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亮
【摘 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審美品味不斷提高,對音樂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通俗易懂、貼近人們生活,是流行音樂得以流行的重要原因。而戲曲音樂作為我國的傳統藝術,在時代發展的過程中慢慢被取代、被遺忘,日漸凋零。本文以電視音樂節目《國色天香》為例,以戲曲音樂與流行音樂的結合為研究對象,通過對戲曲音樂與流行音樂結合后的唱腔、音樂風格、舞美等進行分析,探尋戲曲音樂與流行音樂的結合形式,并將此模式與戲曲音樂的傳承聯系在一起,探討分析戲曲音樂與流行音樂結合對戲曲音樂傳承的影響。希望本文可以為未來戲曲音樂的傳承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戲曲音樂;流行音樂;結合;《國色天香》;傳承
中圖分類號:J6?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23-0062-02
一、《國色天香》節目簡介
《國色天香》是由天津衛視原創的一檔全部由明星參與競賽的季播真人秀節目,共有兩季。該節目以普通人也能唱戲曲曲藝為導向,對完全沒有接觸過戲曲曲藝的明星進行專業訓練,然后相互競賽。節目邀請音樂界、演藝界、文化界等熱愛戲曲曲藝、渴望實現自我挑戰的一線明星參與進來,每一期節目還會請來某一戲曲曲藝行當的“大家”擔任導師,對明星藝人進行專業輔導。其中第二季尤為有趣,李玉剛從導師變成了策劃人,徹底顛覆了原有的排位賽、保位賽、待定組、危機組、補位賽等復雜程序,改成單周排位、雙周淘汰的賽制,將導師與選手完全綁定,一旦選手淘汰,導師也隨之出局,可謂是同榮辱、共進退,這也是第二季最大的亮點。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選手之間以及導師之間的競爭性,增強了節目的可看性和懸念感,也使得導師更加關注自己的“徒弟”,能全身心地投入。
二、戲曲音樂與流行音樂結合的現狀
中國戲曲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將中國戲曲音樂元素用于流行音樂也并非近年來才開始實踐,20世紀80年代末,流行樂壇就出現了這種流行音樂借鑒戲曲元素的表現形式,當時這種新形式被稱為“戲歌”。這種新型的演唱形式在當時就吸引了廣大的受眾。例如《說唱臉譜》,《說唱臉譜》是一首京劇與流行音樂相結合的戲歌,借鑒京劇的唱腔和旋律,將我國的傳統戲曲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歌曲之中,使整首歌曲亦歌亦戲。《說唱臉譜》屬于京歌,京歌也稱京味歌曲,京歌本身不是京劇選段,是京劇曲調與流行音樂相結合的歌曲。
李谷一在上世紀90年代推出的《前門情思大碗茶》是以民間說唱和京韻大鼓的基本音調為基礎譜寫的歌曲;上世紀90年代廣東著名音樂人朱德榮所創作的《夢北京》,改自流行歌手周慧敏演唱的《紅顏知己》,歌曲中間有一大段京劇女聲唱段作為過門,表現手法獨特,又突出了“夢北京”的主題,讓人過耳難忘。
到了21世紀,華語樂壇小天王周杰倫是將戲曲藝術融合進流行音樂的杰出代表。一首由他創作、李玟演唱的《刀馬旦》是21世紀初期被大家所熟知的流行音樂與中國戲曲元素相結合的作品。該歌曲首先是在曲調方面帶有濃郁的戲曲特色,其次是歌詞中描寫了很多戲曲演出的場面。隨后周杰倫在其歌曲《我的地盤》的MV中,更是把京劇元素與流行hip-hop相結合,讓人驚艷。運用流行音樂的表現形式來演唱傳統戲曲音樂,使廣大群眾重新認識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對中國戲曲音樂的繼承和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三、以《國色天香》看戲曲音樂與流行音樂的結合
(一)兩種唱腔的結合
在該音樂節目中,R&B與京劇唱腔融合的同名曲目《國色天香》尤為經典。國粹京劇以“西皮”和“二簧”為主要聲腔,“西皮”以“宮”調式為主,“二簧”以“商”調式為主?!秶煜恪反饲蓪O鐵麟作詞,袁惟仁與陳彤作曲,李玉剛演唱,開始先以京劇唱腔開頭,用京劇唱腔來演繹流行音樂,之后加入一段R&B,在R&B節奏進入的一瞬間全場沸騰,在最后又回歸到京劇的唱腔??赡軕蚯徊糠执蠹衣牪欢?,但在R&B音樂響起的時候,聽眾就會感受到熟悉的音樂形式。通過這樣的改編,不僅使歌曲曲式更豐富,還能使歌曲被大多數聽眾所接受,引起聽眾的共鳴。
在之前也有很多創作者做到了把R&B與戲曲音樂唱腔相結合,例如周杰倫為電影大片《霍元甲》配唱的同名主題曲,就運用了京劇花旦唱腔。周杰倫把R&B唱法與戲曲唱腔融合得天衣無縫,完美演繹了中國英雄霍元甲那種不畏強敵、敢于獻身的精神。
(二)兩種音樂風格的結合
流行歌曲的編曲在和聲上有著復雜、多樣的特點,在調式調性的選擇上,有著范圍廣的特點,在音色的運用上,又有著豐富的特點,這些特點增強了流行音樂的藝術價值,符合當今社會年輕人的審美觀,從而形成了一種特殊的編曲潮流。
