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引娥

【摘 要】目的分析在治療小兒外寒肺熱型哮喘時使用三子平喘湯聯合西藥的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在本院治療的60名小兒外寒肺熱型哮喘患者為研究對象,使用擲骰子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對照組使用常規西藥進行疾病的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三子平喘湯,對比兩組患者的疾病治療情況以及治愈天數。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93.333%,對照組為70%,而且觀察組患者的治愈天數更短,組間數據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在治療小兒外寒肺熱型哮喘時使用三子平喘湯聯合西藥,能夠加快疾病的恢復速度。
【關鍵詞】小兒外寒肺熱型哮喘;三子平喘湯;效果
【中圖分類號】R256.1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6-18--02
小兒外寒肺熱型哮喘是兒科常見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現為呼氣較長、乏力、痰多等,這些癥狀對患兒的影響都非常負面,支氣管分泌物異常增多,出現充血水腫等情況,在臨床中癥狀非常復雜,給患兒以及家人都會帶來很大的壓力。在出現這些不良癥狀之后,需要及時去醫院檢查,根據檢查的結果進行疾病的治療,這樣才能減輕疾病對患兒的傷害。臨床治療多會選擇藥物進行疾病的治療,在臨床中西藥使用范圍較廣,在聯合三子平喘湯之后,對疾病的癥狀有很大的抑制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在本院治療的60名小兒外寒肺熱型哮喘患者為研究對象,使用擲骰子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患者資料為:對照組中:男患16例,女患14例,患兒年齡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別為12歲和2歲,平均年齡為(6.5±0.8)歲,最長病程時間和最短分別為0.2年和2.4年,平均病程分別為(1.2±0.5)年;觀察組中:男患14例,女患16例,患兒年齡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別為11歲和1.8歲,平均年齡為(6.6±0.7)歲,最長病程時間和最短分別為0.3年和2.3年,平均病程分別為(1.3±0.4)年。兩組患兒資料在年齡、性別、病程上,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使用西醫治療,使用沙丁胺醇2.5㎎、布地奈德1㎎聯合霧化吸入治療,3次/日,靜滴多索茶堿5一10㎎/㎏.一天一次;根據病情的實際情況使用抗生素藥物進行抗感染;呼吸困難進行氧氣支持,幫助患兒進行呼吸,減輕疾病的癥狀;做好排痰方面的工作,保證呼吸道的暢通[1]。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三子平喘湯,選擇中藥蘇子、白芥子、萊菔子、黃芩、陳皮等進行煎服,早晚各一次。治療時間為10天。
1.3. 指標觀察
1.3.1 對比兩組患者的疾病治療情況。將治療效果分為三個標準:顯效:疾病癥狀完全消失,恢復到正常生活;有效:疾病癥狀得到很大程度上的緩解,對生活影響較小;無效:疾病癥狀依然存在,對生活影響非常負面,疾病癥狀主要是:反復咳嗽、哮喘、發熱、流鼻涕等,計算疾病治療有效率,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數值越大,治療效果越高。
1.3.2 觀察和記錄兩組患者的喘鳴音、濕羅音消失時間以及治愈天數,數值越小,說明治療效果越好,反之成立。
1.4 統計學分析
在分析數據時,使用SPSS20.0軟件,計量資料用t檢驗(均值±標準差),計數資料X2檢驗,當P<0.05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3.333%,對照組為70%,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距較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一:
2.2 觀察組患者的喘鳴音、濕羅音消失時間以及治愈天數低于對照組,組間相差較大,P<0.05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果見表二:
3 討論
小兒外寒肺熱型哮喘屬于肺部疾病的一種,在發作時,患兒的支氣管平滑肌收縮,粘膜出現充血水腫,導致哮喘等疾病的出現,該疾病在小兒階段出現的概率較高,而且小兒的年紀比較小,身體各方面發育并不成熟,所以在疾病的治療上難度較高。引起該疾病出現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是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尤其是在換季期間,疾病出現的概率就會增加。在患上疾病之后,需要及時治療,減輕疾病對身體的危害[2]。在臨床治療中,常規西藥為主,但是治療效果不明顯,在聯合中醫治療之后,治療效果得到提高,緩解了患兒疾病的癥狀,對患兒來說非常有利。但是隨著用藥時間的延長,很多病菌的耐藥性提高,這樣就降低了疾病治療的效果。隨著醫療事業的發展,在該疾病的治療上,多會聯合西藥,提升治療效果[3]。中醫認為小兒哮喘疾病對肺腎器官有很大的聯系,出現該疾病的原因主要是痰物質,而該物質的產生主要是因為氣,氣阻而痰生,氣道的阻塞就會導致各種癥狀的出現,對身體產生很多的負面影響,尤其是肺器官,肺不足,就會出現脾虛,進而降低身體素質,出現風寒等疾病,加重哮喘出現的可能性,出現咳嗽、氣喘等癥狀,所以中醫在治療該疾病時,主要是通氣解毒,在三子平喘湯中,含有多種藥材,其中麻黃能夠舒氣平喘,甘草能夠消毒,止咳補肺氣,而且還有抗炎、抗病菌等功效,對疾病癥狀很大的抑制效果;黃芩能夠清熱;白芥子補氣,祛痰;萊菔子順氣定喘,消食化痰[4]。所以該藥方有祛痰、補氣、等諸多效果,對于該疾病的治療效果非常明顯,對體內的病毒有很強的抑制效果,在治療中所發揮的作用非常大,在聯合用藥之后,能夠對患者的疾病癥狀進行控制,減輕疾病的危害,加快患兒的恢復速度。
參考文獻
張文靜等.醫案數據處理視角研究中醫哮喘治療規律.醫學研究與教育,2017,34(6):16-22.
郭磊.國醫大師王烈教授治療小兒哮喘緩解期四方解析.中醫兒科雜志,2019,15(01):1-3.
付海晶.三子養親湯治療呼吸系統疾病的研究概述.中國中醫急癥,2018(1):182-185.
張鳳仙.麻杏石甘湯+中醫定向透藥聯合西藥治療小兒肺炎隨機平行對照研究.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19(5):25-28.