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靜
近期,核心素養的培養成為教學改革的熱門話題。在基礎教育中,音樂作為一門有代表性的人文類學科,在教學中肩負著重要的任務,對于小學生素養的全面提升有著積極的意義。結合多年的教學感悟,筆者認為結合核心素養教育目標,教師可在日常音樂教學中融入體態律動表現。
情境教學法是近年來最熱門的一種教學方式。情境教學的目的是全面調動學生的能動性。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要想培養學生對于音樂的審美素養,首先要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激活學生對美的渴望。奧爾夫理念認為,小學音樂課堂不再是傳統的單純地聽或者唱的課堂,而是調動學生生命中的音樂元素,引導學生即興創造。在奧爾夫理念之下,學生會自然而然進入課堂情境,以激發學生對美的渴望。通過教學及各種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發展音樂感受與鑒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音樂文化素養。由此可見,小學音樂課程肩負著提高學生審美素養和綜合能力的任務。
中低年級的學生學習音樂的時間不長,他們對于音樂有著天性中的理解和領悟。比如結合《祖國祖國我們愛你》,我在課堂上引入多媒體教學情境,將祖國的大好河山呈現出來。學生通過多媒體素材,對祖國大好河山有了強烈的自豪感。再回頭來學習音樂,當我播放歌曲的時候,學生們自然而然進入了我所創設的情境,自覺參與課堂律動,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得到激發。
奧爾夫理念的實質是為了激活學生對于音樂課堂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對音樂的情感和體驗,引導學生全身心參與課堂。情感體驗,是引導學生在音樂欣賞課堂中體驗到音樂的意境美、旋律美,通過這種美的體驗,學生獲得情感上共鳴,得到心靈上的認知和訴求。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我采用情感體驗的方式,引導學生實現對美的追求。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自己唱歌,或者通過小組合作等方式,使學生共同獲得情感體驗。
學生能否在課堂上獲得真知,與學生能否在課堂上集中精力有關系。國內的中小學教學或多或少存在刻板、嚴肅、應試的問題,所以在音樂課堂中,我盡量為學生構建愉悅的氛圍,這也符合音樂教學的需要。學生在聆聽音樂、合唱歌曲的過程中,感受音樂課堂愉悅的氛圍。
在《讓我們蕩起雙槳》這首歌曲的教學中,我結合學生的體驗,引導他們一起合唱。在合唱中,我還挑選了幾名領唱,領唱的同學不由自主地產生體態律動。在領唱的帶領下,其余學生也有了動作,比如用手劃水的動作等。在教學活動設計中,注重情感目標的實施,鼓勵學生結合音樂情境,體會優美旋律,領悟美好生活。
評價是新課標改革中的一項重要的內容。評價改革有助于重新燃起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愛好,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
在音樂課堂中,我經常遇到學生在欣賞時出現不同的意見。對于這種情況,我一般采用多元評價的方式來促進學生對美的延伸。奧爾夫理念下的評價改革,呈現出一種更加人性化、個性化的評價方式,引導學生感知美,體驗美。
在教學中,我經常引出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體會談一談對曲目的理解。比如欣賞民族歌謠《二月里來》時,我提問:“請問同學們,聽到這首民族歌謠的時候,內心有一種怎樣的感悟呀?”在每一堂音樂課的結尾,我會提問:“請問大家在這堂音樂課上有怎樣的收獲?”隨后,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律動表現,完成對音樂的欣賞和領悟。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在當前的小學音樂教學改革潮流中,一線教師不必迷茫,而是應該堅持以新課標作為教學的綱領性文件,以以生為本作為教學的立足點,始終站在以促進學生素養的全面提升作為教學目標的落腳點。在教學中,我也深深體會到,教師要想成為一名教育者,首先應該成為一名研究者。在今后的道路上,我會走得更遠,努力實現讓學生“在陽光下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