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胡夢琦

有關資料說明,嬰幼兒時期是軀體動作和雙手動作發展的最佳時期,而手腕和手指等小肌肉群的運動,能夠直接促進大腦皮層機能的發展和完善,大腦的發展又會促進手部運動更加靈活精細,為幼兒的智力和創造才能的開發打下良好的基礎。在課程游戲化背的景下,“使游戲化精神貫穿于幼兒的一日生活當中”“讓幼兒成為游戲的主人”成為每位教師探索的主要方向。如何發揮幼兒的主體性,順利推動課程游戲化的進程呢?我認為培養幼兒的自主動手能力,是推動課程游戲化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據調查,幼兒在入園前有較好動手能力的為數不多,這不僅是因為他們年齡小沒有動手意識,也與當今幼兒的成長環境過于優越有關。現在的獨生子女較多,良好的社會環境、優越的家庭條件已經能夠滿足幼兒的物質與精神需要,加上家長的百般寵愛,許多事情都包辦代替,以至于很多幼兒產生了很強的依賴性。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通過多種方式有意識地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并培養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幼兒園開展自主游戲打下良好的基礎。
剛開始接觸小班幼兒時,我總以幼兒小、動手能力差為由去幫助他們發放、擺放、撿拾玩具。后來發現,幼兒們不但“不領情”,還對我發放的玩具興趣不高,時常將玩具亂丟亂放。如此一來,不但加重了我的工作負擔,也不利于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案例實錄:晨間鍛煉的時間到了,因為天氣不好,所以我們選擇在室內進行桌面游戲。為了讓幼兒在進入教室的第一時間就有玩具可以操作,我選擇將材料隨機發放到桌面上,這樣既節省時間又能改善幼兒走下座位去選擇玩具時的雜亂狀態,然而,一切都在我的意料之外……
小愉跑到我面前說:“老師,小武搶我們的玩具,還把我們的玩具撒得到處都是。”我走過去一看,玩具確實撒落了一地。當教師在前面管理時,照看不到后面,就出現了小武轉身去拿別桌幼兒玩具的現象。同時,我也發現,不光小武這樣,還有很多幼兒的注意力也開始從玩具上轉移,有的將玩具放到一邊,甚至出現玩具掉了也不撿的現象,整個桌面游戲活動開展得很不順利。
案例分析:小班的幼兒剛入園時年齡比較小,或許愿意聽從教師的游戲安排。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也會有自己的想法,喜歡自主選擇游戲材料。教師的過多參與或許會引起幼兒的排斥,從而出現桌面游戲時注意力不集中和不按要求進行操作的現象,增加了教師維護活動秩序的負擔。
策略結論:針對這些現象,我改變了游戲活動的策略,每次桌面游戲活動時,我對幼兒提出要求,讓他們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玩具,并將玩具保管好,最后在規定的時間內將玩具放回相應位置,將選擇的權利真正還給幼兒。慢慢地,我發現幼兒完全可以勝任這些任務,而且喜歡這種自主取放玩具的過程,熱心的幼兒甚至可以幫助小伙伴撿拾掉在地上的玩具。
生活即教育。我常常發現,很多幼兒不是不喜歡動手,而是沒有機會自己動手,從而缺乏動手的意識。
一次,小班幼兒吃午飯時,所有的幼兒都是呆呆地坐在那里,我輕聲地說了一句:“小朋友們請用餐。”幼兒們還是坐著不動,我恍然大悟,他們還不會自主用餐。于是,我趕緊坐下來,左手扶著碗右手拿著勺子向他們講解如何自己吃飯,同時鼓勵他們自己吃飯。雖然部分幼兒拿勺子的方法不正確,也有個別幼兒會將飯弄得到處都是,但這些問題都是幼兒們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只要留給他們時間去練習,并耐心地輔助,相信他們都會做得很棒。接下來,我們嘗試讓幼兒自己送碗、漱口,午睡時鼓勵他們自己脫外套、鞋子,自己整理衣物、蓋被子等,教師只是在一旁稍加提醒。這樣,一方面培養了幼兒的自主性;另一方面,也鍛煉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和自理能力。
到了中班,幼兒已經完全可以自主用餐了。每一天,保育教師從食堂將飯推到教室,幼兒們就會有序地排好隊自己打飯,并端到座位上自主用餐。飯后主動放好餐具,并自己漱口、擦嘴,這一系列的動作都由幼兒們自主有序地完成。如此,幼兒的自理能力和動手能力都得到了有效鍛煉。
幼兒是祖國的希望,也是民族新生的力量。在課程游戲化背景下,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多為幼兒創造動手的機會,讓幼兒學會用眼去觀察,用手去操作,用腦去思考。

例如,美工活動時,我常常提醒幼兒自主發放水彩筆、蠟筆等學習用品。剛開始,我逐一告訴每一個幼兒如何發放,如何收回,如何將這些學習用品歸位。得到鍛煉的幼兒一臉的滿足,而得到教師表揚與鼓勵的幼兒更是充滿了自豪感。這種積極的情緒培養了幼兒的自信心與主動性。在以后的美工活動中,即便我不去提醒,幼兒們依舊可以自覺地收發活動用品并且主動有序地擺放好。這種“為班級、為他人服務”“動手能力最光榮”的理念似乎已經融入他們幼小的心靈當中,逐漸開始生根發芽,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幼兒的自主動手能力,為游戲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對于幼兒來說,在幼兒園生活中,游戲才是他們的主旋律。每一位幼兒都是游戲的小行家,如何使幼兒高效、有序并自主地參與游戲活動是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該重視和思考的問題,而動手能力的培養對幼兒游戲能力的提升至關重要。
在各種游戲活動中,幼兒能夠自如地選取游戲材料,按照游戲規則操作材料,在游戲結束后,有秩序地收齊并放回材料。因為這些材料都是他們自己動手選擇的,極大地調動了他們參加游戲的興趣與積極性,不需要教師再去費盡心思地維護秩序,不僅減輕了教師的工作量,更減少了幼兒在游戲中嬉戲打鬧行為的發生。而幼兒動手能力的提升,也能讓游戲更加自主的發展。
我們提倡幼兒自主動手并不是想讓他們做多少事情,更不會超出幼兒的能力范圍,只是想樹立其自理、自立的意識以及培養其吃苦耐勞的精神。只有這樣,幼兒才能慢慢地學會成長、學會分享、學會合作,同時也能為幼小銜接工作甚至是未來的社會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只有讓幼兒自己去動手,自己去探索,才能使他們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更加豐富多彩,讓他們不會因為打不開橡皮泥的蓋子而號啕大哭,也不會因為拿不動沙池里的小鏟子而失去玩沙的興趣。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對幼兒動手能力的培養與發展,使幼兒的一日生活真正實現了高效化。
動手能力在幼兒教育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能夠為幼兒的未來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促進幼兒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展。因此,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幼兒動手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從而為幼兒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