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華

女性在懷孕期間很容易發生貧血。這是因為女性懷孕后,血容量于妊娠6~8周開始增加,至妊娠32~34周達高峰,血容量增加40%~45%,平均增加1450mL。其中血漿增加約1000mL,紅細胞增加約450mL,血漿增加多于紅細胞增加,導致血液稀釋,出現“生理性貧血”。如果孕婦在孕前就患有貧血,懷孕后就會更加嚴重。女性在懷孕期間出現貧血,會對自身和胎兒造成哪些影響?又該如何預防呢?
(一)對孕婦的影響
1.貧血孕婦的抵抗力差,容易發生感染。如果分娩方式是剖腹產,那么其子宮切口和腹部切口都很容易發生感染。如果分娩方式是順產,那么會陰傷口也很容易發生感染。妊娠貧血的孕婦,生完寶寶后,身體抵抗力會明顯降低,容易患感冒、肺炎、尿路感染、盆腔感染等疾病。
2.貧血孕婦血液攜氧能力下降,全身組織器官缺氧,容易發生妊娠期高血壓疾病。
3.重度貧血的孕婦,心肌缺氧可導致貧血性心臟病,加重心臟負擔,甚至發生心衰。
4.貧血孕婦子宮平滑肌缺氧容易造成子宮收縮不良,發生產后出血。而且,貧血孕婦對失血的耐受性明顯降低,容易發生失血性休克。一旦休克,子宮平滑肌缺氧加重,又會加重子宮收縮不良,且對藥物敏感性降低,加重產后出血。
5.貧血的孕產婦往往營養不良,會影響乳汁分泌。
(二)對胎兒的影響
1.孕婦貧血,經胎盤提供的營養物質不足,不能滿足胎兒生長發育所需。容易出現胎兒生長受限,出生體重不足5斤,存在先天發育不良,后天也會因為體質較差而經常生病。另外,孕婦貧血還容易導致胎兒早產。
2.孕婦貧血,經胎盤供氧不足,胎兒長期處于慢性缺氧的環境中。容易出現胎兒窘迫,甚至死胎,分娩時胎兒容易出現缺氧、窒息、缺血缺氧性腦病。
3.巨幼細胞貧血患者,因葉酸缺乏,容易導致胎兒出現開放性神經管畸形。
4.巨幼細胞貧血患者,因維生素B12缺乏,容易導致胎兒出現智力低下,機體免疫力低下等情況。
(一)合理的營養攝入
為了預防妊娠貧血的出現,孕婦應該保證合理的營養攝入,改變不良飲食習慣,多食新鮮蔬菜、水果、肉類、動物肝腎等食物。新鮮蔬菜、水果富含維生素C及葉酸,肉類、動物肝腎等食物富含鐵劑。
(二)積極治療易引起貧血的疾病
妊娠前,備孕的女性應積極治療失血性疾病,如月經過多等,以增加鐵儲備。胃腸道功能紊亂的孕婦應及時就診,積極對癥處理。消化不良的孕婦可以少食多餐。
(三)注意對鐵元素的補充
懷孕后由于胎兒生長發育及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孕婦對鐵的需要量大大增加。因此,孕婦可以從妊娠4個月開始補充鐵劑。如在醫生指導下每日口服多糖鐵復合物、硫酸亞鐵等藥物,定期復查血常規、鐵蛋白。對中重度缺鐵性貧血,或因嚴重胃腸道反應不能口服鐵劑或口服鐵劑無效者可選擇注射鐵劑。
缺鐵性貧血主要表現為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但是地中海貧血也表現為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而地中海貧血是一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孕婦不能常規口服鐵劑補鐵,只有存在鐵缺乏時才需要補充鐵劑,否則會造成鐵超負荷。因此,孕婦孕期一定要建卡,進行正規產檢,篩查是否為地中海貧血。地中海貧血孕婦應在孕期定期監測血清鐵蛋白,以確定是否需要補充鐵劑,劑量需依據血紅蛋白濃度及血清鐵蛋白水平調整。
(四)必要時輸血
多數缺鐵性貧血的孕婦經補充鐵劑治療后不需輸血。多數巨幼細胞貧血的孕婦經葉酸、維生素B12治療后不需輸血。但當血紅蛋白含量低于70g/L時,建議少量間斷輸血。
妊娠貧血是一種常見的妊娠并發癥,會對孕婦和胎兒均會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孕婦一定要對妊娠貧血引起足夠的重視,全面了解妊娠貧血的預防措施,做好預防工作。一旦發生妊娠貧血,孕婦也不要過于恐懼和驚慌,大多數可以通過飲食調整和口服鐵劑來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