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祖鵬 師晟
【摘 要】形象的角色定位是大眾對某一類社會形象的承擔者在進行綜合認識后形成的整體印象和界定。在視覺文化時代,各類形象通過媒體傳輸到人們眼中,不同形象會顯示出不同的視覺特征,從而使人們對其進行判斷,以此來定位其角色身份。不同的形象會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地進行自我塑造與自我調整,要完全認知某一形象群體,不僅僅要對其角色的認知范疇進行界定,還要從媒體、日常生活出發進行角色定位。本文從影視形象、教育形象、醫務形象三方面進行研究,進而分析形象的角色傳播意義、價值與精神。
【關鍵詞】視覺形象;視覺傳播;角色定位
中圖分類號:G20?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23-0195-02
一、影視形象的角色傳播意義
(一)經典影視形象——以電影《教父》為例
《教父》是電影史上一部富有傳奇色彩的經典之作,它來源于意大利裔美國作家馬里奧·普佐的同名小說《教父》,其中主要講述了美國黑幫家族的故事,描繪了當時美國黑幫之間的明爭暗斗,同時也揭露了西方社會的黑暗與殘酷。此電影圍繞著老教父和新教父的權力交接展開。黑手黨起源于意大利,根據地在西西里島,最初是一幫貧苦農民為求生存而聯合在一起成立的組織,成員之間相互幫持,為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人主持公道,但隨著時代發展慢慢走向了歧途,成為了運用暴力來獲取利益的黑惡組織。后來,由于“美國夢”浪潮興起,大量人口涌向美國,黑手黨也隨之涌入,進而在美國建立了自己的勢力,影片當中的柯里昂家族就完美地呈現了當時的情景。
在影片開頭,幽暗的房間里一位入殮師向老教父訴說來由,以尋求幫助,由于西西里的傳統,在女兒婚禮當天不能拒絕任何請求,因而許多人借此機會來找教父。這一鏡頭也被評為電影史上最偉大的10個開場鏡頭之一。當鏡頭呈現出教父的樣子時,一種兇狠、桀驁的感覺撲面而來,這是這個角色的第一印象。但在之后,老教父在女兒的婚禮上卻顯得溫柔祥和,他提醒教子要多花時間陪伴家人,對兒子邁克的思念也溢于言表,胸前的玫瑰裝飾又為其增添了一絲浪漫。在開場的婚禮上,柯里昂家族正準備拍照的時候,由于主角邁克還沒有出現,老教父便下令延遲了拍照,一方面可以看出老教父看重這個小兒子,另一方面也能夠說明他注重家族的傳統。維托·柯里昂是影片中最為出神的角色,他說話慢聲細語卻不怒自威,面對前來求助的人,總能以自己的方式讓對方記住自己的人情,但在該下狠手之時也絕不手軟。
這正是影片的精彩之處,黑社會并不只是殘暴和血腥,它也可以像普通家庭一樣溫馨,就好比小貓小狗舔舐幼崽人們不會覺得稀奇,但像獅子老虎舔舐幼崽大家都會為之贊嘆,殘暴下的溫柔顯得尤為珍貴。
(二)影視形象的傳播意義
電影《教父》從1972年上映至今,一直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盡管它時長達到近3個小時,故事結構龐大,人物關系復雜,但絲毫沒有影響這部巨作的魅力。電影本質上是敘事,在有限的時間里,生動地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而在《教父》的故事中,觀眾會摒棄自己原有的價值觀,站在影片中角色內心的角度,去反觀《教父》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在影片世界里,道德的原則緊緊靠攏著老教父的為人處世,而普通人的正義和規定,正是老教父的底線與守則。
“教父”的形象已經成為世界電影史上的一個經典形象,同時也是一個里程碑式的形象符號。從影視傳播學的角度來看,電影絕大部分是作為依附在物質載體上的信息而存在的,隨著物質載體的多元化,觀眾的需求也變得多元,因而影視傳播不僅僅是單向的傳播,而是以規律、共鳴的形式存在的。影視比書本等傳統媒體擁有更為強勁的技術支持和更為多樣的傳播渠道,深深地影響著觀眾的日常生活與精神需求以及社會的經濟層面與文化層面。
在影視領域,我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場空間。因此,影視工作者需要將中國卓越的文化通過此種媒介傳達到大眾的眼中,給予我們廣大的受眾以正確的審美觀點和藝術認知,從而使大眾的精神世界得到升華。
二、教育形象的角色傳播價值
(一)優秀教師形象——以湘潭大學滄南教授為例
滄南教授是湘潭大學一名哲學系的老教授,他一生都在潛心研究毛澤東思想,并進行教學和弘揚。現如今,他的毛澤東思想研究成果已在全國毛澤東思想研究領域產生了舉足輕重的影響,然而他依舊孜孜不倦,立德樹人,為新時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繼續貢獻一份力量。
2015年,滄南教授發起設立了“滄南獎學金”,用于獎勵、資助那些品學兼優的學生,激勵哲學系的大學本科生和研究生勤學奮斗。現如今,滄南教授已到了96歲高齡,但在離休后仍然致力于為年輕人服務,同時負責本科生輔導工作,并堅持給學生上黨課400余場。另外教育部稱,滄南教授資助了40多萬元用于幫助那些貧困的求學學生。2019年,為了宣傳他的先進事跡,教育部決定為滄南教授授予“全國優秀教師”榮譽稱號,號召全國廣大教師向滄南教授學習,以弘揚其無私奉獻的精神。
滄南教授作為優秀教師形象的代表,其形象特點更多的是體現在內在形象上,而非外在形象上。其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對教育事業的孜孜不倦在教育行業中插起了一面旗幟,為從事教育行業的廣大教師樹立了最為杰出的榜樣。
(二)教育形象的傳播價值
