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群芳

產后護理是針對分娩女性所做的護理工作,而這段時間也叫產褥或產褥期。產婦產后護理格外重要,如果護理不好會嚴重影響女性日后的工作和生活。本文介紹產婦產后護理的相關知識。
1.觀察產后出血量。在產后第一天,產婦需要觀察產后出血量。產婦產后24小時內出血量大于500毫升稱為產后出血。產后出血會導致產婦休克、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嚴重時可直接導致產婦死亡。臨床統計顯示,約有6%的產婦產后出血是因為羊水過多、胎兒巨大、前置胎盤以及產程過長。產婦本身的凝血機制有問題,并患有血液系統方面的疾病,也會導致產后出血。
產后兩個小時是產婦產后出血的高發時間,因此產婦在產后仍需待在產房內觀察一段時間。即使產婦回到病房,也不能放松對產后出血的觀察,此時如果產婦子宮收縮乏力,也會導致產后出血。
2.爭取休息時間。除個別體力較好的產婦外,絕大多數產婦在生產時已經消耗掉大部分體力,因此產后第一天的休息十分重要,產婦應盡快恢復已損耗的體力。新生兒每隔3~4個小時就要哺乳一次,會嚴重影響產婦休息,因此產婦要抓緊時間休息,恢復體力。
3.產后盡快大小便。對于順產產婦,第一次小便對身體恢復的幫助很大。因為在順產過程中,胎兒的頭部會壓迫到膀胱以及尿道,因此要盡快排便,避免膀胱過度充盈而對子宮的收縮造成影響,導致產后出血。另外,產婦在產后要注意下半身的清潔衛生,尤其是在大小便后,都要用溫水進行陰部清理,避免發生感染。
4.產后乳房護理。產婦的產后乳房護理十分重要。每次哺乳完后,要按摩乳房10分鐘左右,按摩時雙手托起,不僅能夠促進血液循環,還能增加乳汁的分泌。另外,乳房的衛生清潔也十分重要,產婦每天至少用溫水清潔乳房兩次,增加乳房懸韌帶的彈性,延緩乳房下垂時間。產婦不宜穿著過于緊繃的內衣,要適當松弛一些,避免對乳房造成壓迫,阻礙乳汁的正常排出。另外,產婦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進行適當的運動,提高身體對乳房的支撐力。
5.產后盡快哺乳。哺乳行為是由大腦發出刺激信號,然后由乳房分泌乳汁。因此產婦要盡快進行哺乳,以便能夠形成神經反射,防止后期出現無法分泌乳汁的情況。同時產婦也要盡可能地進食一些能夠促進乳汁分泌的食物,如燕麥片、茴香、葫蘆巴籽、青木瓜、菠菜、大蒜、黑芝麻以及胡蘿卜等。在提高乳汁水平的同時,產婦還應多補充一些身體恢復所需要的營養元素。
6.多吃蔬菜防止便秘。產婦產后可適當地吃一些含有膳食纖維的水果和蔬菜,有助于補充營養,促進胃腸道蠕動,防止便秘。
7.產后口腔護理。產婦產后的口腔護理非常重要,但傳統思想卻認為產婦不能刷牙,認為產婦在坐月子期間刷牙會導致牙痛病,這其實是與醫學科學是不符的。妊娠期女性內分泌會發生明顯的變化,再加上可能存在維生素C攝入不足的問題,導致產婦很容易出現口腔問題。產婦餐后若不及時刷牙,牙齒上的污垢就不能及時清除,很容易出現牙周炎、齲齒等口腔疾病,甚至是發生牙痛病,給產婦的生活造成嚴重影響,也不利于其身體恢復。所以,產婦產后應多補充維生素并做好口腔清潔,保持口腔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