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崔 嵐、沈辛怡

圖1 馬思紅老師指導學生節(jié)奏與邏輯重音
自2020年1月起,“新冠疫情”席卷全國乃至全球。上海音樂學院各系師生響應疫情防控的需要,于今年3月以網絡授課的形式如期開學。針對藝術指導課程因網絡延遲造成“合伴奏”無法同步的問題,我系藝術指導教研組在開學之前就召開了線上會議,交流經驗、群策群力,最終決定了“錄制伴奏音頻為課件,并在學生端實時播放并演唱,教師點評”的上課形式,盡最快速度為學生還原面授上課的節(jié)奏和效率,力求教學內容和進度與之接近。伴奏音頻不僅用于藝術輔導課程,也暫時代替藝術指導教師進入了聲樂老師的線上“隨堂課”中。
兩個月來,老師們不斷地與學生磨合和改進,并在每周五舉辦例會討論本課程的授課情況。全體教研室教師們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為學生“量身定制”了屬于自己的伴奏音頻,將應有的教學進度和課程內容如期傳授給學生,獲得了聲樂主科教師和學生們的一致肯定,形成了上海音樂學院聲歌系藝術指導教研室首創(chuàng)的獨特網絡教學模式,并將繼續(xù)運用到本學期的各類考試和音樂會中。

圖2 沈辛怡老師準備錄制研究生音樂會伴奏音頻

圖3 崔嵐老師指導學生語言與音準
為解決聲音無法同步的問題,藝術指導教師們經過刻苦的練琴和錄制,把每首作品的伴奏音頻錄制好傳送給學生,“一對一”上網課時,學生用功放音箱播放伴奏音頻,并演唱作品,伴奏老師在線實時糾正學生的音準、節(jié)奏、語音和音樂處理等問題,這樣不僅解決了聲音不同步的合伴奏問題,也發(fā)揮了聲歌系藝術指導教師們優(yōu)秀的業(yè)務能力。他們不僅在作品的合作方面非常有經驗,細致入微地指導學生解決音準、節(jié)奏等訓練前期的問題,大部分教師還發(fā)揮語言方面的特長,幫助學生糾正意大利語、法語、德語等語音上帶來的演唱困難。這種上課形式,使學生們學習到滿滿的“干貨”,與面授相同的指導內容,并通過與伴奏音頻“合伴奏”盡快熟悉作品的整體感覺,更好地配合聲樂主課教學。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原先的合伴奏中,存在著“伴奏老師跟學生”的問題,學生的合作能力相對較弱。現(xiàn)在與預先錄好的伴奏音頻合作,雖然在藝術性上不能完全代替實時的現(xiàn)場合作,卻對學生的節(jié)奏及熟悉伴奏聲部提出了更高、更嚴謹?shù)囊螅恍┲肮?jié)奏不穩(wěn)定或不聽伴奏的學生在兩個月的伴奏音頻練習中,取得了突破性的進步,這也不失為疫情之下給老師和學生帶來的一個契機和驚喜。雖然疫情給教學帶來諸多不便,但我們相信只要大家一起以充滿積極的態(tài)度真心為學生服務,不懈地堅持教學,嚴謹?shù)刈非笠魳罚L雨過后必有彩虹。

圖4 教研室老師們練琴的風采:李瑋捷、溫小雷、馮熠、盛葉
在此次線上授課的過程中,藝術指導教師們也遇到并克服了各式各樣的困難,大部分教師家中的孩子都在上網課,在時間安排上會有沖突,且日常的家務和陪伴孩子的過程十分辛苦,錄制伴奏音頻需要安靜的環(huán)境和集中的注意力,且很多作品難度較高,需要多次錄制才能完成。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們克服困難,利用碎片時間、深夜時間,不辭辛苦地完成每周的錄制任務。尤其是在考試和音樂會較多的五月,教師們犧牲了“五一”假期,為學生們錄制多場時長為50分鐘的研究生音樂會、本科畢業(yè)考試音頻等。一些教師們購買了靜音鋼琴或添置各類隔音設備用于晚間練琴,力求利用各種能夠取得的資源和方法,保質保量地如期完成錄制和教學任務。
在這樣高密度的教學和準備過程中,教研室每周的線上會議仍是充滿歡笑的。教師們在會上幽默地講述自己遇到的困難和窘境,用積極的態(tài)度互相討論并解決每個人的實際問題。在疫情下,我們雖無法和醫(yī)務工作者們一起沖往前線,卻始終堅守在自己的教學崗位。作為教師、藝術家,用音樂和樂觀帶給大家滿滿的正能量和責任感。讓我們繼續(xù)宅好自己、教好學生,站好這班崗。

圖5 教研室老師們練琴的風采:邵魯、朱和、金玲、馮佳音、米丹、吳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