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洪娟 孟小勤 蔡瑤瑤 舒紅芳

【摘 要】:目的:分析預警護理干預在小兒發熱中的護理效果及對體溫波動的影響。方法:選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100例醫院收治的發熱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采取預警護理。觀察兩組患兒在體溫變化以及家屬滿意度等方面的差異。結果:觀察組患兒體溫變化以及家屬滿意度等指標方面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預警護理能夠有效緩解發熱患兒的臨床癥狀,從而提高家屬的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預警護理;小兒發熱;體溫波動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6-18--02
發熱是兒童常見疾病,若不及時干預,可能引起多種并發癥,對兒童的身心發育以及健康安全造成較大的威脅。目前對于兒童發熱主要是采取物理降溫和藥物降溫的方法,但是在治療期間需要采用有效的護理措施來減少并發癥的發生[1]。預警護理是一種新型護理模式,主要是針對患兒可能出現的并發癥采取相應的預警干預措施,從而加速疾病轉歸,改善患兒的預后情況。文章主要針對預警護理的應用價值展開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100例醫院收治的發熱患兒,觀察組50例患兒中有男孩28例,女孩22例;年齡為1~11歲,平均為(5.8±1.1)歲。對照組50例患兒中有男孩26例,女孩24例;年齡為1~12歲,平均為(5.1±1.4)歲。兩組患兒在一般資料方面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采取預警護理,具體措施為:①物理降溫護理:兒童由于大腦發育不成熟,持續高熱反應會對兒童的智力發育造成較大的影響,甚至引起肝腎功能損傷。體溫>39℃的兒童,需要脫掉過厚的衣服,并在溫度適宜、空氣流通的環境,溫水擦拭額部并使用毛巾包裹冰袋敷貼于額部。也可以使用乙醇擦洗,能夠加速血液循環,同時促進體溫下降。②藥物降溫護理:年齡<3歲兒童體溫≥38.5℃時可以使用安乃近滴鼻,用藥后15~30min測量體溫,若體溫無明顯下降可重復使用,期間配合物理降溫護理,也可加入降溫藥物。確保體溫下降至38℃,避免驚厥的出現。對于口服藥物仍舊無法控制體溫的患兒,需要建立靜脈通道注射氫化可的松,同時針對病因采取對癥干預藥物,提高臨床治療效果。③驚厥護理:驚厥是高熱的常見并發癥,該病反復發作容易引起癲癇,因此需要引起護理人員的重視。若患兒出現口吐白沫、眼球斜視或上翻,骨骼肌不自主收縮、意識障礙等表現,需要快速將患兒調整至平臥位,頭偏向一側,針刺人中、百會、合谷、內關等穴位,同時給予地西泮鎮靜。④飲食護理:叮囑患兒多喝水,補充丟失的水分,同時能夠加速毒素的排出;患兒由于發熱而食欲不振,因此最好給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同時要補充維生素,多吃芹菜、南瓜、西紅柿。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兒在體溫變化以及家屬滿意度等方面的差異。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組間差異采用t值檢驗,計數資料差異采用X2值檢驗,P<0.05時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兒體溫變化以及家屬滿意度等指標方面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發熱是兒童常見疾病,該病的主要誘因為細菌病毒感染或風寒侵襲。發熱是人體為了應對疾病產生的代償反應,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是若持續時間過長,會對兒童的身心發育造成較大的影響,同時伴隨頭暈惡心、腹瀉等癥狀[2]。此外,高熱會誘發驚厥,若反復發作可引起癲癇,對兒童的健康安全造成較大威脅。因此,需要重視發熱患兒的臨床救治工作。
臨床研究發現,在發熱患兒的臨床治療中,除了有效的治療措施外,還需要加強護理干預,從而緩解患兒的臨床癥狀。預警護理是一種新型護理模式,主要是通過臨床治療措施以及可能出現的問題,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有效防范可能發生的問題,同時加強家屬的指導,叮囑家屬協助醫護人員的工作,從而更好的配合醫療工作,及時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改善患兒的預后情況[3]。物理降溫過程中需要用毛巾包裹冰袋敷貼,避免冰袋直接基礎患兒的額頭,減少皮膚損傷的情況發生。同時溫水擦拭過程中需要加強大血管分布區的擦拭,例如腋窩、腹股溝以及前額頸旁等部位,擦拭溫水溫度最好以32~34℃為宜[4]。口服藥物治療時一定要遵醫囑用藥,堅持三查七對原則,避免用藥錯誤的情況發生。同時很多家長擔心兒童是因為受寒而發燒,給兒童穿了很多的衣服,這不利于體溫下降,因此需要脫掉過厚的衣服,并講解這么做的原因,提高家長的配合度。此外,還要加強飲食指導,叮囑患兒多飲水,補充水分,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食用蔬菜,補充維生素。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兒體溫變化以及家屬滿意度等指標方面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通過預警護理干預措施的應用,能夠有效改善發熱患兒的體溫,從而加速高熱癥狀消退,改善患兒的預后情況,有助于提高醫療服務質量。
綜上所述,預警護理能夠有效緩解發熱患兒的臨床癥狀,從而提高家屬的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曾阿真.探討小兒發熱護理中綜合護理干預的應用[J].中外醫學研究,2018,16(6):113-114.
熊歡歡.情志護理聯合常規護理小兒發熱的效果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17,36(20):173-174.
賈晶.循證護理對小兒發熱不同時期的干預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7,23(35):54-56.
邵鳳珍.循證護理對小兒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發熱不同時期的干預效果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7,36(20):2789-2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