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昕
當前,傳統的面對面心理咨詢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受訪者的需求,網絡心理咨詢漸漸走進人們的視野。青春期孩子的自我意識逐漸發展,獨立意識增強,想擺脫父母的掌控,于是造成親子關系緊張。
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情緒敏感,個性叛逆,很多心事不再愿意向父母敞開心扉。父母突然發現孩子像變了一個人,無法摸透孩子的心理,親子之間很難再有深入的交流,更多的只是爭吵和冷戰,這種情況令很多父母頭疼不已。很多家庭面對這樣矛盾的親子關系不知如何是好,家長放不下臉面求助心理咨詢,孩子沒有途徑尋求專業幫助。這種情況下,網絡心理咨詢往往能發揮獨特的作用,幫助家庭改善親子關系。
網絡心理咨詢,顧名思義是指以網絡為媒介的心理咨詢,其本質與傳統的心理咨詢相同,都是運用各種心理學理論和方法,根據求助者心理困擾的具體情況,以恰當方式解決其心理問題的過程。網絡心理咨詢的形式多樣,可以是即時文字的方式,可以是電子郵件的形式,還可以是網絡視頻的形式。作為一種新型的心理咨詢形式,網絡心理咨詢也是一把雙刃劍,它有傳統心理咨詢所沒有的方便快捷,同時又有其明顯的弱點與限制。
(一)網絡心理咨詢的優勢
網絡心理咨詢有其獨特的優勢。一是保密性高。因為求助者可以用虛擬的身份登錄,如用化名。求助者不暴露外表長相,也可以隱藏聲音信息等,不用擔心自己的隱私遭到泄露。二是不需防備。求助者可以消除擔憂,敞開心扉,將自己內心真實想法告訴咨詢師,并能詳細地表達自己的需求,以及需要哪些方面的幫助,有利于咨詢師掌握更加真實的信息,從而使心理咨詢過程更加順利。三是方便快捷。現代人生活節奏加快,很多有心理困擾的人限于沒有時間和精力找現實中的心理咨詢師,而網絡心理咨詢可以滿足現代人的心理需求。網絡心理咨詢不受地點和時間的限制,只需要一臺電腦或者一部手機就可以,求助者可以在工作之余在任何地方開始心理咨詢,及時解決心理困惑。除此之外,網絡心理咨詢也是一種經濟、省時的咨詢方式,相比于傳統心理咨詢,網絡心理咨詢的收費更易于大眾人接受,而且更加省時高效,這些使網絡咨詢更具吸引力。
(二)網絡心理咨詢的不足
除了一些明顯的優勢外,網絡心理咨詢還有很多局限。一是信息真實問題。網絡上的人員復雜,其匿名性使他們少了很多顧忌,不必擔心社會評價,于是隨意言論,提供的信息不一定真實,有的毫不避諱地展示自己的內心隱私,甚至有些人為一時好奇而編制故事,網絡心理咨詢師得不到真實的信息,影響心理咨詢效果。二是信息不全面。相比于面對面的傳統的心理咨詢,網絡咨詢可以說是一種間接的人際互動,在這個過程中,咨詢師無法直觀地看到求助者的外貌、表情,以及其一些微妙的身體行為,導致咨詢師很難快速地收集更多的信息,從而延長心理咨詢時間,最終咨詢的效果也往往難以達到預期。三是咨詢關系不穩定。心理問題的解決往往不是一次就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往往需要長期的溝通交流才能將問題更好地解決,達到滿意的咨詢效果。而在網絡心理咨詢中,有些人的咨詢行為帶有很大的試探性與隨機性,有些人只咨詢一次當作體驗就沒有后續,有些人過了很久又重新進行咨詢,難以建立穩定的咨詢關系。
(一)親子沖突產生的原因
進入青春期后,青少年的自我意識發展迅速,他們不再像以往一樣對家長言聽計從,開始用懷疑、審視的眼光看待家長的言行,挑戰家長的權威性,用自己的標準思考家長的要求,對不合自己心意的要求不再盲目接受,而是進行反抗。除此之外,他們對家長也有了期望標準,如果不符合他們的標準,往往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常常因為小事與家長發生矛盾,引發親子沖突。但是,在許多家長眼里,孩子永遠是孩子,必須聽從家長的要求,一旦孩子反抗,就會產生沖突。
(二)親子沖突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