在對歌曲進行編曲時,流行音樂往往喜歡用旋律層面、和聲層面與低音層面的配器,彰顯了編曲者獨特的藝術品味與技術手法。樂器的配置和諧,不僅可以為歌曲塑造個性化的背景音樂,還能為歌曲的整體構思增添一些亮麗的色彩。流行歌曲的樂器配置需要與歌曲想要表現出的風格、意境及內涵相匹配,這樣不僅能夠彰顯出樂器本身的音色特征,還不會影響歌手的聲音特點,使得人聲與樂器實現完美配合。歌曲《國色天香》在編曲時便遵循了這樣的配器規律,在合適的時候、合適的地方添加合適的樂器,使得歌曲的時代性與民族性能夠在演唱中展現出來,同時在歌曲的前奏中加入戲曲所特有的音樂形式,彰顯了傳統韻味。
在《國色天香》這一節目中,由張新與導師姜亦珊帶來了京劇版的《菊花臺》,該曲以古箏開頭,隨后用打擊樂器鼓板、小鑼等調動起全場的氣氛,好像要武斗一樣,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最后加入弦樂,回歸現代流行音樂,多采用連續的切分節奏,強烈的節奏加快了武斗腳步,同時加入文場的樂器,以京劇流水般的伴奏音調出現,京胡和胡琴演奏出的旋律,增加了歌曲的京劇韻味,也給歌曲帶來了動感。
四、《國色天香》對戲曲音樂的傳承產生的影響
《國色天香》這一節目讓很多年輕人從最初的不懂戲曲,到慢慢走進戲曲,再到了解戲曲,這是一個很大的突破。節目不僅弘揚了我國傳統戲曲文化,又吸引了一批現代歌手和觀眾去發掘戲曲的新魅力。與此同時,《國色天香》節目組請了很多戲曲名家擔任選手的導師,這也是對藝術的尊重和負責。
《國色天香》這檔節目的宗旨便是深層次挖掘戲曲藝術的價值。在該節目中,音樂制作人重視流行音樂與戲曲音樂在編曲、舞臺表現、配器等細微環節呈現出的自身規律,從而讓戲曲音樂在與流行音樂結合的過程中,將自身最精華的部分展現出來。首次登上戲曲音樂舞臺的瞿穎,在節目中豫劇名家小香玉是她的老師,她曾說道:“事實上我河南方言不會說,歌曲中的語言都是跟著小香玉老師一個字一個字的學,學得越深入,就會越感覺到戲曲的魅力所在?!弊詈笸昝姥莩恕吧袂薄缎√O果》。
《國色天香》這個節目除了在表現形式與藝術效果上不斷進行嘗試和創新,還在戲曲年輕化的道路上進行有益的探索。要想讓戲曲重新煥發光彩,還是得依靠年輕人,因此節目邀請了一批如霍尊、丫蛋、黃征、張遠等受年輕人喜愛的明星來進行戲曲演繹。在大眾眼里,看戲基本上都是去看“角兒”,明星就相當于是“角兒”了,他們的粉絲會想看到這些明星跟以往不一樣的表現。增強年輕人對于戲曲的了解,哪怕僅僅是了解了戲曲里的一件服飾、一個掛件、一段唱段,也算是實現了《國色天香》的初衷?!秶煜恪吩诓コ龅倪^程中,也不僅僅只關注到了年輕一代,還照顧到了中年群體,例如邀請了莫華倫、李雙江等藝術家來進行幫唱,體現出了電視音樂節目的豐富多彩,也弘揚了傳統藝術?,F如今,觀眾的審美品味日益提升,對于音樂的態度越來越嚴謹,對于電視節目的內涵要求也越來越高,因而在節目中,除了對音樂本身進行展現外,還對戲曲知識以及相關音樂知識進行了介紹與普及,并且還有嘉賓對歌手的點評環節等,這些都有利于進一步提升觀眾的審美品味。《國色天香》中戲曲音樂與流行音樂相結合的音樂形式吸引了大多數人的目光,讓大家重拾了對戲曲音樂的興趣與喜愛,讓戲曲音樂更加深入人心。
總之,電視音樂節目《國色天香》對于戲曲音樂與流行音樂的結合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它讓廣大群眾看到了戲曲音樂不是陳舊的,戲曲音樂也可以很時尚,也可以很流行。這些年輕化的明星在節目中進行體驗,直接影響了我國年輕人的審美取向。《國色天香》作為一檔戲曲真人秀節目,具有自己獨特的魅力,以故事化的呈現方式讓觀眾參與其中。與此同時,節目對于傳統藝術的充分尊重,也讓其變得更加充滿魅力。傳統戲曲作為我國重要的文化資源,需要我們年輕一代去傳承,去發揚光大。
我國很多地方都有獨具特色的戲曲文化,例如我們河南就有豫劇。戲曲在中國有著非常輝煌的歷史,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義務了解戲曲,為戲曲的傳承和發展做出努力。
參考文獻:
[1]何可人,毋張明.困境與出路:從戲曲廣播操的音樂探微看戲曲推廣[J].當代音樂,2019,(04):167.
[2]張艷麗.傳統戲曲融入學前教育專業聲樂課的實踐探索[J].當代音樂,2018,(08):46.
[3]侯俊彩.中國流行音樂融入戲曲元素的現象分析[J].新鄉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6):131.
[4]于廣華.論當前流行歌曲的后現代拼貼特質——以周杰倫歌曲創作為例[J].當代音樂,2016,(02):85.
[5]楊楠.窺中國風歌曲之奧妙——對“卷珠簾”和“菊花臺”的比較賞析[J].當代音樂,2015,(18):130.
[6]蔡黎飛.戲曲元素在流行音樂中的特色發展[J].戲劇之家,2015,(10):21.
[7]任紅軍,湯闊.戲曲元素在電子音樂創作中的運用[J].當代音樂,20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