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璐 黃麗偉 梁偉 蒙紅玉 胡帶翠

【摘 要】目的探討循證護理在冠狀動脈CT血管造影(冠脈CTA)檢查中應用的效果。方法選在我院放射科行冠狀動脈CTA檢查的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循證護理;比較兩組檢查圖像質量。結果觀察組檢查圖象質量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循證護理在冠狀動脈CTA檢查中的應用,有效改善檢查質量,提高檢查效果。
【關鍵詞】冠狀動脈CTA;循證護理;檢查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6-18--02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CHD)目前認為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或血管痙攣等原因所致冠狀動脈狹窄或阻塞導致的心肌缺血、缺氧,嚴重者可引起心肌壞死的心臟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轉變,我國CHD的發病率及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3]。冠心病的發生與冠狀動脈病變程度呈相關性。如何早發現冠狀動脈的病變程度,并做好二級預防是近年來的研究熱點。冠脈CTA檢查能實現對動脈管壁細微結構的清晰顯示,成為冠狀動脈檢查的關鍵性手段[1]。而患者的呼吸、心率、咳嗽等均會影響冠狀動脈CTA檢查質量,致使檢查失敗。為此,本研究將循證護理應用于冠狀動脈CTA檢查患者中,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2019年06月~11月在我院放射科行冠狀動脈CTA檢查的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入選標準:經醫師確定需行冠狀動脈CTA檢查,無惡性腫瘤等疾;無精神行為異常;無認知、溝通功能障礙;知情同意。按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等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50例:男34例,女16例;年齡47~72(57.12±9.53)歲;學歷:大專及以上20例,高中及中專19例,初中及以下11例。觀察組50例:男35例,女16例;年齡48~71(56.85±9.81)歲;學歷:大專及以上19例,高中及中專18例,初中及以下13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予常規護理,監測生命體征,口頭宣教檢查目的、步驟、注意事項等,對檢查當天飲食進行指導。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循證護理干預,具體如下:(1)成立循證護理小組。(2)提出循證問題:循證小組回顧分析我院行冠狀動脈CTA檢查的患者情況,就檢查、護理資料實施分析,確定循證問題為“提高冠狀動脈CTA檢查質量”。(2)循證分析:圍繞詢證問題,基于調查研究法、專家征詢、討論交流法進行分析。(3)循證支持:以“冠狀動脈CTA檢查”、“檢查質量”為關鍵詞,在中文期刊數據庫檢索,獲取相關文獻資料。(4)基于分析結果、循證結果,結合患者需求及我院實際情況,確定護理措施如下:①規范檢查護理:A、編制“冠狀動脈CTA檢查患者護理手冊”。放射科護理人員人手1冊,便于參照學習。B、培訓:內容包括:冠狀動脈CTA檢查原理、CTA檢查質量影響因素、護理配合需求、檢查前準備項目、評估項目、患者心率監測及調控、檢查知識宣教等。②檢查知識宣教:A、向行冠狀動脈CTA檢查的患者發放“冠狀動脈CTA檢查知識宣教表”列舉檢查準備內容、配合要求、注意事項等,強化患者對CTA檢查的認知,配合護理人員開展工作,以保證檢查質量。B、觀看宣教視頻:視屏內容包括CTA檢查流程、各階段操作、呼吸調控、注意事項及不良反應等。③呼吸訓練指導:人員指導患者深吸氣,緩慢勻速呼出氣體,呼出時間控制在6~8s,再深吸氣(每次吸氣幅度保持一致,吸氣時間6s左右),保持屏氣狀態15s,后緩慢呼氣。重復以上呼吸操作數次。④心率監測與調控:A、心率監測:監測患者血壓、心率,排除心律不齊,并及時報告醫師。若心率低于70次/min。則可安排CTA檢查,反之需實施調控。B、心率調控:若患者心率>70次/min,引導患者靜心休息30~40min,再次心率監測,監測結果仍大于基準值,則遵醫囑口服酒石酸美托洛爾片25~50mg,必要時遵醫囑口含硝酸甘油片2.5mg,待心率小于基準值再進行檢查。
1.3 觀察指標(1)檢查質量。從動脈血管輪廓、偽影情況對檢查圖像進行分析,將檢查質量分為3級。Ⅰ級:圖像顯示血管輪廓清晰,無偽影;Ⅱ級:圖像顯示血管輪廓模糊,局部區域存在偽影;Ⅲ級:圖像顯示血管輪廓存在中斷情況,模糊度較大,偽影面積較大[2]。(2)不良反應發生率。包括周身發熱、出汗口干、惡心嘔吐、蕁麻疹。
1.4 統計學處理 用SPSS22.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等級資料用兩獨立樣本的Wilcoxon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兩組患者檢查圖像質量比較。觀察組患者檢查圖像質量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隨著影像技術的發展,冠狀動脈CTA檢查能為醫師掌握冠狀動脈病情提供依據,便于臨床實施針對性治療[3]。但冠狀動脈CTA檢查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如患者呼吸、情緒等,嚴重影響診斷準確度。冠狀動脈CTA檢查護理能夠有效消除影響因素,以保證檢查質量。本研究在冠狀動脈CTA檢查中應用循證護理,成立循證護理小組,通過回顧性分析確定循證問題,基于調查研究法、專家征詢、討論交流法,從多角度實施循證分析,并通過文獻檢索確定循證支持,提出循證護理措施。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檢查圖像質量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這是由于循證護理的應用,明確了冠狀動脈CTA檢查質量影響因素,并通過文獻檢索獲取循證支持,結合專家征詢結果確定護理措施;有效開展呼吸訓練,以保證患者呼、吸氣幅度均勻、一致,避免因呼吸造成偽影;對患者心率實施監測,調控心率偏大患者,以消除心率因素對檢查質量的影響。
綜上所述,循證護理在冠狀動脈CTA檢查中的應用,能提高檢查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陳維,陳容,譚艷梅,等.心理護理對提高冠狀動脈CTA檢查成功率的作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18):1-3.
王彪,陳興燦,應小豐,等.冠狀動脈追蹤凍結技術在回顧性心電門控下改善冠脈CTA圖像質量的應用價值[J].放射學實踐,2017,32(4):427-430.
張振軍.64排螺旋CT冠脈成像(CTA)在冠心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