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會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疫”,讓幼兒2020年的生活和學習軌跡變得不同。疫情之下,教育孩子成了父母最重要的事業。家長苦惱的問題有兩點。一是擔心幼兒園開園后,“宅”家許久的孩子能否盡快適應。二是擔心大班的孩子即將進入小學,可是“宅”在家里怎么做入學準備。針對家園銜接,可通過“一同步、二準備、三保持”策略,幫助幼兒緩解入園焦慮,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針對幼小銜接,家長可通過幫助孩子做好習慣、情感和能力各方面的銜接來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即將到來的小學生活。通過上述策略,幫助家長在戰“疫”下,科學打贏“銜接”戰役。
“一同步、二準備、三保持”,科學做好家園銜接,幫助幼兒緩解入園焦慮、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
(一)“一同步”——作息同步
父母要注意,即使是“宅”在家里,在生活作息上要盡量做到“家園同步”,將家庭生活和幼兒園一日作息保持一致。不熬夜,幫助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良好生活習慣。全家共同營造健康的居家生活作息,有助于激發孩子的自主管理意識,提升生活中的自主管理能力。如果孩子的作息規律被打亂了,現在也要開始進行調整,保證孩子充分的休息,做到起居有序。
(二)“二準備”——物質準備和心理準備
1.物質準備。雖然全國多地區的疫情情況有所好轉,但是仍然不能松懈?,F在孩子在園是否需要戴口罩仍存在爭議,但多地出臺的幼兒園防控工作指導意見中均明確表示在來園和離園途中,孩子和家長必須戴口罩。所以,口罩仍然是必要的物質儲備之一。另外,在入園前,需要提交幼兒14天體溫檢測表。在入園后,每天早上家長仍然要測量幼兒體溫。
2.心理準備。在即將開園的日子里,家長要幫助孩子做好心理準備。利用輕松愉悅的閑暇時光,和孩子聊一聊幼兒園,給孩子“吹吹風”,告訴孩子爸爸媽媽要去上班了,他們也馬上要去幼兒園了。這樣的心理暗示,會有助于孩子緩解分離的焦慮。
(三)“三保持”——保持師生聯系、保溫師友之情、保有自主能力
1.保持師生聯系。家長和老師預約,通過線上各種方式保持聯系,聊一聊孩子的日常,談一談近期的目標和打算,讓孩子們隔空擁抱老師,感受老師的思念和愛。
2.保溫師友之情。告訴孩子,我們居家隔離的只是病毒,不是愛。和孩子聊聊幼兒園的人和事,幫助孩子減少陌生感。和同伴線上視頻通話,保溫師友之情。
3.保有自主能力。居家期間,對孩子千萬不要包辦代替得過多。保有自主能力,孩子們才能盡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鼓勵孩子在家進行自我服務類勞動,如穿脫衣服、洗手刷牙、喝水吃飯和整理玩具等。鼓勵孩子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地參與家庭服務勞動,如端碗遞筷、摘菜剝豆、澆花灑水以及疊衣收納等。
目前,大班幼兒的家長擔憂的是孩子每天待在家里什么也學不了該怎么辦。由此可以看出,多數家長仍然認為幼小銜接就是提前學習小學的知識。其實,幼小銜接不僅僅是知識層面的銜接,孩子需要做好習慣、情感和能力各方面的銜接,才能更好地適應小學生活。
(一)習慣銜接
1.培養時間觀念。在小學的學習生活中,孩子的時間觀念很重要。因此,家長要注重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在家庭中,可以有意識地安排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一些事情,比如上廁所、喝水或準備后續活動需要的用品等,讓孩子逐漸感受一分鐘、十分鐘、半個小時等時間段有多長,都可以做哪些事情。
2.養成良好的坐姿習慣。良好的閱讀和書寫姿勢不僅彰顯個人的精神狀態和修養,更有利于孩子的身體發育和視力健康。進入大班后,家長一定要重視孩子的閱讀和書寫姿勢,坐姿和握筆姿勢都要規范,以養成良好的閱讀和書寫習慣。
3.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想要孩子在學業上走得長遠,就必須幫助孩子養成上課認真聽講的好習慣。家長在家中可以多鼓勵孩子專心完成某件任務或進行一些親子間專注力訓練的小游戲。
(二)情感銜接
離開幼兒園進入小學,是孩子們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家長要幫助孩子在入學前做好心理準備,了解小學的大概面貌,對小學生活產生興趣,萌發向往,做好情感上的銜接。
1.繪本識小學。繪本是一種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的圖文表達形式。而且,詳細描述小學生活的繪本有不少,很多都客觀深入地介紹了小學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可以利用這一資源,通過閱讀繪本來認識小學??梢钥纯蠢L本里的小學和小學生活,可以聽聽繪本里的小學生講講他們的入學適應。這些繪本有《我要上學啦!》《上學一二三》《瑪蒂娜去上學》《小阿力的大學?!贰洞笮l上學去》《不一樣的上學日》《騎著恐龍去上學》《上學的第一天,我的肚子里有蝴蝶》《在教室說錯了沒關系》等,家長可以多收集,讓孩子多閱讀。
2.線上聊小學。孩子們可以通過線上視頻通話等方式和哥哥姐姐們聊一聊小學。通過采訪哥哥姐姐,向他們問一些關于小學各個方面的問題也是了解小學生活不錯的方式。
3.“云參觀”小學。雖然疫情未完全解除期間不能去小學實地參觀,但家長可以通過網絡來幫助孩子查閱小學的各種設施及環境。收集一些小學環境和小學生活照片、視頻,和孩子一起進行小學的“云參觀”。參觀結束后還可以鼓勵孩子用畫筆記錄下心目中的小學。這些做法都可以很好地萌發孩子們對小學的向往。
(三)能力銜接
1.提升孩子的自主意識和獨立能力。在生活中,家長一定要多找機會讓孩子通過自主決定、獨立做事增強其自信,提升孩子的自主意識和獨立能力。例如,家長可以引導和鼓勵孩子進行今日計劃制定和今日活動總結分享。讓孩子思考今天想要做什么,怎樣去做。當然,孩子剛剛開始獨立計劃時,想法可能會天馬行空,這是正常的。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計劃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計劃完成后,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家長要支持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在實施的過程中,也盡量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在睡覺前,引導孩子總結計劃的落實情況,總結收獲,提升能力。

2.提高孩子自我服務和自我管理能力。很多一年級甚至更高年級孩子的父母會有一個苦惱,即孩子總是丟三落四,不是把試卷忘在學校,就是把書落在家里,又或者他們的書包總是亂糟糟的。為了保證孩子們的順利學習,家長每天早上不得不花費一些時間代替孩子整理生活和學習用品。其實,這個問題就是孩子自我服務意識和對物品的自我管理能力欠缺的表現。為了培養孩子的自我服務和自我管理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重視培養孩子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自理能力和習慣,逐漸減少對孩子的代辦和幫助,鼓勵孩子愛護和整理自己的物品等。
的確,疫情之下,教育孩子成了父母最重要的事業。家長們不必焦慮,應調整好心態,科學安排孩子的居家游戲、學習和生活,在戰“疫”中打贏“家園銜接”“幼小銜接”戰役。請相信,將美好的種子播撒在孩子心里,他們內心就會有足夠溫暖而堅定的力量適應即將到來的幼兒園和小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