滄南教授自始至終堅守著初心,窮極一生將毛澤東思想進行弘揚,致力于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他知行合一,堅定不移地投身于黨建研究工作和教育事業,并且以身作則,始終堅守在一線教學,贏得了廣大群眾的贊許。這種窮極一生將自己深厚的學識無私奉獻出來的舉動,無疑在萬千學子的內心深處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優秀教師形象的傳播有利于教育行業的發展,并有利于完善社會公眾對教師形象的認知。教師的個人形象與教師的團體形象之間具有協調作用,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社會關系,通過教師的教育行為以及職業意識和社會意識的互動,也能對教育行業產生一定的影響。與此同時,傳播有關于教師行為的正面事件能夠提升教師的社會形象,從而構建有利于教育發展的社會環境,實現公眾對教師教育形象的認同。
三、醫務形象的角色傳播精神
(一)杰出醫務形象——以魏縣中醫醫院張軍海為例
魏縣中醫醫院的張軍海從事醫療行業二十多年,一直認真學習新的醫學理論,不斷鍛煉自己的實踐技能,以實際行動來踐行一名優秀醫生的責任和承諾,同時也獲得了病人和民眾的表揚和贊許。張軍海在醫療事業上奉獻了許多,也得到了他應有的榮譽,他在2003年就被評為副主任醫師,所獲獎項也是數不勝數,他為醫療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醫務工作者的形象往往是穿一身素白的工作服,善良與專注是這個職業最大的特點。張軍海是所有醫務人員多年來辛勤工作的真實寫照,他們犧牲了陪伴家人的時間,或許內心也曾為此感到愧疚,但他們始終堅持自己的立場,捍衛人民的健康。當今社會中,像張軍海這樣的醫生還有很多,他們不斷地為自己的信仰而努力,時刻堅守著一名醫務工作者的初心與使命。
(二)醫務形象的傳播精神
醫務形象是隨著醫學的發展而延伸出來的,醫學已然成為一門科學,而醫務形象的核心就是醫學當中的人文精神。醫學人文精神通常代表著人們心中醫生最基本的價值導向,也可以說是對生命的尊重與關愛。總之,醫學的目的自始至終就是保護人類的生命安全。人文精神是杰出醫務形象中蘊含的一種獨特的思想意識,其核心要求是以人為本,著重強調人的價值。而現如今,我們國家的醫學教育被傳統刻板的醫學教育模式所影響,基本都是以理論知識教育和實踐技能培訓為重點,而漸漸忽視了醫學人文教育的發展。因此,加強現代醫生人文素養的培養,促使其秉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樹立良好的醫務形象,是醫務工作發展的關鍵。
近年來,媒體對醫務工作者的報道逐漸增多,而媒體所展示的醫務形象塑造了公眾對于醫務工作者的認知。醫務形象的傳播對廣大民眾有非常深刻的影響,能夠促進醫院以更加人性化的方式服務大眾,也有利于年輕醫生的成長,從而推動醫療行業更好的發展。在醫療行業的教育、管理和具體實踐中,要多多鼓勵年輕醫生,幫助他們克服醫學恐懼,解決醫學難題,引導他們從醫療、道德和法律角度共同思考,從而更好地從事醫療行業。傳播杰出醫務形象,不但能夠提高醫務工作者的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也會使醫療行業擁有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使醫務工作者的工作得到應有的尊重。
四、結語
影視、教育、醫務領域的形象傳播在社會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對于形象角色的界定和規范,媒體的視覺宣傳是尤為關鍵的一環。良好的媒體引導能夠在社會當中產生正能量,讓受眾看到事情的真相,相反,如果媒體不能恰當地履行自身的職能,必然會蒙蔽受眾的雙眼,隨之也會帶來很多負面影響。所以說,各種各樣媒體的產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而公眾的判斷和定位往往就來源于此。
在現代社會中,影視形象始終充斥在大眾眼中,影視形象會影響觀眾的審美傾向,影視人物往往具有鮮明的風格,人物的形象特征也會反映時代的方方面面,進而引導公眾的價值觀。而優秀教育形象的樹立,是關乎國家未來發展的關鍵所在,優秀的教育形象不僅能給受教育者帶來信心,也可以為教育者提供正確的引導,相反,負面的教育形象會使社會大眾對整體教育行業抱有一種消極的態度。杰出醫務工作者視覺形象的確立,引導著社會大眾對醫務工作者的看法,同時能夠增強醫務工作者的責任感,不僅能夠更好地促進醫療行業的發展,而且可以在大眾心中樹立起崇高的醫務形象,以更好地發揚人文主義精神。
參考文獻:
[1]李艷.視覺形象設計的創造與傳播[J].輕紡工業與技術,2016,(02).
[2]馬里奧·普佐.教父[M].江蘇文藝出版社,2014,(01).
[3]劉嘉瑩.影視形象傳播研究——以演員“王寶強”角色形象傳播為例[J].品牌(下半月),2015,(06).
[4]黃杰漢.淺析小說<教父>中邁克·柯利昂的角色轉變過程[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06).
[5]王胡英.高校優秀輔導員角色形象研究[D].浙江大學,2017,(06).
[6]師晟,李敏.教師教育形象的視覺傳播行為[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4,(08).
[7]李楠.網絡新聞中醫生媒介形象研究[D].南京大學,2013,(05).
[8]孫宏亮,姜蘭姝,宮福清,高坤.青年醫生培養中加強醫學人文精神教育的意義及措施[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