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嬡甜,肖培先,李翠英,張永港,王 先,錢文英,蘭 鳳,趙興筆,黃 滔
(德宏州甘蔗科學研究所,云南隴川678707)
甘蔗是中國乃至世界最主要的糖料作物之一,蔗糖產量占世界食糖總產的75%以上,占我國食糖總產的 90%以上[1]。選育和推廣高產、高糖、抗逆性強、適應性廣和宿根性好的甘蔗新品種,滿足蔗區對良種的需求,實現甘蔗品種的更新換代、降低企業制糖生產成本,是甘蔗科技工作者一直以來的科研攻關重點工作[2-4]。德宏州是我國滇西南重要的蔗糖生產基地,是國家發展甘蔗的主產優勢區域之一,蔗糖產業在德宏州的工農業生產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德宏州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5-6]。在德宏蔗區,水田主栽品種種性退化,單一品種長期種植種性退化,病蟲害嚴重,產量持續下降,生產風險加大[7]。甘蔗生產過程中只有源源不斷地培育和儲備甘蔗新良種,才能滿足生產對品種更新換代的需求,才能為蔗糖產業持續穩定發展提供保障[8]。
德蔗 09-78是德宏州甘蔗科學研究所通過常規雜交育種程序,經“五圃制”試驗、省及國家區試、生產試驗等,歷經10年選育研究培育而成的甘蔗新品種[9-10]。該品種在試驗各個階段均表現為出苗好,苗粗壯、植株高大,全期生長旺盛,生勢好、產量高等特性[11]。本文總結了德蔗 09-78的選育過程即試驗結果,并分析了其種性表現、高產穩產性能及栽培技術要點,為該品種的因地制宜推廣種植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德蔗09-78是以桂糖94-119為母本,ROC10為父本,委托廣東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廣州甘蔗研究所)海南甘蔗育種場雜交,獲得雜交花穗,并經“五圃制”選育程序逐年優選而育成的優良新品系。所使用親本桂糖94-119和ROC10均已在生產中利用多年,屬于公知公用品種或種質。德蔗09-78,2008~2009年參加雜種圃試驗;2010年升級進入選種圃試驗;2011年進入鑒定圃試驗;2012~2013年在德宏州甘蔗科學研究所的基地進行1年新植1年宿根品系比較試驗;2014年在所內進行大田生產表證示范,由于種性優良,被推薦進入云南省第4輪生態育種試驗;2015~2017年推薦參加云南省第 14輪甘蔗品種區試,2016~2018年推薦參加國家第 12輪甘蔗品種區試。在各試驗階段,該品系均表現出早生快發,生長旺盛,高產,中熟高糖,葉片清秀,抗逆性強,適應性廣等優良性狀,具有較好的推廣應用潛力。德蔗 09-78親本來源及選育程序詳見表 1和圖1。

表1 德蔗09-78選育程序

圖1 徳蔗09-78系譜圖
中大莖種,株型微散,莖型Z字形,節間長,節間形狀圓筒形,莖色黃綠色,曝光后灰紫色,蠟粉帶明顯;芽圓形,扁大,芽尖到達生長帶,無芽溝;葉鞘灰綠色,白色蠟粉多,無57號毛群,葉姿彎散,脫葉性中等,內葉耳三角形,外葉耳退化。
德蔗 09-78中熟、高產高糖,中至中大莖。該品系新植出苗率高,分蘗強,有效莖多;宿根發株率中,宿根性一般;全期生長旺盛,植株高大,生勢強,產量高;株型微散,蔗莖均勻、農藝性狀優良,株高280~320 cm,莖徑2.6~2.8 cm,單莖重1.5~1.8 kg/條,有效莖數463000~75000條/hm2,平均產量 105~135 t/hm2;前期糖分稍低,中后期糖分上升快、含糖量高。葉片清秀,抗病蟲能力強,人工鑒定中抗黑穗病和花葉病。
2016~2018年在廣西、云南、廣東、福建、海南5省14個點區域試驗中,德蔗09-78表現為高產、高糖,抗病性好,適應性廣,詳見表 2。1新 2宿14個試點平均蔗產量109.755 t/hm2,比對照ROC22增產4.25%,14個試點中有8個試點增產,排名第三;11~12月平均甘蔗蔗糖分 12.93%,1~3月平均甘蔗蔗糖分 14.63%,全期平均甘蔗蔗糖分13.87%,比ROC22低0.72個百分點。平均含糖量15.435 t/hm2,比ROC22增0.29%,排名第四。
其中,第一年新植蔗產量為 128.76 t/hm2,比ROC22增產12.44%,14試點中有10個試點增產,排名第一;全期平均甘蔗蔗糖分13.92%,比ROC22減0.54個百分點;平均含糖量18.03 t/hm2,比ROC22增產8.78%,排名第一。
第一年宿根平均蔗產量105.42 t/hm2,比ROC22增產2.66%,14個試點中有7個試點增產,排名第四;全期平均甘蔗蔗糖分13.81%,比ROC22減0.87個百分點;平均含糖量14.595 t/hm2,比ROC22減1.02%。
第二年宿根平均蔗產量95.085 t/hm2,比ROC22減產 3.62%,排名第六;全期平均甘蔗蔗糖分13.87%,比ROC22減0.77個百分點;平均含糖量13.65 t/hm2,比ROC22減8.27%。
人工接種鑒定對黑穗病的抗性級別為4級,抗性反應型為中抗;對花葉病的抗性級別為3級,抗性反應型為中抗。德蔗09-78福建漳州、廣東遂溪、云南臨滄、德宏、保山、開遠、富寧表現較好。

