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大強,徐雋穎
(珠海市婦幼保健院婦科,廣東 珠海 519000)
異位妊娠指的是因輸卵管管腔不暢通致孕卵在宮外著床發育的異常妊娠過程,亦稱宮外孕,屬產科急腹癥之一,對孕婦健康影響甚重[1]。目前,其常用治療方式為藥物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腹腔鏡下切開取胚術為臨床中治療異位妊娠主要手術方式之一,具有創傷小、術后恢復快、并發癥少等優點,但腹腔鏡術后部分患者易導致胚胎殘留,增加術后胚胎再次發育風險[2]。甲氨蝶呤為臨床中抑制胚胎生長發育藥物,在意外妊娠早期患者藥物流產中廣泛應用[3]。鑒于此,筆者采用對比研究的方法探討腹腔鏡切開取胚術聯合甲氨蝶呤輔助治療異位妊娠的臨床效果,報告如下。
選取珠海市婦幼保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異位妊娠有再妊娠意愿患者60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對照組30例,年齡19~37歲、平均(30.22±2.32)歲,孕次(1~5)次、平均(2.47±0.51)次,產次(1~2)次、平均(1.52±0.51)次;觀察組30例,年齡(20~39)歲、平均(30.12±2.57)歲,孕次(1~4)次、平均(2.43±0.48)次,產次(1~2)次、平均(1.53±0.49)次。2組患者的年齡、孕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批準,患者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對照組予以腹腔鏡切開取胚術,具體操作如下:1)實施氣管插管,行全身麻醉;2)行Trocar穿刺,置入腹腔鏡探查輸卵管和子宮形態及病灶情況;3)在輸卵管最大包塊處沿縱軸切1~2 cm開口并取出胚胎組織、血塊,行電凝止血。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聯合臀部注射甲氨蝶呤:手術過程中給予患者臀部注射甲氨蝶呤(輝瑞制藥有限公司),給與50 mg,肌內注射。2組術后第4、7 d行腹部B超檢查,并檢測血清絨毛膜促性腺激素(T-HCG)。
1)比較2組血清T-HCG水平下降至正常值范圍所需時間及住院時間;2)比較2組術后3個月患側輸卵管再通率;3)比較2組隨訪1年后宮內正常妊娠率,以及2組患側輸卵管再次異位妊娠和流產情況。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血清T-HCG降至正常值范圍所需時間、住院時間均顯著縮短,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2組住院時間及血清T-HCG水平降至正常值范圍所需時間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術后3個月輸卵管再通率顯著增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比較,隨訪1年后,觀察組宮內妊娠率顯著增高,患側輸卵管再次異位妊娠率、流產率均顯著降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2組輸卵管再通、再妊娠及流產情況比較 %
異位妊娠是發生在年輕育齡婦女的常見急腹癥,對于有生育意愿的女性給予合理、科學的治療方案非常重要,保留生育功能的手術治療是臨床實踐過程中較多采用的治療方案[4]。近年來,腹腔鏡切開取胚術聯合甲氨蝶呤輔助治療異位妊娠將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相結合得到了廣泛關注,為育齡女性后期宮內正常妊娠提供了機會[5-7]。甲氨蝶呤是廣泛應用的具有使滋養細胞增生抑制,發揮使絨毛破壞、胚胎組織壞死作用的有效葉酸拮抗劑[8]。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血清T-HCG降至正常水平范圍所需時間、住院時間相較于對照組均顯著縮短(均P<0.05);隨訪1年后,觀察組宮內妊娠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其患側輸卵管再次異位妊娠率、流產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這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9]:1)腹腔鏡操作下輸卵管病灶部位視野相對清晰;2)切開取胚術對機體損傷較小;3)手術過程中使用電凝止血,速度快、失血少;4)術中沖洗腹腔和黏連分離使其粘連機會減少甚至避免,使輸卵管阻塞發生率降低。同時,因輸卵管本身的結構,其再生能力較強,手術后保存的正常輸卵管組織又能夠成為功能正常的輸卵管,術后患者身心康復快,住院時間相對較短[10]。
綜上所述,腹腔鏡切開取胚術聯合甲氨蝶呤臀部注射對機體損傷小、患者康復快、且能保留輸卵管原始生殖狀態,輸卵管再通率、再次妊娠率及正常分娩率相對較高,是治療異位妊娠較優的手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