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娟
【中圖分類號】R473.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6-18--02
隨著年齡的增大,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開始出現骨質疏松、骨質增生、關節炎等癥狀,骨折的危險隨之出現。老年人出現骨折的原因主要是外傷、意外事故導致的,骨折出現的非常突然,對老年人的心理會產生很大的壓力,另外長時間的臥床,也會使老年人的心情更加煩躁、郁悶。所以說對待老年骨折患者,家屬和醫務人員都需要提高重視,除了協助老年人做好日常的傷口護理工作以外,還需要做好病人的心理護理。
王女士今年剛剛當上奶奶,但是在照顧孩子的時候不小心滑倒,導致手臂骨折,王女士平時有多種愛好,比如跳舞、游泳等,雖然患者的傷患部位并不嚴重,但是仍然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恢復,王女士在養傷期間不能參加平時喜歡的活動。在休養期間王女士出現了很大的情緒變化,影響到患者正常的生活,甚至患者不積極配合醫生的指導,經常對家屬發脾氣,不按照醫生的安排恢復治療。
王女士的這種情況在老年骨折患者中并不少見,特別是一些年齡較大的患者,會因此失去對生活的希望,嚴重時還會消極對待治療,因此做好老年人的心理建設,體現人文關懷也是骨折患者護理的重要內容之一。為了做好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建設,幫助患者建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增強戰勝病魔的勇氣和信心,下面我將詳細闡述在日常生活如何護理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
一 緊張焦慮的患者
很多老年骨折患者都是第一次住院治療,或者第一次長時間留院觀察,所以難免在治療過程中出現緊張的情緒,有的患者就在檢查時因為緊張造成二次傷害。
面對這一類患者,首先,醫務人員要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護士要主動的跟患者打招呼、聊天,并且細心記住每個患者的喜愛,例如有的患者喜歡別人叫自己“老師”,有的患者喜歡喝茶等習慣。嫻熟的技術也能在短時間提升醫患關系,從臨床護理實踐來看,具有豐富護理經驗的醫護人員更受患者的喜歡。
其次,指導患者放松自己,例如在注射的時候,患者會因為緊張導致肌肉緊繃,加劇疼痛感,醫護人員可以通過聊天的方式使患者放下心防,或者鼓勵患者進行適當的鍛煉。
最后,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老年骨折患者因為缺少相關的經驗,經常會對護理人員的工作感到陌生,但是因為“不好意思”所以不會直接向醫生詢問,自己在心里偷偷地“嘀咕”,這是醫護人員就要及時地向患者解釋治療方法、功效等,一旦出現血塊、傷口瘀血等情況要盡快的進行處理,打消患者的顧慮。
二 孤獨抑郁的患者
孤獨抑郁的情緒常見于女性患者,像王女士這樣的女性患者,之前經常參與各種活動,但是因為患病所以需要長時間的在床上靜養,所以會感到孤獨的感覺,并且會逐步演變成抑郁的情緒。
面對這種患者,醫護人員更需要投入更多的注意力,首先,幫助患者盡快的適應醫院的環境,當患者住院后要向患者和家屬介紹醫院的位置和醫務人員的情況,并且主動詢問患者的情況,協助患者家屬布置病房,盡可能適應患者在家的生活習慣。
其次,協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病房關系,將骨折的老年患者安排在一間病房,同齡人在一起更加有共同語言,病友的安慰更加能引起患者的共鳴,平時住院期間,患者與患者之間也可以下下棋,聊聊天,緩解抑郁沉悶的心情。護理人員也可以多多關照一些情緒上變化較大的患者,協助他參與到同病房其他患者的活動當中。
三 溝通障礙的患者
有的患者可以因為疾病或者后天的意外,會出現無法溝通的情況,這些患者平時在家中有家屬的陪伴,所以并不感覺有孤單的感覺,但是在醫院環境里,因為無法跟醫護人員進行交流,久而久之會產生沉悶的心情。
首先,針對耳聾、口啞的患者,醫院要培養醫護人員學習簡單、基礎的手語,并且加強青年醫護人員道德的培養,不要在有溝通障礙的患者背后指指點點、說三道四。
其次,醫護人員除了可以通過語言與患者進行溝通外,還要學會利用動作、表情等“語言”,在護理過程中要多跟患者進行眼神接觸,通過患者家屬多多了解患者的思想和想要表達的意思。動作上要盡可能避免弄疼患者,在更換石膏等輔助物品的時候要輕輕地處理,用自己的真心對待患者,患者也能夠感受到醫護人員的真心。
四 不配合治療的患者
首先,耐心向患者解釋,反復宣教。很多不配合的患者之所以不遵循醫生的指導,主要是因為患者不明白醫生的工作內容,所以醫生護理的同時需要向患者解釋每個工作步驟的意義。對于一些生活上的細節和需要注意的問題,不僅要向患者家屬解釋,還要引起患者自身的重視。特別是很多患者經過長時間的臥床會對早期運動產生抵觸心理,為了讓患者主動運動、積極運動,就需要醫護人員多多向患者解釋運動的優勢和需要注意的問題。
其次,有的患者因為經濟問題,所以不想治療,面對這一類患者,醫護人員需要做好家屬的工作,多多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針對患者的經濟情況制定最佳的治療方案。
最后,避免與不配合的患者產生沖突,特別是年輕的醫護人員不應該跟患者產生正面沖突,等到患者心平氣和后再進行溝通,以免發生意外。
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建設非常重要,除了醫護人員的努力之外,還需要家屬的積極配合,針對患者的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