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佳佳
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位老師,是幼兒的教育者、引導者,還是幼兒的智力開發者。幼兒園教育過程中,家長資源特別重要,要注重家長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促進幼兒健康快樂成長。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可以保證幼兒園教育的有效性,促進幼兒的良好發展。基于此,本文分別從建立親師關系,打下良好基礎;轉變教育理念,共同培育幼兒;利用家長資源,豐富教學內容;創建對話平臺,健全溝通機制四個方面入手,談談幼兒園教育中如何用好家長資源。
在以往的幼兒園教育中,家、園間的配合比較薄弱,原本應該是雙向的聯系卻以教師的單向輸出為主導,未重視家長的意見,撲滅了家長配合的熱情,導致家長資源難以利用,造成了教育資源的浪費。
幼兒教師可以使用調查與交流的方法,了解取得家長資源的配合。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幼兒園應當將幼兒家長當作合作伙伴,意識到家長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價值,實現關系的平等,站在家長的角度上思考問題,定期組織家訪和家長會,了解家長的想法,積極采納家長提出的合理意見。幼兒園教師在與家長溝通時注意溝通技巧,積極與幼兒家長取得交流,營造良好的親師關系,讓家長愿意敞開心扉,主動配合幼兒園的教育活動。充分發揮家長資源的價值,提升幼兒園教育的效果。
為提升幼兒園教學的效果,有效利用家長資源推動幼兒的全面發展,教師應當幫助家長轉變教育理念,使其意識到家庭教育對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意義。
在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常常需要使用一些物質材料,如與活動主題有關的圖片、視頻、音樂以及材料等等。例如,在《城市風貌》課程中,幼兒的爺爺奶奶把珍藏了很久的老照片讓幼兒在課堂上和別的孩子分享。幼兒通過觀察老照片,可以發現城市發生的巨大變化,懂得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能夠讓幼兒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如果平時的教學只是教師單方面收集各種資料,收集到的內容是有限的,在得到幼兒家長的支持后,與幼兒家長一同準備教學材料,可以保證幼兒園教育活動順利開展。
為了調動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的熱情,教師可以對表現優秀的幼兒提出表揚,在家長聯系欄中貼上表揚信,把家長與幼兒整理的資料放在活動室的對應位置,讓幼兒和家長可以更好地分享勞動成果。幼兒的熱情可以潛移默化地帶動家長的熱情。
幼兒家長的職業、文化背景和知識技能各不相同,他們就像是“百科全書”,屬于重要的資源庫。幼兒園應充分挖掘家長的專業優勢,借助家長的獨特資源為幼兒教育提供支持。
比方說,在為幼兒講授地域課程《兵馬俑》時,從事導游的家長借助自身的優勢,繪聲繪色地為幼兒介紹相關的歷史背景、故事傳說和專業知識,讓原本枯燥、趣味性不高的博物館牢牢吸引孩子的眼球。在民風民俗教學活動中,幼兒園可以邀請幼兒的奶奶到園內為孩子們介紹剪紙,教孩子們剪紙的方法,然后讓幼兒實踐。通過這樣的教學形式,幼兒可以在實踐中收獲成功的喜悅,而且家長也可以在這類活動中看到孩子的進步,教育意義顯著。此外,還可以讓幼兒的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的游戲活動。一方面可以鍛煉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另一方面還能夠增進幼兒和家長之間的情感。在游戲過程中,家長可以發現以往家庭教育中的不足,學會與教師配合,一起致力于提升幼兒教育的有效性。
幼兒園如果想開發利用家長資源,需要注重與家長的互動,教師有必要引導家長形成正確的認知。由于家長和教師的職業不同,因而對教育的看法可能存在分歧。針對這一問題,幼兒園教師應當巧妙地利用溝通技巧。
為了實現和幼兒家長的有效溝通,幼兒園應當創建家園對話的平臺,完善幼兒園和家長間的溝通機制。例如,教師可利用QQ、微信等手段實現家校溝通。幼兒園還應當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價值,實現信息的實時共享,逐漸成為家園溝通的主要方式。教師應當不斷提高自身應用網絡的能力,借助信息技術促進家園合作與互動。如果幼兒園的條件允許,最好是建立專門的網站,設立班級主頁,讓家長可以隨時通過網絡了解幼兒的情況。在網站中還需要設置家長園地,家長們可以在里面咨詢問題、指出建議或者是交流心聲。教師可以把育兒經驗上傳到論壇中,供家長學習和參考。
綜上所述,目前,幼兒園對孩子家長資源利用率不高,溝通渠道少,未能充分發揮家長資源在幼兒教育中的價值。為此,幼兒園可以充分參考上述幼兒園教育中家長資源的開發利用策略,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豐富教學資源,提升教學的趣味性,改善教育教學效果,促進幼兒良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