親子沖突并非對孩子的成長完全不利,也有一些好處。從青少年的成長的規律來看,青春期親子沖突對于青少年的認知發展有一定好處。從某種意義上說,親子沖突有利于培養青少年的適應性,從個體心理而言,沖突可以增強青少年的自主性,刺激青少年和父母重新構建對彼此的期望,并建立新的親子相處模式。這一過程能夠幫助青少年漸漸脫離對父母的依賴,使他們的自主性日益強大。
當然,頻繁的親子沖突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具有較大的影響。親子沖突使青少年處于一種負面的家庭氛圍中,使青少年對生活的滿意度逐漸下降,無助感明顯增強,自尊感越來越差,最終導致產生各種心理困擾。如焦慮、抑郁,甚至在行為上也出現一些問題,如輟學、離家出走、打架斗毆等。如果青少年長期處于親子關系緊張的環境中,甚至導致出現自殺念頭或過激行為,嚴重影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長。
(一)建立良好的網絡咨詢關系
無論是傳統的心理咨詢還是網絡心理咨詢,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是保證咨詢效果的前提和基礎。因為整個咨詢過程是建立在咨詢者與求助者良好的人際關系基礎之上的。
網絡心理咨詢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首先,必須確定咨詢師的資質,保證咨詢師具有一定的專業性。雙方在互相信任的基礎上才能建立可靠的咨詢關系。因此,咨詢師要取得求助者的信任,必須出示確保自己咨詢資質的證據,保障自己身份的可靠性。其次,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必須依賴咨詢師和求助者雙方共同的努力,因此,除了以上所述的對咨詢師的要求,求助者也要給予咨詢師充分信任,按照咨詢師所要求的步驟進行咨詢過程,只有建立在雙方共同努力之上的和諧咨訪關系基礎上的心理咨詢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指導求助者接納自己的需要和情緒
青春期許多親子沖突的原因是求助者無法正視自己的需要和情緒,因此咨詢師可以用同理心技術,對求助者的行為和心理表達理解,并引導求助者覺察并接納自己在青春期產生的某些特定的心理需要,尤其是要接納自己憤怒、不滿、 厭惡等負性情緒,即便這類情緒是在與父母相處時產生的,也是正常情緒。這樣,求助者不會因為自己與父母產生沖突而有過大的心理壓力,同時也要讓家長明白青少年階段幼兒的心理發展特征,懂得適當轉變自己與孩子的相處方式,盡量減輕親子沖突帶來的負面影響。
(三)親子咨詢促進雙方互相理解
現在大多親子沖突是由于親子雙方難以溝通,家長不知道這個年齡段的幼兒在想什么,也不能理解幼兒做某些事情的行為。幼兒稍有“不懂事”,家長就嘮嘮叨叨,而幼兒則認為父母不理解自己,父母難以親近,從心底里抵觸和家長交流,導致親子關系緊張。基于此,網絡心理咨詢師可以通過網絡對親子雙方同時進行咨詢,給親子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引導雙方敞開心扉,彼此訴說內心的想法,促進親子雙方互相理解,從而緩解青春期親子關系現狀。
(四)指導親子相處模式,改善親子關系
親子關系緊張的家庭大多是不知道如何更好地與這個階段的孩子相處,雙方也不能彼此放下心結“和好如初”。這時,網絡心理咨詢師可以給求助者提供良好的親子相處模式,幫助求助者緩解親子關系。例如,定期組織一次短途旅行,通過計劃出行、共同旅行增進彼此的感情。共同設置親子閱讀日,通過閱讀互相學習、探討,營造良好的親子相處氛圍;周末共同收拾家務、制作三餐等,通過日常生活增加彼此之間的相處時間和相互理解,改善彼此之間的關系。
綜上所述,青春期親子關系緊張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家長不能過分緊張,也不能放任不管。家長與傳統心理咨詢相比,網絡心理咨詢能夠以較大的優勢改善青春期的親子關系,幫助親子和諧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