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曉霞

合作能力是一個人立足社會必須具備的一種重要能力?!叭硕嗌降?,力眾海移”“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可見合作的價值之重大。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當下的學前教育階段的幼兒所表現出來的合作能力不盡人意。新時代背景下的幼兒教育工作者應緊跟時代發展的脈搏,以新課程、新理念為指導,分析學前幼兒合作能力缺乏的原因,探究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徑。
當下,許多學前幼兒習慣以自我為中心。他們習慣從自主意愿與需要出發,不顧及他人的感受,更無法與他人和睦相處。這種過度的“獨立”自由發展下去,會導致學前幼兒的合作意識、合作能力便逐漸喪失。在幼兒園開展的課程游戲化活動中,不少幼兒不會與同伴交流、互動、協商、合作,缺乏團結互助的意識與能力。學前幼兒合作能力缺乏的原因如下。
1.幼兒因素。幼兒本身合作意識缺乏,不愿意與同伴分享自己的玩具,不愿意與同伴一起玩游戲,與同伴發生矛盾沖突時很少通過協商解決,不能接受他人的合理觀點等。
2.家長因素。家長對幼兒的溺愛放縱,讓幼兒養成嬌生慣養的不良習性。這些幼兒在家里是“小皇帝”,享有特殊的地位,可以隨心所欲,為所欲為。到幼兒園后這些幼兒根本不把他人放在眼里,事事以自我為中心,缺乏與他人合作的意識。
3.教師因素。有的幼兒教師由于幼兒教育觀念陳舊老套,忽視對幼兒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的培養。比如,幼兒在游戲化課程活動中出現幼兒一人根本無法解決,需要尋求與他人的合作才能解決的情況時,教師對幼兒的這種合作性需求置之不理,只是幼兒游戲活動的“旁觀者”。也有些教師對幼兒在游戲化活動中需通過合作解決的問題的“預設”不充分,未能有效地“預設”幼兒的合作時間,導致幼兒游戲化活動的合作僅流于形式,不能有效地開展與深入。
(一)榜樣示范,引導幼兒學會合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會對幼兒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幼兒通常會模仿父母的做法與他人合作交往,父母應為幼兒的合作能力的培養發揮榜樣示范作用。比如,在做飯、打掃衛生等日?;顒又?,爸爸媽媽的通力合作會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幼兒學會合作。
(二)構建情境,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
教師應為學前幼兒合作能力的培養構建良好的情境氛圍,可以通過一些角色扮演或游戲化課程活動來培養學前幼兒的合作能力。
1.角色扮演,培養合作意識。角色扮演是深受幼兒喜歡的活動方式,幼兒在角色扮演過程中必須與合作交往的對象、環境等發生互動,有利于幼兒合作意識的培養。比如,在“娃娃家”主題的角色游戲中,幼兒可以扮演爸爸、媽媽或寶寶的角色,這樣的角色游戲需要幼兒將角色分配好,通過相互合作才能將角色游戲演繹得精彩紛呈。又比如,在美工區域活動中,如果讓幾位幼兒共同完成一幅畫的創作,幼兒需要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才能實現這幅畫的構圖、色彩與內容上的協調一致。
2.授之以漁,鍛煉合作能力。學前幼兒年齡尚小,心智尚未成熟,教師應給學前幼兒以合作方法及策略的指導,以讓幼兒真正學會如何進行合作。比如,在以“星星生活超市”為主題的游戲活動前,教師就應引導幼兒共同商量,分工合作,由哪些幼兒扮演售貨員的角色,哪些幼兒扮演顧客的角色。在幼兒的通力合作下,“星星生活超市”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當幼兒在合作過程中出現矛盾或困惑時,就要讓幼兒學會通過協商解決問題。當然,教師可為幼兒構建生活化的合作情境,讓幼兒在其中真正學會合作的方法與策略,提升合作能力。
教師應準確分析學前幼兒合作能力缺乏的原因,并努力探究行之有效的培養學前幼兒合作意識與能力的途徑,促進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