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裴沛

【摘 要】:目的:研究糖尿病腎病患者在臨床檢驗過程中,尿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的所發揮的效果。方法:采集2017年9月至2019年9收治到本院接受糖尿病治療的50例患者,將其作為本次研究的實驗組,同時再采集同一時間來本院進行身體檢查,其結果呈現正常的50名正常人,將其作為本次研究的對照組,比較兩組人員的尿蛋白以及尿微量白蛋白的情形。結果:根據試驗結果表示,實驗組中患者的尿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呈現結果為陽性的幾率要明顯地大于對照組,此時具有差異,具備統計學的意義,即(P<0.05)。結論:根據糖尿病腎病患者的檢驗數據,不難看出,尿蛋白指標及微量白蛋白指標均都要大大地高于普通人群,所以在進行病癥篩查的過程中可以發揮出顯著的臨床作用,值得進一步地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檢驗;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248.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6-18--01
1 引言
糖尿病腎病作為糖尿病患者比較多見的一項合并癥,患上該項病癥的患者通常具有十年以上的糖尿病史。現如今,伴隨我國糖尿病腎病發病的幾率不斷提升,已經成為末期腎衰竭的首要因素之一,長期以來,都會誘發多種多樣的身體代謝紊亂,嚴重時還會危害到人體的生命健康,所以,為患者提供專業化的前期診斷并提供有效地防治手段對于糖尿病腎病患者來說極為關鍵。
2 臨床資料
2.1 一般資料
采集2017年9月至2019年9收治到本院接受糖尿病治療的50例患者,將其作為本次研究的實驗組,這些患者都已經符合世界衛生組織對糖尿病的評定標準,其中包括28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實驗組中患者的年齡浮動在24歲至77歲的區間內,平均年齡是54.8歲,實驗組患者的患上的糖尿病平均周期為7.4年,患者呈現出身體消瘦、暴飲、暴食、尿液較多以及口干舌燥等表征。同時再采集同一時間來本院進行身體檢查,其結果呈現正常的50名正常人,將其作為本次研究的對照組,在此之中包含男性25人,女性25人,年齡浮動在24至76歲之間,平均年齡54.3歲。實驗組和對照組中人員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上都有差異,不具備統計學的意義。
2.2 治療方法
比較實驗組與對照組人員的尿蛋白指標及尿微量白蛋白指標狀況。具體來說,在患者接受檢查之前,需要告知患者要確保自己空腹12h,接著再為患者提供第二天早晨尿液地抽檢,抽檢期間,需要遵循如下幾個數量標準,首次抽檢尿10mL、中段尿液5mL。然后再將上述尿液開展4000r/min的離心活動,持續進行5分鐘。然后工作人員才抽取上清予以免疫比濁法檢測,最后再使用尿液分析裝置以及有關的測定試紙開展尿蛋白核查工作,除此之外,工作人員需要選取全自動生化分析裝置以及相匹配的試劑盒檢測尿微量白蛋白的實際情況。
2.3 統計學方法
應用數據工具即SPSS22.0予以進一步地數據分析,在計量資料方面,要求通過平均值呈現,接著再進行t檢驗,具備統計學的意義,即(P<0.05)。
3 實驗結果
根據試驗結果表示,實驗組中患者的尿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呈現結果為陽性的幾率要明顯地大于對照組,此時具有差異,具備統計學的意義,即(P<0.05)。
4 討論
糖尿病屬于臨床治療中比較多的慢性疾病之一,其發病的幾率正趨于上升,根據流行病學的有關資料,當前,我國糖尿病發病的總體人數已經遠遠超出一億,同時絕大多數都發病于中老年患者,究其原因,這和患者所處的外部環境有密切的關系,同時也離不開年齡層次以及遺傳因子和生活習慣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具體來說,一型糖尿病患者在人類的每一個年齡層次都有可能出現,同時這種疾病發病起來較為緊急。根據長期的臨床經驗可以發現,糖尿病本身對病患的損傷是有限的,但是因為患者長時間處在機體高血糖情況下,病患的身體組織及細胞都會遭到不良作用,從而會產生大量的并發癥。在所有并發癥之中,作為嚴峻的一項并發癥即為糖尿病腎病,它發病的機制還很難確定,由于患者的腎臟血流動力學出現變化,所以就會造成患者的代謝功能受到負面影響,由此一來,患者的腎臟功能也會隨之受到影響。
根據臨床資料,糖尿病腎病發展通常可以劃分定五個時期,具體如下:在第一時期中,由于受到腎臟體積較大以及腎小球濾過率提升的影響,一些細微的病變在這一時期未出現明顯改變,也未產生顯著性的病理組織損害,在該時期,相關的醫護人員為患者提供有效的血糖調控可以相應地減緩腎病的惡化;在第二時期,患者會出現蛋白尿的情形,而且還會面臨腎小球底膜不斷加厚的問題,再加上系膜區生成的基質較多,該時期持續的周期相對較長;在第三時期,此時患者的腎小球濾過的比率會不斷減少,而且腎小球還會發生病變,患者在活動之后生成的尿蛋白數量較多,有時候還會生成微量白蛋白,此時患者的血壓也會不斷上升。面對這種情形,如果患者能夠服用針對性的藥物,可以相應地降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進而緩解患者病情。在第四個時期之中,患者的腎小球濾過比率還會大幅度的降低,患者出現蛋白尿的病癥十分明顯。在第五個時期,由于患者受到終末期腎衰竭的影響,會產生腎小球硬化的問題,情形嚴重的患者還會患上尿毒癥。
一般來說,蛋白尿也就是患者的尿液中包含了大量的蛋白質,而普通人體尿液中會出現少量的小分子蛋白,所以在尿常規檢測中不容易被發生。不過腎臟病患者的尿液中很容易檢測出蛋白質,這也就成為核查腎病狀況的有效方法之一。微量白蛋白同樣檢測糖尿病腎病以及高血壓腎病的關鍵性指標,如果人體的腎臟功能出現反常,那么在尿液中就會檢測出微量白蛋白,因為糖尿病患者長期處在高血糖的狀態下,所以使得腎臟中的細胞結構發生顯著性變化,進而損害了腎臟的正常功能。根據試驗結果表示,實驗組中患者的尿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呈現結果為陽性的幾率要明顯地大于對照組,此時具有差異,具備統計學的意義,即(P<0.05)。所以,尿蛋白指標及微量白蛋白指標均都要大幅度地高于普通人群,因此在進行病癥篩查的過程中可以發揮出顯著的臨床作用,值得進一步地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蘇勇.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腎病檢驗中的應用分析[J].醫學信息,2015(31):65-66.
田延新.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腎病檢驗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21):134-135.
高磊.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腎病檢驗中的應用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12期),2015(05):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