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燕

高血壓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目前我國高血壓患者總人數已經超過1億。老年人作為高血壓發病率最高的人群,占我國高血壓患者總人數的70%。高血壓能引發各種心腦血管疾病,使老年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嚴重的影響。我國每年因高血壓引發的老年人腦卒中死亡率達到44%。日常生活中該如何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護理呢?
藥物護理是老年人控制高血壓的主要方法。隨著身體機能的減退,為了控制血壓,同時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形成,老年人都會選擇適合自己的降壓藥物。當舒張壓低于70毫米汞柱,收縮壓在150~179毫米汞柱時,患者可使用小劑量的利尿劑或鈣離子拮抗劑,如纈沙坦、卡托普利以及地平類藥物;當舒張壓低于70毫米汞柱、收縮壓大于180毫米汞柱時,或是收縮壓大于150毫米汞柱、舒張壓大于70毫米汞柱時,選用常規的控壓藥物治療。老年人在服用藥物時,要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至最佳劑量。老年高血壓患者應避免快速降低血壓,60歲以上的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動脈硬化,血壓降得太快或者太低,會讓患者感到頭昏乏力,甚至誘發腦血栓等嚴重后果。當血壓控制不理想時,患者可換用另一種藥物或小劑量聯合用藥,做到緩慢適度,逐漸達到理想血壓。患者最好選用長效降壓藥,減少血壓波動,防止器官損害。患者應定期測量血壓,根據血壓水平調整用藥劑量。老年高血壓患者常常合并多種疾病,需多藥聯合治療,要注意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
1.多運動。老年高血壓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進行一定的體育運動,如散步、太極拳、健身氣功等。
2.保持充足的睡眠。患者晚上要按時入睡,不要熬夜,睡眠時間控制在8個小時左右。
3.保持體重。患者要避免肥胖或超重引發高血壓。
4.適時增減衣物。氣溫變化可引起血壓升高,因此,老年高血壓患者需要注意根據天氣變化適時增減衣物,做好個人防護。
5.做好血壓監控。老年高血壓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掌握正確測量血壓的方法。患者在運動后的半個小時內不要進行血壓的測量;在測量時要保持心情平靜,身體不要移動,血壓測量儀器的連接袖帶與橡皮管保持暢通,盡量做到定時間、定體位、定血壓計,以減少誤差。
老年高血壓患者要盡量保持心態平靜,減少焦慮、緊張、激動的情緒。部分老年高血壓患者伴有各種心腦血管疾病,護理人員一定要注意老年人的情緒變化,避免老年高血壓患者因心理受到刺激而使血壓升高,引發冠心病、腦卒中等。
焦慮、易怒等情緒會引起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血壓迅速升高,因此,護理人員要引導患者適當放松。若發現患者情緒可能失控時,要馬上讓患者在安靜的地方獨處,并指導患者通過深呼吸等方式放松身心,穩定情緒,避免血壓的升高。
老年高血壓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人際交往。多和朋友交流,排解心中的壓力,并逐漸培養興趣愛好等,都可以幫助老年高血壓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緒,有助于穩定血壓。
1.限鹽。老年高血壓患者每日鹽的攝入量應少于6克,盡量不放含鹽量較多的調味品,如醬油等,少吃腌漬食物等。
2.限糖。長期高血糖不但會加重動脈粥樣硬化的程度,而且易引發糖尿病,對高血壓病人是雪上加霜。
3.低熱量飲食。患者要避免進食肥肉、動物的內臟,減少豬肉、牛肉、羊肉等的食用。低熱量飲食能幫助患者控制體重,間接幫助高血壓患者控制血壓。如果高血壓患者體型肥胖,一定要控制好熱量攝入。
4.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煙限酒,避免飲用濃咖啡、濃茶等飲品。
5.注意膳食結構。在每天的飲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應保持在200~300克之間。患者應適當補充優質蛋白質,可進食乳制品、豆制品、魚肉、蝦、雞肉等,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如芹菜、韭菜、西蘭花、土豆、蘋果、梨、山楂、香蕉和橙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