直禁止美豬進口,且對美牛進口制定了嚴格標準。
為拉近與美關系,島內的國民黨及民進黨都希望在執政期間開放美豬美牛進口,但每每嘗試都遭各界反對。在馬英九執政時期,民進黨為阻止此事,曾多次占據立法機構議場主席臺,并帶領民眾上街抗議。蔡英文28日的決定也被質疑為“雙重標準”。
國民黨智庫副董事長連勝文28日質疑,如果美國以大量低價的豬肉來搶占市場,會不會嚴重影響到臺灣豬農的生計?他表示,蔡英文曾說“敢進口美豬,總統就下臺”,如今卻180度轉變。就連綠營“立委”也直言“心情很沉重”,稱民進黨在野時,大動作反對國民黨政府進口美豬美牛,現在卻反過頭來進口,今日新聞網嘲諷道,連“綠委”都哽咽“怎么跟支持者交代!”
臺灣“中央社”稱,蔡英文放寬美國豬肉牛肉進口,更多的還是為了所謂的“美臺貿易協議談判”。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曾表示,解決美豬美牛進口限制,對加深“美臺貿易關系”至關重要。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28日就此表示,民進黨當局不顧民意反對,為政治目的執意開放有問題的美國農畜產品進口,損害島內民眾的健康福祉,借機換取外部勢力對“臺獨”勢力的支持,勢必遭到兩岸同胞的堅決反對。▲
(宇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