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爾西旦·艾合麥提,喀斯木·司馬
(阿克蘇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新疆阿克蘇 843000)
本次實驗是在達日縣進行的,實驗的周期為2010~2016年連續7年時間,設置了鼠害防治的試驗區和對照區進行對照實驗,從而分析出鼠害防治對退化草地的植物群落以及產量的影響。
達日縣位于青海省,在2013年整體的草地面積為140萬hm2,而可利用的草場面積占比還是比較高的,占比接近80%。但在近年來,由于草地的畜牧壓力過大并且遭受著鼠害和風化等影響,從而導致了達日縣的草地退化嚴重。在選用實驗區和對照區的時候,選用的區域地貌環境和植被特征都要相近,并且要盡可能控制實驗樣地的條件一致,從而在對比當中能夠更好地體現實驗的特點以及凸顯實驗結論。
首先,在植被高度的測量上,采用卷尺來對實驗樣地當中的所有植被的高度進行測量,而后統計出所有植被的平均高度。其次,在蓋度檢測上采用的是接觸統計法,利用細針從樣地的上方進行下插,倘若與植被有接觸,則計次,而后通過有接觸的次數比總體實驗的次數的百分比來反映樣地的蓋度。
在進行鼠害防治的時候,在實驗項目實施的時候,對于防治之前的植被密度,防治之后的效果以及整體樣地當中完成防治的面積進行調查。根據不同樣方當中的鼠害狀況進行劃分,例如高中低三區。在防治之前和防治之后,利用堵洞開洞法來進行密度的檢查,為了盡可能地降低誤差,先對堵洞之后的有效洞口進行標記和檢查,從而完成統計檢查。在進行防治之后,也使用同樣的方法來進行對比,對于樣地當中的多個樣方的數據進行平均處理,從而評價防治的效果。
本實驗在測定過程當中使用的是植被的高度,植被的蓋度以及區域內的植被產量來反映實驗的防治效果。
首先,從防治過程當中的植被平均高度變化進行分析。在實驗過程開展之前,植被的平均高度是最高的,達到了7.6cm左右,這也是整個實驗過程當中樣地植被的最高平均高度。而后在開展了鼠害防治實驗之后,在2010~2013年,植被的平均高度是在不斷下降的,到2013年,植被的平均高度到達了最低點而后實現回彈,在過后的幾年當中植被平均高度是在不斷增長的,到2016年時已經基本上回到了最初的平均高度。
其次,從防治過程當中的植被蓋度變化進行分析。從實驗過程中植被蓋度變化可以看出,其變化規律和植被高度變化是十分相似的,也是先降后升,從2010~2013年蓋度不斷下降,而后實現回彈。但不同點在于在到達蓋度最低點之后回彈的速度更快一些,在試驗結束時已經超過了最初的蓋度。
最后,從防治過程當中的植被產量變化進行分析。鼠害防治實驗過程當中選定的樣地內的植被產量變化圖如下圖所示。

圖3 鼠害防治實驗過程當中選定的樣地內的植被產量變化圖
從植被產量山看,總體防治過程中產量是在不斷降低的,但是在試驗的最后一年,植被的產量實現了大幅回彈。
從實驗的開展情況上看,由于草地退化,性能是在不斷降低的,因此在防治初期不管是在植被高度還是蓋度亦或是植被產量等等都有所降低,但在防治中期能夠實現快速回彈,最后回到最初的水平,從而能夠體現鼠害防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