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娜


【摘 要】目的:分析綜合性護理用于老年慢阻肺合并氣胸患者護理中的作用。方法:隨機將2017年4月-2019年4月70例老年慢阻肺合并氣胸患者分為2組,對照組35例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35例接受綜合性護理,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5.71%,明顯低于對照組22.86%,且觀察組出院后1個月生活質量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老年慢阻肺合并氣胸患者實施綜合性護理有助于減少并發癥,提升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老年慢阻肺;氣胸;綜合性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6-18--02
慢阻肺不僅發病率高,且徹底治愈難度大,具有較高的復發率。慢阻肺病程較長,隨著病情的進展會出現多種并發癥,氣胸是其中發生率較高的一種[1]。尤其對于老年慢阻肺患者,伴發氣胸后肺部功能會受到嚴重損傷,生命安全都會受到威脅[2]。通過手術治療能夠改善癥狀,緩解病情,但因為手術創傷明顯,老年患者耐受性差,因而做好護理工作非常重要。本研究具體分析對老年慢阻肺合并氣胸患者實施綜合性護理的價值。
1 對象及方法
1.1 對象
隨機將2017年4月-2019年4月70例老年慢阻肺合并氣胸患者分為2組,均簽署知情同意書,觀察組35例,男23例以及女12例,年齡61-83歲,平均(70.56±6.35)歲;對照組35例,男21例以及女14例,年齡62-81歲,平均(71.42±6.29)歲。2組年齡、性別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僅實施常規護理,包括病情嚴密觀察,做好患者口頭健康宣教,對患者進行基礎生活指導。觀察組則對患者實施綜合性護理,具體內容如下:(1)心理護理:慢阻肺容易反復發作,伴發氣胸后患者不適感強烈,依從度會下降,容易表現出明顯不良情緒。因此護理人員應該詳細向患者介紹慢阻肺與氣胸疾病相關知識以及治療、預后相關知識,通過增加患者了解使患者有正確認識,以減輕患者不良情緒,提升患者依從度。(2)飲食護理:指導患者選擇纖維素含量高、蛋白質含量高、營養豐富的飲食,使患者免疫力得到逐漸改善。鼓勵患者多喝水,加快稀釋排液并排出痰液。(3)并發癥護理:叮囑患者保持最狗休息,提供高濃度吸氧,減輕縫線張力幫助排氣,以預防皮下氣腫。另外對于術后疼痛患者,要幫助患者選擇舒適體位,耐心與患者溝通,指導患者轉移注意力以緩解疼痛,必要時給予布洛芬緩釋膠囊幫助減輕疼痛。另外在患者術后有一定恢復后開始指導其進行康復鍛煉。
1.3 評價指標
術后并發癥:比較兩組患者術后皮下氣腫、疼痛、感染發生率。
生活質量:比較兩組入院時、出院后1個月生活質量,利用SF36量表進行評價,量表總分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方法
數據利用SPSS 23.0分析,計數資料表示為[n(%)],計量資料表示為(),檢驗經X 2、t完成,P<0.05為存在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術后并發癥
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5.71%,明顯低于對照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22.86%(P<0.05),見表1。
2.2 生活質量
入院時兩組生活質量差異不大(P>0.05),出院后1個月觀察組生活質量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慢阻肺會逐漸不可逆的損傷機體肺組織,病情逐漸進展損傷逐漸嚴重,患者會有氣促、呼吸困難、呼吸功能減退等表現,且如果受到外界因素影響,或者機體免疫力減弱,則疾病可能進入急性期,病情加重,治療難度加大,預后更差[3]。通過對合并氣胸的老年慢阻肺患者實施綜合性護理,顯示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5.71%,明顯低于對照組22.86%,另外觀察組出院后1個月生活質量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分析綜合性護理效果明顯的原因是由于綜合性護理除了注重基礎護理實施,同時注重做好患者飲食、心理等方面的護理,使患者能夠以平和心態應對治療,維持健康、科學飲食,同時通過術后并發癥護理,預防性采取措施控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能夠保證手術治療的更高療效。
綜上所述,對老年慢阻肺合并氣胸患者實施綜合性護理能夠減少術后并發癥,提升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王秀花.綜合護理對老年慢阻肺合并氣胸患者的干預效果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2018,28(17):180-181.
蔣艷.對老年慢阻肺合并氣胸患者進行綜合性護理的效果研究[J].當代醫藥論叢,2014,16(14):64-64.
陳樹珍,祝微微,孔令利, 等.老年慢阻肺合并氣胸患者應用綜合性護理的臨床效果[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87):1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