表2 德蔗09-78在國家第12輪區試1新2宿14個試點結果
在全國 14個區試點中,以適宜種植的云南臨滄、開遠、富寧、德宏、保山、廣東遂溪6個區域試點的數據結果統計(見表3),1新2宿平均蔗產量120.900 t/hm2,比對照ROC22增產17.13%,與對照ROC22比,6個試點增產;11~12月平均甘蔗蔗糖分13.10%,1~3月平均甘蔗蔗糖分 15.40%,全期平均甘蔗蔗糖分14.48%,比ROC22低0.62個百分點;平均含糖量17.715 t/hm2,比對照ROC22增產13.12%,與對照ROC22比,5個試點增產。平均甘蔗纖維分11.64%,比對照ROC22高0.39個百分點。
其中:第一年新植蔗產量138.345 t/hm2,比對照ROC22增產18.76%,5個試點增產;全期平均甘蔗蔗糖分14.23%,比ROC22減0.33個百分點;平均含糖量19.665 t/hm2,比對照ROC22增產16.12%;
第一年宿根平均蔗產量121.395 t/hm2,比對照ROC22增產17.02%,5個試點增產;全期平均甘蔗蔗糖分14.13%,比ROC22減0.62個百分點;平均含糖量17.190 t/hm2,比對照ROC22增產18.27%;
第二年宿根平均蔗產量102.960 t/hm2,比對照ROC22增產15.15%,5個試點增產;全期平均甘蔗蔗糖分15.07%,比ROC22減0.93個百分點;平均含糖量16.290 t/hm2,比對照ROC22增產5.03%。
德蔗 09-78適應性廣,適宜在廣東遂溪、云南德宏、保山、開遠、臨滄、富寧等區域的中等肥力的水澆地、旱地和水田種植。6個試點德蔗 09-78平均甘蔗蔗莖產量都高于對照ROC22。其中,在廣東遂溪、云南臨滄、開遠、德宏和保山的甘蔗含糖量高于對照ROC22,在云南德宏、開遠的甘蔗蔗糖分都高于對照;在云南開遠地區產量、糖分都高于CK,但宿根減產明顯;在廣東遂溪、云南臨滄甘蔗產量高,但是糖分比對照減幅明顯,因此,該品系最適宜種植的蔗區是云南德宏、保山地區;在廣東遂溪、云南開遠、云南臨滄和云南富寧地區的適應性中等;在海南臨高、廣西柳州、廣西來賓、廣西河池、廣西崇左、廣西百色、廣東湛江、福建漳州等試點,表現宿根性差,宿根減產明顯,糖分低,不適宜該品系的推廣。

表3 德蔗09-78在國家第12輪區試1新2宿6個試點試驗結果
⑴選擇在 1300 m以下中等肥力旱坡地和水澆地種植;
⑵種植行距1.1~1.2 m,下芽量120000芽/hm2;
⑶秋植、冬植或早春植蓋膜栽培;
⑷施足基肥,早施追肥,NPK配施,后期免施壯尾肥;
⑸適當早培土高培土,防止后期倒伏;
⑹宿根蔗早開壟松兜,早施肥管理,地膜覆蓋,促早生快發,保證宿根高產穩產。
主要優點:早生快發,全期生長旺盛,生勢強,高產高糖,葉片清秀,中抗花葉病和黑穗病,抗旱性強,適應性廣,葉鞘無毛,脫葉性好。
缺陷、風險及防范措施:高產栽培時后期容易倒伏,甘蔗生長后期不宜追施壯尾肥,加強高培土防止倒伏。宿根發株一般,宿根蔗要早開壟松兜,早施肥管理,地膜覆蓋,促早生快發,保證宿根高產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