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羽
【摘 要】:目的:就心理護理在急性閉角型青光眼護理的應用效果進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選人員均選自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90例),在患者同意的情況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45例)和觀察組(45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則是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強化心理護理,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在護理中強化心理護理干預后,患者的心理狀態評分良好,而對照組則相對較差,在對兩組數據予以分析、比較后發現,數據間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滿足了統計學條件(P<0.05)。結論:在急性閉角型青光眼護理中,心理護理干預發揮的作用非常關鍵,臨床應引起重視。
【關鍵詞】:心理護理;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54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6-18--0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入選人員均選自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90例),在患者同意的情況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45例)和觀察組(45例)。9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占比較大,有51例,而女性患者則相對較少,有39例,年齡在42至84歲之間,中位年齡為63歲。通過對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的分析、比較,沒有發現數據間存在較大的差異,不具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主要內容包括: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要主動為其講解治療環境,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密切觀察患者的臨床變化,嚴格遵醫囑執行每項操作,及時發現異常醫生通知醫生,并積極協助醫生處理等;觀察組則是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強化心理護理干預,具體內容:1)構建心理評估系統:在護理開始前,醫院應根據科室的具體情況,組建一支心理護理評估小組,成員包括護士長及護理人員,小組成員要進一步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評估,然后根據評估結構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旨在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2)分析患者的心理特點:恐懼、焦慮心理。通常情況下,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治療期間極容易產生恐懼、焦慮心理,這可能與患者年齡、疾病等有直接關系,患者往往會擔心治療效果,如眼睛視力是否會下降、視野是否會受損等;自卑、抑郁心理。針對年齡較大的患者而言,其機體功能逐漸衰退,感知、記憶力等方面有會有所下降,加之老年人員往往均失去了勞動力,大多都是由子女贍養,而疾病的治療患者會認為加重了家庭經濟負擔,進而情緒就會受影響,產生自卑、悲觀心理,如若其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心理疏導,亦或是缺乏陪護,就會極有可能產生抑郁心理,不利于患者身體的恢復。3)心理護理的實施:在實際的護理過程中,相關護理人員要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采用一對一的形式為患者講解疾病的發病機制、治療方式、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及相關注意事項等,可通過為患者方法健康教育手冊、播放視屏等方式進行,針對患者提出的問題,要及時給予正確答復,消除患者的疑惑,加深患者及其家屬對疾病的認識,從而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認真、耐心的傾聽患者的主訴,給予患者足夠的關心與關愛,不斷采用積極向上的語言鼓勵、安慰患者,為患者講解以往成功的病例,幫助患者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密切觀察患者的心理變化,對于存在焦慮心理的患者,可對其實施行為療法,將正確信息告知患者,及時糾正患者的錯誤認知,為患者講解、指導自我放松的方法,囑患者多聽一些輕音樂等,對于存在抑郁心理的患者,可對其實施理性情緒療法,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工作,幫助患者正確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改變其不良意識及傾向。同時,定期組織患者及家屬一起學習,豐富患者的生活,例如,根據患者的實際恢復情況指導患者打太極、散步等相關有氧鍛煉,組織患者之間討論一些近期發生的有趣的事情,讓患者感覺住院與日常生活的差異不大,并要求患者家屬積極參讓患者感受到親人的關心與關愛,避免患者產生一些不良心理,以促進患者康復[1-2 ]。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接受不同護理干預后,相關醫務人員要密切觀察患者的臨床表現,采用SAS、SDS量表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評估,認真進行記錄。
1.4 統計學處理
文章中所有數據的處理均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計量、計數資料予以t、X2檢驗,P<0.05表示滿足了統計學條件。
2 結果
觀察組在護理中強化心理護理干預后,患者的心理狀態評分良好,而對照組則相對較差,在對兩組數據予以分析、比較后發現,數據間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滿足了統計學條件(P<0.05)。見表1。
3 討論
在臨床中,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是一種常見病癥,具有較高的致盲性,主要是因患者前房角突然關閉,從而促使眼壓急劇升高而導致的,以眼痛、視力下降、惡心等癥狀為主,致病因素較多,如日常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等,如若患者沒有得到及時的醫治,就會直接造成視力受損,嚴重的者則會失明。值得注意的是,在治療過程中,受疾病知識缺乏等因素的影響,患者極有可能產生恐懼、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影響治療效果,對此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幫助患者樹立正確的治療心態就顯得尤為重要。心理護理是一種新型護理模式,通過對患者心理狀況的分析,給予個性化心理疏導,可有效緩解或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的依從性,改善其生活質量[3]。
綜上,在急性閉角型青光眼護理中,心理護理干預發揮的作用非常關鍵,臨床應引起重視。
參考文獻
林志輝.心理護理在急性閉角型青光眼護理的應用.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1(4):492~493.
曾令霞.心理護理在急性閉角型青光眼護理的應用.中國當代醫藥,2019,20(14):142~143.
金曉書,金艷書.心理干預對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不良情緒及眼內壓的影響.齊魯護理雜志,2019,17(25):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